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电子系统设计(含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含实践) 课程代码:ELIE2006 英文名称: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2.0/54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邓晶 大纲执笔人:邓晶 大纲审核人:王丽荣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电子系统设计(含实践)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是为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工程实践能力而设置。 本课程通过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的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在了解电子系统的 组成、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已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于电子系统设计中,使学 生学习和掌握电子系统的构建、调试、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 通过项目设计、制作等环节,以团队合作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系统功能要求 提出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的调研与分析 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以及报告书写的能力,为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际 工作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根据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提出电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掌握电子系统 的基本组成,分析电子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查询文献资料寻求多种设计解决方案,综 合考虑成本、社会、安全、法律和环境等因素影响。【2-2】 2.掌握电子系统特别是基于微型计算机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对 多种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分析优化系统组成,创新性的设计电子系统。【3-3】 3.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软硬件设计,运用适当工具搭建并调试设计的电子系 统,并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系统功能。【4-2】 4.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各自完成系统部分功能,并做 好和系统其他部分的衔接工作。【9-2】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1 《电子系统设计(含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系统设计(含实践) 课程代码:ELIE2006 英文名称: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2.0 / 54 开课学期:第 7 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邓晶 大纲执笔人:邓晶 大纲审核人:王丽荣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电子系统设计(含实践)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是为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工程实践能力而设置。 本课程通过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的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在了解电子系统的 组成、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已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于电子系统设计中,使学 生学习和掌握电子系统的构建、调试、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 通过项目设计、制作等环节,以团队合作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系统功能要求 提出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的调研与分析 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以及报告书写的能力,为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际 工作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根据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提出电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掌握电子系统 的基本组成,分析电子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查询文献资料寻求多种设计解决方案,综 合考虑成本、社会、安全、法律和环境等因素影响。【2-2】 2. 掌握电子系统特别是基于微型计算机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对 多种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分析优化系统组成,创新性的设计电子系统。【3-3】 3. 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软硬件设计,运用适当工具搭建并调试设计的电子系 统,并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系统功能。【4-2】 4.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各自完成系统部分功能,并做 好和系统其他部分的衔接工作。【9-2】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