正在加载图片...
性的体系。 在工作过程中,我逐渐体会,经济体系由交换资源而来, 其体系的形成,自然与道路体系相叠,甚至重合。于是无形的 交换网络,实在也可由平面二度空间的道路体系类推而建立。 再进一步,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讯资源,及由此而衍生 的社会力,正如物质资源的交换,也可以有其流转交换的体 系。社会体系的空间,最简单的阶段,可能也与道路体系一 样,循二度空间组成,但社会结构甘渐复杂,遂有社会的空 间,超越脱离于道路体系及经济体系之外,另有一个整合的 社会体系。 在这三重重叠的体系之上,又可衍生政治体系及思想体 系。前者是政治资源,包括权威与权力的控制与流转。后者 则是由若干中心观念分化衍生为整体性的思想形态与思考 方式。这两个体系与社会及经济体系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 中,有不同程度与不同形态的重叠。以中国的历史而论,自从 秦汉统一以后,其中普世性的儒道意识形态,以文宫系统与皇 帝制度相辅的帝国体制,以小农精耕与市场交换为主体的经 济体系,以编户齐民为基础,有阶级,却又有相当流动的动态 社会、家族与社区相叠的社会组织,凡上思想、政治、经济、 社会四项体系,彼此之间,重叠相合,互为影响,构成一个紧密 面稳定的多体系文化复合体。在现代之前,还没有外来体系 干预之时,这四个体系的复合体,即使有部分的衰化或败坏, 因为四个体系的互补作用,整个复合体仍能自己进行愈合,一 时不致崩解。假如全体崩解了,由于中国地区自然条件不变, 整个复合体中的经济体系,会首先复原,而逐步导致其他三个 体系的恢复。一这是中国文化复合体能有其长期稳定的原 因,亦即“常”的一端。 我所思考方向的另一端则是与“常”对立的“变”。“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