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认为:“(1941年)5月日军进攻中条山,蒋介石要求八路军出动配合作战,不论此役之配合是否成 功,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加以配合仍属事实。[4]”究竞哪个观点正确呢?按照杨先生早前的观点: 中共肯定出兵了。只是,出兵的迟早,出兵的力度,出兵是否达到了为中央军解围的效果,以及中 共出兵是否还有其他目的等问题,都必须予以认真斟酌。 争论中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日军是否宣称“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一方说“晋南之役期 间,日军电台多次广播称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其实就是为重庆朝野攻击中共提供口实”。另一方 则认为日军不可能散布这样的消息,因为这反而会迫使中共不得不打敌,“这岂不是给正在进攻的 日军自己找麻烦吗”?其实日军完全可能制造“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的谣言,以挑拨国共关系, 削弱抗日力量。虽然国民党完全有自己的渠道证实中共是否打敌,国共之间也为此进行了沟通,但 国民党确实有意利用了日军散布的相关消息,想从政治上打击中共。 另一方面,杨奎松先生的文章中还存在一些史料运用、解读方面的问题,值得在此点明,因为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他的判断和结论。 1941年5月5日,徐永昌日记曰:“蒋先生令(刘)为章面询周恩来,当兹敌将大举攻我晋豫, 十八集团军能否击敌,或即放弃抗日立场,请两日内答复。周答以即电延安。蒋先生此种作风一如 孙老二(此时惧敌无用,求共亦只遭其轻视而已)。”杨先生在利用此则史料时说:徐永昌“在日 记中颇不以为然,特别以两字表示反感,认为:‘错极’。”进而说:“可知在徐看来,蒋这时不 过是病急乱投医,甚至是屈膝求共而己,全然没有什么谋略和计划。”可见“错极”一语直接影响 着杨先生对史实的判断。但是,经认真查阅徐永昌日记,却没有找到“错极”两字。 1941年5月9日,毛泽东、朱德致电八路军、新四军各部负责人说:“国民党要求我军配合作 战,唯仍想用激将法。谓中共如不与日妥协,便应在华北发动攻势,制止敌进。”“我们方针,决 不被其激将法所动,仍按我军现在姿态,巩固各根据地,耐心发展敌、伪、奸三种工作(这是极重 要的),按当地情况许可,拔取敌伪某些深入我区的据点,在接近豫、陕地区,应有相当部队配合 友军作战,使蒋桂各军放心对敌。对韩、沈、于、高各部亦暂时停止攻击。”[5] 杨先生引用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卷收录的《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1941年1月29 日)》一文,指出“中共中央已经准备另立中央政府,彻底否认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了”;“中共这 时不仅拒不派员出席参政会,而且明令各根据地政府和军队不再向国民政府请示和报告任何事 项”。笔者以为,这份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被执行还需要认真考证,或许其中的部分说法仅仅是一时 气急之语。因为从1月29日前后中共的相关政策、主张中,都看不出这时中共中央要准备推倒蒋介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