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通信原理》第三十三讲 编码和译码 把量化后的信号电平值变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称为编码,其逆过程称为解 码或译码。 a)码字和码型 对于M个量化电平,可以用N位二进制码来表示,其中的每一个码组称为 个码字。 在PCM中常用的二进制码型有三种:自然二进码、折叠二进码和格雷二进码。 自然二进码就是一般的十进制正整数的二进制表示,编码简单、易记,而且 译码可以逐比特独立进行。 折叠二进码是一种符号幅度码。左边第一位表示信号的极性,信号为正用“1” 表示,信号为负用“0”表示;第二位至最后一位表示信号的幅度,由于正、负 绝对值相同时,折叠码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相对零电平对称折叠,故名折叠码, 且其幅度码从小到大按自然二进码规则编码 与自然二进码相比,折叠二进码的优点是,对于语音这样的双极性信号,只 要绝对值相同,则可以采用单极性编码的方法,使编码过程大大简化。另一个优 点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对小信号影响较小。 格雷码的特点是任何相邻电平的码组,只有一位码位发生变化,即相邻码字 的距离恒为1。译码时,若传输或判决有误,量化电平的误差小。另外,这种码 除极性码外,当正、负极性信号的绝对值相等时,其幅度码相同,故又称反射二 进码 在PCM通信编码中,折叠二进码比自然二进码和格雷码优越,它是A律13 折线PCM30/32路基群设备中所采用的码型 b)码位的选择与安排 在13折线编码中,普遍采用8位二进制码,对应有M=28=256个量化级 即正、负输入幅度范围内各有128个量化级,这需要将13折线中的每个折线段 再均匀划分16个量化级,由于每个段落长度不均匀,因此正或负输入的8个段6-1 《通信原理》 第三十三讲 一、 编码和译码 把量化后的信号电平值变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称为编码,其逆过程称为解 码或译码。 a) 码字和码型 对于 M 个量化电平,可以用 N 位二进制码来表示,其中的每一个码组称为一 个码字。 在 PCM 中常用的二进制码型有三种:自然二进码、折叠二进码和格雷二进码。 自然二进码就是一般的十进制正整数的二进制表示,编码简单、易记,而且 译码可以逐比特独立进行。 折叠二进码是一种符号幅度码。左边第一位表示信号的极性,信号为正用“1” 表示,信号为负用“0”表示;第二位至最后一位表示信号的幅度,由于正、负 绝对值相同时,折叠码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相对零电平对称折叠,故名折叠码, 且其幅度码从小到大按自然二进码规则编码。 与自然二进码相比,折叠二进码的优点是,对于语音这样的双极性信号,只 要绝对值相同,则可以采用单极性编码的方法,使编码过程大大简化。另一个优 点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对小信号影响较小。 格雷码的特点是任何相邻电平的码组,只有一位码位发生变化,即相邻码字 的距离恒为 1。译码时,若传输或判决有误,量化电平的误差小。另外,这种码 除极性码外,当正、负极性信号的绝对值相等时,其幅度码相同,故又称反射二 进码。 在 PCM 通信编码中,折叠二进码比自然二进码和格雷码优越,它是 A 律 13 折线 PCM 30/32 路基群设备中所采用的码型。 b) 码位的选择与安排 在 13 折线编码中,普遍采用 8 位二进制码,对应有 2 256 8 M = = 个量化级, 即正、负输入幅度范围内各有 128 个量化级,这需要将 13 折线中的每个折线段 再均匀划分 16 个量化级,由于每个段落长度不均匀,因此正或负输入的 8 个段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