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日照植物( intermediate- daylength plant)只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 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如某些甘蔗品种要求1.5~12.5 小时日照 两极光周期植物( 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与中日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 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才开花,如狗尾草等 试验表明,对光周期敏感的植物,对日照长度的要求都有一定的临界值,或者是植物成 花所需的极限日照长度,即临界日长( critical daylength)。对于长日植物的开花,需要日照 长度长于某一临界日长;而短日植物则要求短于某一临界日长(图8-4)。 有的植物对日照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明确的临界日长,必须经过连续的、一定天数 的长日照才能开花,这类植物称绝对长日植物。同样,有的植物必须经过连续的、一定天数 的短日照才能开花,这类植物称绝对短日植物。 但是,许多长日植物或短日植物的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并不十分严格,它们在不适宜 的光周期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能或多或少地开花,这些植物称为相对长日植物或 相对短日植物(图8-5)。 表8-3列出了一些植物的临界日长和要求的诱导周期数。可以看出,所谓长日植物,其 临界日长不一定都比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要长;而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也不一定短于长日植 物的临界日长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光周期诱导 对光周期敏感的植物只有在经过适宜的日照条件诱导后才能开花,但研究表明,引起植 物开花的适宜光周期处理,并不需要一直持续到花芽分化。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 经过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 果而开花,这种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 photoperiodic induction)。因此,光周期成花反应是 个诱导过程,花芽的分化并不一定是在适宜光周期处理的当时,植物可以保持这种诱导状态 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的天数不同(表8-3)。 (二)光周期诱导中光期与暗期的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一天24小时中是光暗交替的,光期长度和暗期长度互补。所以,有临 界日长就会有相应的临界暗期( critical dark period)或称临界夜长( critical night),这是指 在光暗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许多试验表明,暗期有更重要的作用 K.C. Hamner和 J. Bonner的试验证明,在24小时的光暗周期中,短日植物苍耳需在暗期 长于8.5小时时才能开花,而如果处于16小时光照和8小时暗期就不能开花(图8-6)。 从以上试验可看出,首先,光暗的相对长度不是光周期现象中的决定因子,在8/16 的光暗组合与4/8的光暗组合中,有相同的比例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前者开花而后者不开 花,表明只有暗期超过8.5小时,苍耳才能开花,说明一定长度的暗期更为重要。 以后的许多中断暗期和光期的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临界暗期的决定作用 如果用短时间的黑暗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光周期成花诱导,但如果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 则使短日植物不能开花,继续营养生长:相反,却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若在光期中插入 短暂的暗期,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开花反应都没有什么影响(图8-7)。 归纳起来,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中,暗期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尤其是短日植物, 要求超过一个临界值的连续黑暗。短日植物对暗期中的光非常敏感,中断暗期低强度的短时 间的光即有效(日光的10万分之一或月光的3~10倍),说明这不同于光合作用的高能反应, 而是一种涉及光信号传导的的低能反应。中断暗期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在暗期的中 间给予闪光最有效。所以,有人建议将长日植物改为短夜植物,短日植物改为长夜植物更确中日照植物(intermediate-daylength plant) 只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 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如某些甘蔗品种要求 11.5~12.5 小时日照。 两极光周期植物(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 与中日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 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才开花,如狗尾草等。 试验表明,对光周期敏感的植物,对日照长度的要求都有一定的临界值,或者是植物成 花所需的极限日照长度,即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对于长日植物的开花,需要日照 长度长于某一临界日长;而短日植物则要求短于某一临界日长(图 8-4)。 有的植物对日照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明确的临界日长,必须经过连续的、一定天数 的长日照才能开花,这类植物称绝对长日植物。同样,有的植物必须经过连续的、一定天数 的短日照才能开花,这类植物称绝对短日植物。 但是,许多长日植物或短日植物的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并不十分严格,它们在不适宜 的光周期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能或多或少地开花,这些植物称为相对长日植物或 相对短日植物(图 8-5)。 表 8-3 列出了一些植物的临界日长和要求的诱导周期数。可以看出,所谓长日植物,其 临界日长不一定都比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要长;而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也不一定短于长日植 物的临界日长。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一)光周期诱导 对光周期敏感的植物只有在经过适宜的日照条件诱导后才能开花,但研究表明,引起植 物开花的适宜光周期处理,并不需要一直持续到花芽分化。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 经过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 果而开花,这种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因此,光周期成花反应是 个诱导过程,花芽的分化并不一定是在适宜光周期处理的当时,植物可以保持这种诱导状态。 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的天数不同(表 8-3)。 (二)光周期诱导中光期与暗期的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一天 24 小时中是光暗交替的,光期长度和暗期长度互补。所以,有临 界日长就会有相应的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或称临界夜长(critical night),这是指 在光暗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许多试验表明,暗期有更重要的作用: K.C.Hamner 和 J.Bonner 的试验证明,在 24 小时的光暗周期中,短日植物苍耳需在暗期 长于 8.5 小时时才能开花,而如果处于 16 小时光照和8小时暗期就不能开花(图 8-6)。 从以上试验可看出,首先,光暗的相对长度不是光周期现象中的决定因子,在 8/16 的光暗组合与 4/8 的光暗组合中,有相同的比例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前者开花而后者不开 花,表明只有暗期超过 8.5 小时,苍耳才能开花,说明一定长度的暗期更为重要。 以后的许多中断暗期和光期的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临界暗期的决定作用: 如果用短时间的黑暗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光周期成花诱导,但如果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 则使短日植物不能开花,继续营养生长;相反,却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若在光期中插入一 短暂的暗期,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开花反应都没有什么影响(图 8-7)。 归纳起来,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中,暗期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尤其是短日植物, 要求超过一个临界值的连续黑暗。短日植物对暗期中的光非常敏感,中断暗期低强度的短时 间的光即有效(日光的 10 万分之一或月光的 3~10 倍),说明这不同于光合作用的高能反应, 而是一种涉及光信号传导的的低能反应。中断暗期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在暗期的中 间给予闪光最有效。所以,有人建议将长日植物改为短夜植物,短日植物改为长夜植物更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