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皮亚杰的儿童宗教意识述评◎ 总之,儿童是按完全不同的自我中心思维方式,与成人十分不同地考虑梦、道德、生命以及 科学事实,并自发地用道德的、万物有灵论和人工论来解释自然现象。 (二)皮亚杰的因果观念 儿童初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儿童看来,任意的结合会产生一个重要的现象,一切事物都 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总可以用别的事物来说明,儿童的心理没有“偶然”的观念。故此,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暂时联系与条件反射)。儿童并不知 道客观的因果联系,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目的,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计划事先安排好了的。皮 亚杰把这种因果观念叫做前因果观念。 皮亚杰对3-15岁(青春期)儿童的因果观念做了细微的观察,并分成17种因果观念,且 因果观念之间是连续的,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时期(1-6种)因果观念是心理的、现象主义 的、最后目的的和魔术的。第二个时期(7-9种)因果观念是人造论的、泛灵论的和动力学的 第三个时期(10-17种)因果观念逐渐消失,理性的科学因果观逐渐取代前因果论。第 个时期的因果观念是前因果观念,第三个时期的因果观念是反映事物因果联系的物理因果观念 儿童自发宗教观念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时期,即前因果观念时期。例如: 第一种,动机的因果观念。儿童把心理动机当做一切事物运动的原因。河水湍湍而流是因为 人或上帝希望它这样流。这种因果观念是儿童最早的因果观念。在儿童三岁时出现。 第五种,魔术的因果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儿童把物理过程系统地同化于自己的动作 中,从而产生了类似魔术的看法,认为因果之间无需空间联系。许多四到六岁的儿童认为,月亮 跟着自己走,能迫使月亮跟着自己走。月亮与儿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其间就没有空间 联系。这种因果观念就是魔术的因果观念 第八种,泛灵论的因果观念。儿童认为,事物都有生命有意识,所以他就用生命来解释事物 的运动。在儿童看来,云彩和天体之所以运动是因为它们有生命。这种因果观念也是在主体与客 体有了一定分化之后才出现的,在儿童看来,正是人把生命和意识赋予事物的。 第九种,动力学的因果观念。起初,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后来,他们认为 只有运动的事物才有生命。七到八岁的儿童认为,星、火、风、水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们能够自 己运动。这时,儿童把生命看成是事物运动的动力。这种因果观念是泛灵论因果观念的进一步发 展,只有在泛灵论因果观念中主体把生命赋予客体之后,在儿童能把运动的事物与不运动的事物 加以区分时,才会把生命看成是事物运动的动力。① 皮亚杰在阐述因果关系时,其目的是要说明因果性首先是从实践的先后次序中产生的,儿童 的活动常常是事件的先后次序的一个要素;皮亚杰在其他地方是把这一点作为儿童思维的自我中 心性质来提的。只有在较晚的年龄阶段,因果性才从儿童活动中分离出来,并具有物理的性 (三)儿童自发宗教观念发生的四阶段 在《儿童心理学》、《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中,皮亚杰论述了从 出生的婴儿到青春期少年(15岁)思维发展的四个必经阶段,并断断续续地探讨了儿童在这个 四个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宗教意识的特征 第一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没有概念活动,初生婴儿不分主体和外界客体,属于“无意识的自 我中心状态”。婴儿通过感觉运动图式,如抓取、吮吸等动作来适应世界。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 李浙生:《皮亚杰关于儿童因果观念的思想》,《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5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皮亚 杰 的儿 童 宗教意 识述 评 ◎ 总之 ,儿童是按完全不 同的 自我中心思维方式 ,与成人十分不同地考虑梦、道德 、生命 以及 科学事实 ,并 自发地用道德的 、万物有灵论和人工论来解释 自然现象 。 (二)皮亚杰的因果观念 儿童初期是以 自我为中心的 ,在儿童看来 ,任意的结合会产生一个重要的现象 ,一切事物都 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总可 以用别的事物来 说明 ,儿童的心理没有 “偶然” 的观念。故此 ,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发生 的 (暂时联系与条件反射 )。儿童并不知 道客观的因果联系,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 目的 ,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计划事先安排好了的。皮 亚杰把这种 因果观念叫做 前因果观念。 皮 亚杰对 3一l5岁 (青春期 )儿童的因果观念做了细微的观察 ,并分成 17种 因果观念 ,且 因果观念之间是连续的,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 时期 (1—6种 ) 因果观念是心理 的、现象主 义 的、最后 目的的和魔术的。第二个时期 (7—9种 )因果观念是人造论的、泛灵论 的和动力学的。 第三个时期 (1O一17种 )因果观念逐渐消失 ,理性 的科学 因果 观逐渐取代前因果论 。第一 、二 个时期 的因果观念是前 因果观念 ,第三个时期的因果观念足反映事物因果联系的物理因果观念。 儿童 自发宗教观念主要集 中在前两个时期 ,即前 因果观念时期。例如 : 第一种 ,动机的因果观念。儿童把心理动机 当做一切事物运动的原因。河水湍湍而流是因为 人或上帝希望它这样流。这种因果观念是儿童最早的因果观念。在儿童三岁时出现。 第五种 ,魔 术的因果观念 。在 日常生活中 ,由于儿童把物理过程系统地 同化于 自己的动作 中,从而产生 ¨『类似魔术 的看法 ,认为因果之间无需空间联系。许多 四到六岁的儿童认为 ,月亮 跟着 自己走 ,能迫使月亮跟着 自己走 。月亮与儿童 ,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地上 ,其间就没有空间 联系。这种因果观念就是魔术的因果观念 第八种 ,泛灵论 的因果观念。儿童认为 ,事物都有生命有意识 ,所以他就用生命来解释事物 的运动。在儿童看来 ,云彩和天体之所以运动是因为它们有生命。这种因果观念也是在主体与客 体有了一定分化之后才出现的,在儿童看来 ,正是人把生命和意识赋予事物 的。 第九种 ,动力学的因果观念 。起初 ,儿童认 为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后来 ,他们认为, 只有运动的事物才有生命 。七到八岁的儿童认为,星、火 、风 、水是有生命的 ,所以它们能够 自 己运动。这时 ,儿童把生命看成是事物运动的动力。这种因果观念是泛灵论因果观念 的进一步发 展 ,只有在泛灵 沦因果观念 中主体把生命赋予客体之后 ,在儿童能把运动的事物与不运动的事物 加 以区分时,才会把生命看成是事物运动的动力 。① 皮亚杰在阐述因果关 系时 ,其 目的是要说明因果性首先是从实践 的先后次序 中产生的,儿童 的活动常常是事件的先后次序的一个要素 ;皮亚杰在其他地方是把这一点作为儿童思维的自我 中 心性质来提 的。只有 在较晚 的年 龄阶段 ,因果性才 从儿童 活动 中分 离出来 ,并具有物理 的性 质 。② (三)儿童 自发宗教观念发生的四阶段 在 《儿童心理学》、《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生认识论原理》 等著作 中,皮亚杰论述 了从 出生的婴JLN青春期少年 (15岁)思维发展的四个必经阶段 ,并断断续续地探讨 了儿童在这个 四个阶段中表现出来 的宗教意识的特征。 第一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 ,婴儿没有概念 活动 ,初 生婴儿不分主体 和外 界客体 ,属于 “无意识 的 自 我 中心状态”。婴儿通过感觉运动图式 ,如抓取 、吮吸等动作来适应世界 。这一 阶段是思维 的萌 ① 李浙生:《皮亚杰关于儿童因果观念的思想》,《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第 2期。 ②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 5页。 · l5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