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玲玲等:考虑楼板效应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弯承载力 ·825· column,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and axial-oad ratio have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and stiff- ness of beam end,whereas the slab thickness,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iameter-to-thickness ratio of the column have signifi- cant effect on it.Furthermore,a calculation formula of flexural capacity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flexural capacity of the beam- to-column joints,considering the composite effects of the slab.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ion,experiment,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formula can reasonably predict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beam-to-column joints with concrete slab. KEY WORDS slab effect;external diaphragm:beam-to-column joints:composite structures: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由于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可装配化施工、 据和理论支撑 综合性能强、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己普遍应用于 1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现代建筑结构中.近年来,与梁柱节点相关的试验 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日渐增多,对发生于1994年的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了有限 美国北岭地震-习和发生于1995年的日本兵库县 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往复加载模拟分析.步骤包括 南部地震同进行震后调查发现,许多钢结构破坏是 单元选取、网格划分与优化处理、材料本构定义、边 由于柱和梁下翼缘焊缝连接处产生脆性破坏导致 界条件施加、单元接触与连接定义、荷载工况等.基 的.楼板的存在对节点的局部受力影响显著,因此 于试验试件尺寸以1:1比例建立模型,并且在应力 忽略混凝土楼板对节点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是造成 梯度变化大的节点区域将网格细分化,见图1.其 破坏的重要原因.当组合节点受正弯矩作用时,楼 中,U1、U2、U3分别代表沿坐标轴X、Y、Z方向上的平 板充分发挥混凝土较高的抗压能力,中和轴向上翼 移自由度,U1、U、U分别代表沿坐标轴X、Y、Z 缘方向偏移,提高了梁上翼缘的抗压性能,因此钢梁 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 下翼缘成为节点过早失效的主要破坏区域.国内外 110 现有规范对于节点域的设计并未考虑到楼板组合作 101 用,仅是把该组合效应当作安全储备的设计方法,可 1:约束0:自由 能会产生结构由“强柱弱梁”转变成“强梁弱柱”的 颠覆性结果 国内外学者对于钢梁一混凝土组合节点进行了 一系列试验和理论研究4),对组合梁的受力形式 11 L101 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采用屈服 图1有限元模型 线理论对梁柱节点提出计算模型及分析公式.陈以 Fig.1 Finite element model 一等@利用屈服线理论提出了一种Ⅲ线型的直接 汇交钢管节点的极限承载分析模型.立山英二) 除楼板中的钢筋,其他部件均采用8节点实体 将Mansfield的研究和屈服线理论相结合,通过构 单元.混凝土楼板中钢筋的模拟采用Tuss单元,利 造圆锥状的破坏机构,推导出H形梁与箱形柱刚性 用Marc程序中自带的nsert功能将钢筋单元嵌入 连接时腹板连接最大受弯承载力.在此基础上,作 到混凝土楼板中.钢材的泊松比取0.3,弹性模量根 者采用分割式外环板将梁柱进行连接,将楼板与钢 据拉伸试验测得,其应力一应变曲线根据拉伸试 梁进行螺栓连接,己完成了4个T型梁柱节点构件 验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通过公式转换得到,同时 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并通过试验得到了钢 在模拟分析中假定钢材满足Mises屈服准则.混凝 梁一楼板组合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能力 土的泊松比取0.2,弹性模量由圆柱体抗压试验的 等特性,考察了楼板存在对梁柱节点局部应力的影 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进行确定,如图2所示.其中非 响.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钢梁一楼板组合节点 线性上升段从圆柱体抗压试验得到,其峰值应变在 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补充并完善试验研究的不足,本 0.002附近;下降段采用直线,残余应变取0.2f(f 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在屈服线 为混凝土楼板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受拉开裂及 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楼板影响,并结合虚功原 软化行为采用Marc中内置的Crack模型描述,模型 理进一步明确了带楼板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的抗弯 定义了开裂应力、软化模量、剪力传递系数和压溃应 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试验分析比对,证明该 变,如图3所示.裂面剪力传递系数反映的是混凝 公式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够为后续设计方法提供数 土开裂后裂缝截面的骨料咬合力对抵抗裂面剪力所王玲玲等: 考虑楼板效应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弯承载力 column,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and axial-load ratio have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and stiff￾ness of beam end,whereas the slab thickness,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iameter-to-thickness ratio of the colum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 Furthermore,a calculation formula of flexural capacity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flexural capacity of the beam￾to-column joints,considering the composite effects of the slab.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ion,experiment,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formula can reasonably predict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beam-to-column joints with concrete slab. KEY WORDS slab effect; external diaphragm; beam-to-column joints; composite structure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由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可装配化施工、 综合性能强、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已普遍应用于 现代建筑结构中. 近年来,与梁柱节点相关的试验 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日渐增多,对发生于 1994 年的 美国北岭地震[1--2]和发生于 1995 年的日本兵库县 南部地震[3]进行震后调查发现,许多钢结构破坏是 由于柱和梁下翼缘焊缝连接处产生脆性破坏导致 的. 楼板的存在对节点的局部受力影响显著,因此 忽略混凝土楼板对节点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是造成 破坏的重要原因. 当组合节点受正弯矩作用时,楼 板充分发挥混凝土较高的抗压能力,中和轴向上翼 缘方向偏移,提高了梁上翼缘的抗压性能,因此钢梁 下翼缘成为节点过早失效的主要破坏区域. 国内外 现有规范对于节点域的设计并未考虑到楼板组合作 用,仅是把该组合效应当作安全储备的设计方法,可 能会产生结构由“强柱弱梁”转变成“强梁弱柱”的 颠覆性结果. 国内外学者对于钢梁--混凝土组合节点进行了 一系列试验和理论研究[4--9],对组合梁的受力形式 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采用屈服 线理论对梁柱节点提出计算模型及分析公式. 陈以 一等[10]利用屈服线理论提出了一种Ⅲ线型的直接 汇交钢管节点的极限承载分析模型. 立山英二[11] 将 Mansfield[12]的研究和屈服线理论相结合,通过构 造圆锥状的破坏机构,推导出 H 形梁与箱形柱刚性 连接时腹板连接最大受弯承载力. 在此基础上,作 者采用分割式外环板将梁柱进行连接,将楼板与钢 梁进行螺栓连接,已完成了 4 个 T 型梁柱节点构件 的低周 反 复 荷 载 试 验[13],并通过试验得到了钢 梁--楼板组合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能力 等特性,考察了楼板存在对梁柱节点局部应力的影 响.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钢梁--楼板组合节点 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补充并完善试验研究的不足,本 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同时在屈服线 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楼板影响,并结合虚功原 理进一步明确了带楼板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的抗弯 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试验分析比对,证明该 公式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够为后续设计方法提供数 据和理论支撑. 1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SC. Marc 建立了有限 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往复加载模拟分析. 步骤包括 单元选取、网格划分与优化处理、材料本构定义、边 界条件施加、单元接触与连接定义、荷载工况等. 基 于试验试件尺寸以 1∶ 1比例建立模型,并且在应力 梯度变化大的节点区域将网格细分化,见图 1. 其 中,U1、U2、U3分别代表沿坐标轴 X、Y、Z 方向上的平 移自由度,UR1、UR2、UR3 分别代表沿坐标轴 X、Y、Z 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 图 1 有限元模型 Fig. 1 Finite element model 除楼板中的钢筋,其他部件均采用 8 节点实体 单元. 混凝土楼板中钢筋的模拟采用 Truss 单元,利 用 Marc 程序中自带的 Insert 功能将钢筋单元嵌入 到混凝土楼板中. 钢材的泊松比取 0. 3,弹性模量根 据拉伸试验测得[14],其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拉伸试 验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通过公式转换得到,同时 在模拟分析中假定钢材满足 Mises 屈服准则. 混凝 土的泊松比取 0. 2,弹性模量由圆柱体抗压试验的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行确定,如图 2 所示. 其中非 线性上升段从圆柱体抗压试验得到,其峰值应变在 0. 002 附近; 下降段采用直线,残余应变取 0. 2fc ( fc 为混凝土楼板的抗压强度) . 混凝土的受拉开裂及 软化行为采用 Marc 中内置的 Crack 模型描述,模型 定义了开裂应力、软化模量、剪力传递系数和压溃应 变,如图 3 所示. 裂面剪力传递系数反映的是混凝 土开裂后裂缝截面的骨料咬合力对抵抗裂面剪力所 · 528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