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序言 放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思考死亡和人生的书。 提到死,人们大都采取回避的办法,死被看为一件最不吉利的事,因此,人 们用许多别的词汇来代替提到死(好在中国文字很丰富,用以表达死亡的词据统 计达数十个)。然而这只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态度,显出人们对死亡本能的恐惧 而死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事实,尤如一个人投下来的阴影挥之不去,死是那么普遍 地存在,与每个人的命运又是那么密切相关。既然没法逃避,就应当有勇气去面 对它。有一位著名的神学家对宗教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宗教是人生的终极关 怀。”人生有太多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而死亡作为人生终极的问题,更需要人 们给予真正的关注。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人, 不论他在想什么,他最终总是想到死的问题。因此,我们探索死亡之谜,正是对 人生积极而又负责的思考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讲,中国人传统上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 而远之”等教导的影响,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千方百计避免与死亡相关事物的接 触,从而派生许多民俗意义上的禁忌,但死亡一旦真的临到时,便又显得那么不 知所措和痛心疾首,甚至不惜以近似自虐的方式(如守墓三年)表达自己的悲情。 传统对死亡的关注是以强调对死人的祭典和孝礼来进行的,轰轰烈烈讲究摆场的 葬礼被誉为“哀荣”,“体面”,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葬礼、埋葬的“葬” 字在古代起始于“藏”,系通假词,其意义很明显,即通过一定的礼仪来掩 盖死亡的事实。可以说,中国文化倾向于以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死。相对来 说,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民族对待死亡问题似要理性得多,葬礼一般来说也较 简单。从报章获息,北欧有的国家近年在学校中开设了有关死亡学的课程,向人 进行“死亡教育”,以帮助人们在有生之年早早地思考死亡这一人生大限及与此 相关的问题,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人不应当是那种面临危险便把头埋于沙土 之中的鸵鸟,而应理智地抬起头来,寻求对策,迎战敌人。但必须指出,要理性 地对待死亡,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信仰(信念)作积垫 基督教传讲的信息概括为“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这是非常独特的。首 先,耶稣基督是信仰的核心,他的生、死、复活、升天、再来等构成了信仰的纲 要,也就是说,基督教的特点乃是根据于一个人,一个有独特身份与工作的人 这就与“一般宗教”把教义定位于一套理论学说有所不同。耶稣不是教主,我们 值得去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曾宣告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就告诉我们,对基督的信仰并不等同于 在观念上认同某些教导,而是必须与基督在生命上相联属,与他建立个人的爱的 关系,以达到一种真正的归属。 第二,所谓十字架是指耶稣死的意义,十字架本来为一种刑具,但它却成为 众所周知基督教的标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同样也是很独特的。根本 原因在于基督的复活。基督教从早期的使徒开始,所传讲的内容核心,正是基督 的钉死、埋葬、复活(见林前15:3-4)。复活是如此重要,以致使徒保罗曾 宣称:“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 序 言 放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思考死亡和人生的书。 提到死,人们大都采取回避的办法,死被看为一件最不吉利的事,因此,人 们用许多别的词汇来代替提到死(好在中国文字很丰富,用以表达死亡的词据统 计达数十个)。然而这只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态度,显出人们对死亡本能的恐惧。 而死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事实,尤如一个人投下来的阴影挥之不去,死是那么普遍 地存在,与每个人的命运又是那么密切相关。既然没法逃避,就应当有勇气去面 对它。有一位著名的神学家对宗教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宗教是人生的终极关 怀。”人生有太多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而死亡作为人生终极的问题,更需要人 们给予真正的关注。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人, 不论他在想什么,他最终总是想到死的问题。因此,我们探索死亡之谜,正是对 人生积极而又负责的思考。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讲,中国人传统上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 而远之”等教导的影响,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千方百计避免与死亡相关事物的接 触,从而派生许多民俗意义上的禁忌,但死亡一旦真的临到时,便又显得那么不 知所措和痛心疾首,甚至不惜以近似自虐的方式(如守墓三年)表达自己的悲情。 传统对死亡的关注是以强调对死人的祭典和孝礼来进行的,轰轰烈烈讲究摆场的 葬礼被誉为“哀荣”,“体面”,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葬礼、埋葬的“葬” 一字在古代起始于 “藏”,系通假词,其意义很明显,即通过一定的礼仪来掩 盖死亡的事实。可以说,中国文化倾向于以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死。相对来 说,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民族对待死亡问题似要理性得多,葬礼一般来说也较 简单。从报章获息,北欧有的国家近年在学校中开设了有关死亡学的课程,向人 进行“死亡教育”,以帮助人们在有生之年早早地思考死亡这一人生大限及与此 相关的问题,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人不应当是那种面临危险便把头埋于沙土 之中的鸵鸟,而应理智地抬起头来,寻求对策,迎战敌人。但必须指出,要理性 地对待死亡,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信仰(信念)作积垫。 基督教传讲的信息概括为“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这是非常独特的。首 先,耶稣基督是信仰的核心,他的生、死、复活、升天、再来等构成了信仰的纲 要,也就是说,基督教的特点乃是根据于一个人,一个有独特身份与工作的人, 这就与“一般宗教”把教义定位于一套理论学说有所不同。耶稣不是教主,我们 值得去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曾宣告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就告诉我们,对基督的信仰并不等同于 在观念上认同某些教导,而是必须与基督在生命上相联属,与他建立个人的爱的 关系,以达到一种真正的归属。 第二,所谓十字架是指耶稣死的意义,十字架本来为一种刑具,但它却成为 众所周知基督教的标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同样也是很独特的。根本 原因在于基督的复活。基督教从早期的使徒开始,所传讲的内容核心,正是基督 的钉死、埋葬、复活(见林前 15:3-4)。复活是如此重要,以致使徒保罗曾 宣称:“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