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3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v0,即颗粒在xOy面上运动成一直线,这与不计煤 选用不当(计算选用炉料堆密度)和本算法的解,结 气曳力作用下颗粒的运动轨迹在xOy面上投影是 果所得布料半径分别为1.831,1.836,1.816, 一样的,只是运动的距离不同而已,这取决于颗粒的 1.823m,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考虑颗粒所受曳力 下落时间,当煤气流速增大时,颗粒所受曳力将增 所计算的布料半径存在很大偏差,而考虑煤气对颗 大,则颗粒下落时间变长,布料半径变大, 粒的曳力时,计算曳力及密度选用不正确偏差也相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中的颗粒密度必须取颗 当大;特别是认为曳力分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时,计 粒的表观密度,而不是常用的炉料堆积密度,表观 算值比理想状态要远,而实际比理想的布料半径要 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自然状 近 态的体积包括颗粒内部的孔隙,显然表观密度比真 表1不同炉料颗粒的属性8 密度要小,而比堆积密度要大得多 Table 1 Properties of burden particles 2计算与分析 颗粒种类 o/(kg'm) d/m f 焦炭 990 0.050 0.72 0.50 以表1中的焦炭颗粒为例,其他参数如表2,分 烧结矿 3520 0.019 0.44 0.60 别计算了理想状态(不计颗粒在空区所受的曳力)、 球团矿 3690 0.013 0.99 0.20 曳力公式使用不当(曳力分量为分速度平方)、密度 表2计算所需参数3.刃 Table 2 Parameters used in simulation a/( o/(r's-1)Lo/m e/m oo/(ms)/(kg'm3) /(Pa's) vg/(m's1) hi/m ho/m 56 0.15 2.58 0.42 0.64 1.88 3X10-5 0 1.2 0 通过离散计算,煤气对颗粒的阻力系数从 气流速为零时,布料半径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变大,变 1.901到1.898间变化,因而在工程计算可以认为 化趋势却变缓,即各种炉料颗粒随粒径增大时,布料 阻力系数为常数,但各炉料颗粒的形状相差很大, 半径在向某固定值靠近,此值为不计煤气曳力作用 焦炭、烧结矿与球团矿的曳力系数应为不同的常数, 下的布料半径值(三种颗粒的理想布料半径分别为 已知焦炭颗粒粒径范围为0.02~0.10m,烧结 1.831,1.819,1.859m).可见,粒径愈大受煤气影 矿颗粒粒径范围为0.005~0.050m,球团矿颗粒粒 响愈小,当达到一定值时可忽略煤气曳力的作用,按 径范围为0.005~0.018m,其他参数如表1和表2, 理想状态来计算 则相应颗粒的布料半径如图3如示. 图4是焦炭与烧结矿的平均布料半径随料线高 度变化的曲线,颗粒落点随料线加深而变远,且焦炭 1.87 与烧结矿间布料半径的差距也增大,这是因为料线 1.85 1.83 加深,颗粒下降高度增加,则颗粒空区飞行时间变 1.81 长,因而落点变远,同时,颗粒受曳力作用时间也变 ◆一焦炭 一。一烧结矿 长,两种炉料的落点差异也就更明显 1.77 。一球团矿 2.6 1.75 ◆一焦炭 0.02 0.040.06 0.08 0.10 2.4 。一烧结矿 颗粒粒径m 2.2 图3不同炉料的布料半径变化曲线 Fig.3 Charging radius of different burdens 2.0 三种炉料平均布料半径分别为1.823,1.805, 1.8 0 0.5 1.0 1.5 2.0 1.857m,可见在煤气流速为零时,焦炭的平均落点 料线m 比烧结矿要远,且两者的差距在料线较浅时不是很 明显,这与开炉实测结果基本一致2,8】.球团矿的平 图4颗粒平均布料半径随料线变化曲线 Fig.4 Charging radius of particles vs.stock line 均布料半径最大,且球团矿的粒径较为均匀,落点范 围小,布料比较精确.从各曲线变化趋势可见,当煤 图5是炉料颗粒落点随煤气流速的变化曲线,v y0‚即颗粒在 xOy 面上运动成一直线‚这与不计煤 气曳力作用下颗粒的运动轨迹在 xOy 面上投影是 一样的‚只是运动的距离不同而已‚这取决于颗粒的 下落时间.当煤气流速增大时‚颗粒所受曳力将增 大‚则颗粒下落时间变长‚布料半径变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中的颗粒密度必须取颗 粒的表观密度‚而不是常用的炉料堆积密度.表观 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自然状 态的体积包括颗粒内部的孔隙‚显然表观密度比真 密度要小‚而比堆积密度要大得多. 2 计算与分析 以表1中的焦炭颗粒为例‚其他参数如表2‚分 别计算了理想状态(不计颗粒在空区所受的曳力)、 曳力公式使用不当(曳力分量为分速度平方)、密度 选用不当(计算选用炉料堆密度)和本算法的解‚结 果所 得 布 料 半 径 分 别 为 1∙831‚1∙836‚1∙816‚ 1∙823m.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考虑颗粒所受曳力 所计算的布料半径存在很大偏差.而考虑煤气对颗 粒的曳力时‚计算曳力及密度选用不正确偏差也相 当大;特别是认为曳力分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时‚计 算值比理想状态要远‚而实际比理想的布料半径要 近. 表1 不同炉料颗粒的属性[3‚6—7] Table1 Properties of burden particles 颗粒种类 ρ/(kg·m —3) d/m ● f 焦炭 990 0∙050 0∙72 0∙50 烧结矿 3520 0∙019 0∙44 0∙60 球团矿 3690 0∙013 0∙99 0∙20 表2 计算所需参数[3‚7] Table2 Parameters used in simulation α/(°) ω/(r·s —1) L0/m e/m v0/(m·s —1) ρg/(kg·m —3) μ/(Pa·s) v g/(m·s —1) h1/m h0/m 56 0∙15 2∙58 0∙42 0∙64 1∙88 3×10—5 0 1∙2 0 通过离散计算‚煤气对颗粒的阻力系数从 1∙901到1∙898间变化‚因而在工程计算可以认为 阻力系数为常数.但各炉料颗粒的形状相差很大‚ 焦炭、烧结矿与球团矿的曳力系数应为不同的常数. 已知焦炭颗粒粒径范围为0∙02~0∙10m‚烧结 矿颗粒粒径范围为0∙005~0∙050m‚球团矿颗粒粒 径范围为0∙005~0∙018m‚其他参数如表1和表2‚ 则相应颗粒的布料半径如图3如示. 图3 不同炉料的布料半径变化曲线 Fig.3 Charging radius of different burdens 三种炉料平均布料半径分别为1∙823‚1∙805‚ 1∙857m‚可见在煤气流速为零时‚焦炭的平均落点 比烧结矿要远‚且两者的差距在料线较浅时不是很 明显‚这与开炉实测结果基本一致[2‚8].球团矿的平 均布料半径最大‚且球团矿的粒径较为均匀‚落点范 围小‚布料比较精确.从各曲线变化趋势可见‚当煤 气流速为零时‚布料半径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变大‚变 化趋势却变缓‚即各种炉料颗粒随粒径增大时‚布料 半径在向某固定值靠近‚此值为不计煤气曳力作用 下的布料半径值(三种颗粒的理想布料半径分别为 1∙831‚1∙819‚1∙859m).可见‚粒径愈大受煤气影 响愈小‚当达到一定值时可忽略煤气曳力的作用‚按 理想状态来计算. 图4是焦炭与烧结矿的平均布料半径随料线高 度变化的曲线‚颗粒落点随料线加深而变远‚且焦炭 与烧结矿间布料半径的差距也增大.这是因为料线 加深‚颗粒下降高度增加‚则颗粒空区飞行时间变 长‚因而落点变远.同时‚颗粒受曳力作用时间也变 长‚两种炉料的落点差异也就更明显. 图4 颗粒平均布料半径随料线变化曲线 Fig.4 Charging radius of particles vs.stock line 图5是炉料颗粒落点随煤气流速的变化曲线‚ ·934·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