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求企业开展环境会计相关研究和实践,以解决企成果,环境会计实践活动也在有序展开,但目前我 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外部性,开展环境会计核算,实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学术观点进 施企业层面的环境管理(如许家林教授,肖华博士入“丛林”,在会计实践活动中还没有统一的环境 的相关研究) 会计制度来规范、指导企业的环境会计活动。 国内环境会计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首先,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不统一。目前环境 徐泓教授(1999)将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会计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分支,认为环境会计要素的基本程序应基于传统体系。环境会计是一门跨学科的复杂管理系统 的财务会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他将环境事目前仍缺乏与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以及资源环境 项确定为一项环境会计要素,通过会计程序,以货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合作研究,系统方法论层面 币确定其金额,并辅以其它计量方式补充,编制和的研究成果缺乏,导致学科体系无法建立[3 发布环境会计信息报告[。许家林教授(2000 其次,环境会计相关一些核算方法、价值判断 提出要建立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对资源会计学的和报告制度缺乏实际操作性。目前,我国在环境 基本目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应当采用的研究方会计的相关核算方法、定义判断上,理论研究较 法和实施研究观念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多,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运用上和会计核算实务 讨02C0,2004年提出了环境会计的理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使指导环境会计实践 论内容构成[,2006年对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和改革环境会计制度的研究逐步成熟起来。 境资产确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确认的基 再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环境会计 本准则,2009年系统分析了环境会计理论与 核算与环境会计管理活动虽然都强调了企业社会 实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指出其应用的必要责任的重要性,要求企业主动自发实施环境会计 性[3。乔世震教授(2002)提出企业应当承担责 核算活动。但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环境 任的环境活动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遵循客观 性原则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核算的完善,与企业财 会计作为一项会计制度和环境管理的宏观政策落 实,发挥其对企业管理应有的监督和指导作用,还 务活动相关的环境活动都应当纳入到环境会计的 必须要有相关配套的环境法律法规作为法律 复式记账系统中进行会计处理。复式记账中应增 加设置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基础 四个主要账户及相应核算科目,并根据公司环境活 针对上述环境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 动所涉及的内容设置明细分类账户0m11。肖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环境会计研究和 华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企业环境报告研究》(2002)实践工作。 中提出企业发布环境信息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其 第一,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展环境会计 环境信息的主要载体和形式,企业应以开展环境 教育。要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可持 核算为基础,披露的信息应符合企业环境报告目 续发展为基础,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标和信息质量特征。认为企业环境报告应包括四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部分内容:环境报告范围的确定;企业环境影响的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 核算结果;环境绩效的核算与评价;企业环境活动护环境,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 的财务影响和决策信息。肖序教授(2010)提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提高全民保护 出了环境会计制度概念,并对构建环境会计制度环境的自觉性,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 的基本理论框架mP,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 确认流程和计量方法,环境会计中的或有事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奠定开展环境会计核算的 项——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土地污染修复义务会社会基础 计,环境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期望现金 第二,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满足环境管理 流折现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国内企业环境实践要求。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环境会计法规, 会计报告的混乱和不统一,肖序构建了环境会计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要结合中国环境 报告的基本模式,对环境会计核算账户设置进行法律体系实践,不断完善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各 了深入的研究13。 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根据上位法的精神因地制 四、研究总结与述评 宜地制定和完善相关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和规范, 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法制体系和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 第三,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环境管理需 100 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求企业开展环境会计相关研究和实践,以解决企 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外部性,开展环境会计核算,实 施企业层面的环境管理(如许家林教授,肖华博士 的相关研究)。 国内环境会计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徐泓教授(1999)将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 分支,认为环境会计要素的基本程序应基于传统 的财务会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他将环境事 项确定为一项环境会计要素,通过会计程序,以货 币确定其金额,并辅以其它计量方式补充,编制和 发布环境 会 计 信 息 报 告[28]。许 家 林 教 授(2000) 提出要建立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对资源会计学的 基本目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应当采用的研究方 法 和 实 施 研 究 观 念 创 新 等 问 题 进 行 了 探 讨[29](pp.8-32)[30](pp.1-7),2004年提 出 了 环 境 会 计 的 理 论内容构 成[31],2006 年对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 境资产确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确认的基 本准则[32],2009 年系统分析了环境会计理论与 实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 指 出 其 应 用 的 必 要 性[33]。乔世震教 授(2002)提出企业应当承担责 任的环境活动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遵循客观 性原则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核算的完善,与企业财 务活动相关的环境活动都应当纳入到环境会计的 复式记账系统中进行会计处理。复式记账中应增 加设置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环境负债 四个主要账户及相应核算科目,并根据公司环境活 动所涉及的内容设置明细分类账户[34](pp.112-116)。肖 华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企业环境报告研究》(2002) 中提出企业发布环境信息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其 环境信息的主要载体和形式,企业应以开展环境 核算为基础,披露的信息应符合企业环境报告目 标和信息质量特征。认为企业环境报告应包括四 部分内容:环境报告范围的确定;企业环境影响的 核算结果;环境绩效的核算与评价;企业环境活动 的财务影 响 和 决 策 信 息[35]。肖 序 教 授(2010)提 出了环境会计制度概念,并对构建环境会计制度 的基本理论框架[36](pp.1-45),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 确认 流 程 和 计 量 方 法,环境会计中的 或有事 项———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土地污染修复义务会 计[24],环境会计 中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模 式、期 望 现 金 流折现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国内企业环境 会计报告的混乱和不统一,肖序构建了环境会计 报告的基本模式,对环境会计核算账户设置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13]。 四、研究总结与述评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 成果,环境会计实践活动也在有序展开,但目前我 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学术观点进 入“丛林”,在会计实践活动中还没有统一的环境 会计制度来规范、指导企业的环境会计活动。 首先,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不统一。目 前 环 境 会计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体系。环境会计是一门跨学科的复杂管理系统, 目前仍缺乏与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以及资源环境 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合作研究,系统方法论层面 的研究成果缺乏,导致学科体系无法建立[39]。 其次,环境会计相关一些核算方法、价值判断 和报告制度缺乏实际操作性。目前,我国在环境 会计的相关核算方 法、定 义 判 断 上,理 论 研 究 较 多,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运用上和会计核算实务 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使指导环境会计实践 和改革环境会计制度的研究逐步成熟起来。 再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环境会计 核算与环境会计管理活动虽然都强调了企业社会 责任的重要性,要求企业主动自发实施环境会计 核算活动。但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环境 会计作为一项会计制度和环境管理的宏观政策落 实,发挥其对企业管理应有的监督和指导作用,还 必 须 要 有 相 关 配 套 的 环 境 法 律 法 规 作 为 法 律 基础。 针对上述环境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笔 者 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环境会计研究和 实践工作。 第一,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展环境会计 教育。要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可持 续发展为基础,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 护环 境,广 泛 宣 传 环 境 保 护 知 识、政 策 和 法 律 法 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提高全民保护 环境的自觉性,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 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 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奠定开展环境会计核算的 社会基础。 第二,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满足环境管理 实践要求。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环境会计法规,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要结合中国环境 法律体系实践,不断完善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各 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根据上位法的精神因地制 宜地制定和完善相关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和规范, 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法制体系和规范要求。 第三,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 度。环 境 管 理 需 00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