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 胁;自由主义民主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导致了公共善的失却。参与民主的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 正是为了缓解自由主义民主所遇到的危机与困难。参与民主改变了二战以来民主理论过分经验 取向的分析,重新肯定了参与在民主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但另一方面,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政治学理论中,参与民主理论往往被认为是新左派 的激进观点而遭到自由主义民主论者的批评,在主流政治学理论中并没有受到十分的重视。许 多学者质疑参与民主的可行性、参与民主在当代复杂社会中的效率等,批评参与民主对一些根本 问题的回避,如经济活动应当如何组织:是否应当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参与民主在多大 程度上弥补代议制民主的不足:如果工业领域的权威结构民主化,是否意味着要改变所有权关 系:公民们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能力来实现对公共活动的参与,因为现实政治中所看到的是大量 政治冷漠者,以及政治作为一种专业性技术的复杂性提高:等等。参与民主论者将民主既看作一 种目的,也看作一种工具,将参与民主视为解决政治问题的万能良方,而回避了历史上曾经屡次 出现的“多数人暴政以及极权主义所导致的全民参与的全能政治。 而且,参与民主不仅期望能够实现政治权力平等的参与民主,而且也主张经济民主(隐含的 是经济平等),但在自由主义民主论者看来,参与民主这一主张忽视了民主与自由之间的潜在冲 突,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民主的胜利,自由的毁灭。参与民主理论主张通过加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 平等特别是与公民密切相关的基层生活的平等,不仅在政治领域实现民主,而且要实现包括产业 民主和经济民主在内的社会民主,以期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民主化来缓解由于结构因素导致的经 济不平等,这也多少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实践上也并不成功。帕特曼对前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管 理制度十分赞赏,认为南斯拉夫的社会政治和工业组织形式从整体上看,非常类似于一种参与性 社会。但鉴于前南斯拉夫政权的瓦解,建立在工业民主基础上的参与性社会似乎又离现实遥远 了。而且,当今学术界对于前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管理制度本身的评价也极具争议,有的甚至认 为是一种民粹主义政治因而缺乏效能和凝聚力。 公允地说,提出一种参与民主理论,并不意味着否定代议民主的地位,实际上也不可能。帕 特曼也不认为直接民主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充分的平等和自由可以通过所 有社会领域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直接民主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参与民主理论对参与的强调继 承了古典民主的基本精神,力图在当代背景下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方式和范围。在参与民主论 者看来,参与不仅包括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还包括经济领域的参与(例如工人在工厂决 策活动的参与)、社会领域的参与(例如成员对团体活动的参与、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政党 组织内部的参与等形式。为了避免人们对其理论的误解,参与民主论者特别强调参与不等于直 接民主,参与只是人们扩大对自己生活控制的一种方式。 就政治统治或国家治理的形式而言,代议民主至今不失为一个把民意与效率最佳统一起来 的基本制度安排。但作为一种针对市场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的救疗方案,参与民主理 论虽然无法取代自由主义民主在市场社会中的主流地位,还是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 民主政治的完善不无参考意义。实际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代议民主与参与民主的正 确认识,对于理解民主的逻辑具有关键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是,当前 参与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在此情况下,进一步了解参与民主的实质, 把握民主与参与的辩证关系,辨明代议民主与参与民主各自的适用范围,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胡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市,200230) (债任编辑:田改伟) ·12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胁 ;自由主义民主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导致了公共善的失却。参与民主的应运而生 ,在一定程度上 正是为了缓解自由主义民主所遇到的危机与困难。参与民主改变了二战以来民主理论过分经验 取向的分析 ,重新肯定了参与在民主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但另一方面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 ,在当代政治学理论中 ,参与民主理论往往被认为是新左派 的激进观点而遭到自由主义民主论者的批评 ,在主流政治学理论中并没有受到十分的重视。许 多学者质疑参与民主的可行性、参与民主在当代复杂社会中的效率等 ,批评参与民主对一些根本 问题的回避 ,如经济活动应当如何组织 ;是否应当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参与民主在多大 程度上弥补代议制民主的不足 ;如果工业领域的权威结构民主化 ,是否意味着要改变所有权关 系 ;公民们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能力来实现对公共活动的参与 ,因为现实政治中所看到的是大量 政治冷漠者 ,以及政治作为一种专业性技术的复杂性提高 ;等等。参与民主论者将民主既看作一 种目的 ,也看作一种工具 ,将参与民主视为解决政治问题的万能良方 ,而回避了历史上曾经屡次 出现的“多数人暴政 ”以及极权主义所导致的全民参与的全能政治。 而且 ,参与民主不仅期望能够实现政治权力平等的参与民主 ,而且也主张经济民主 (隐含的 是经济平等 ) ,但在自由主义民主论者看来 ,参与民主这一主张忽视了民主与自由之间的潜在冲 突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民主的胜利 ,自由的毁灭。参与民主理论主张通过加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 平等特别是与公民密切相关的基层生活的平等 ,不仅在政治领域实现民主 ,而且要实现包括产业 民主和经济民主在内的社会民主 ,以期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民主化来缓解由于结构因素导致的经 济不平等 ,这也多少带有乌托邦的色彩 ,实践上也并不成功。帕特曼对前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管 理制度十分赞赏 ,认为南斯拉夫的社会政治和工业组织形式从整体上看 ,非常类似于一种参与性 社会。但鉴于前南斯拉夫政权的瓦解 ,建立在工业民主基础上的参与性社会似乎又离现实遥远 了。而且 ,当今学术界对于前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管理制度本身的评价也极具争议 ,有的甚至认 为是一种民粹主义政治因而缺乏效能和凝聚力。 公允地说 ,提出一种参与民主理论 ,并不意味着否定代议民主的地位 ,实际上也不可能。帕 特曼也不认为直接民主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 ,充分的平等和自由可以通过所 有社会领域的自我管理来实现 ,直接民主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参与民主理论对参与的强调继 承了古典民主的基本精神 ,力图在当代背景下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方式和范围。在参与民主论 者看来 ,参与不仅包括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 ,还包括经济领域的参与 (例如工人在工厂决 策活动的参与 )、社会领域的参与 (例如成员对团体活动的参与、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 )、政党 组织内部的参与等形式。为了避免人们对其理论的误解 ,参与民主论者特别强调参与不等于直 接民主 ,参与只是人们扩大对自己生活控制的一种方式。 就政治统治或国家治理的形式而言 ,代议民主至今不失为一个把民意与效率最佳统一起来 的基本制度安排。但作为一种针对市场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的救疗方案 ,参与民主理 论虽然无法取代自由主义民主在市场社会中的主流地位 ,还是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于 民主政治的完善不无参考意义。实际上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对代议民主与参与民主的正 确认识 ,对于理解民主的逻辑具有关键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 ,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是 ,当前 参与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在此情况下 ,进一步了解参与民主的实质 , 把握民主与参与的辩证关系 ,辨明代议民主与参与民主各自的适用范围 ,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 :胡伟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市 , 200230) (责任编辑 :田改伟 ) ·121· 民主与参与 :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 ?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