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稿”。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 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部分手稿,即三本笔记构成。是一部研究政治 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 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尽管《手稿》在一些 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 来阐述经济和经济学的起源,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手 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光辉起点。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 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 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 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 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 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 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 更清楚。 《手稿》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全文发表于1932年,正如马尔库塞预言的那样,《手稿》的 发表,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西方一度出现了“《手稿》热”,《手稿》 的解释成为流行于西方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我国对《手稿》的关注较晚,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陆续出版研究《手稿》的专著。 今天,《手稿》已成为马克思著作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文本之一,有关马克思的争议,很 多是围绕《手稿》进行的。 在有关《手稿》的诸多争论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手稿》的评价。国内对《手稿》 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受西方思潮影响,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顶点与峰巅, 后来的唯物史观、《资本论》不是发展,而是倒退。这种对《手稿》评价过高,高到同后来马 克思的思想发展、同恩格斯、同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根本对立起来,并且要求用他们所理解的 《手稿》精神来修改或重新解释、批判全部的马克思主义,制造了所谓的“两个马克思”, 这种观点被人们称为“顶点论”;另一种则受苏联研究影响,认为《手稿》仍然带有黑格尔、 费尔巴哈的影响,是不成熟的著作,竭力贬低《手稿》的价值和意义[2]2-9。学者们就此展开 了争论,见仁见智。 随着研究的进展,《手稿》引起了哲学、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广泛研究和持久争论。《手 稿》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者们出版了研究《手稿》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和专著。 有关《手稿》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也随之召开。199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苏省哲学学会在 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65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 2007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与马克思学论坛联合举办第二届马 克思学论坛暨《1844年手稿》与实践观新解读研讨会。至此,《手稿》研究在国内全面展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 书全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威尔及其伙伴》,是卡·马 克思和弗·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该书写于1844年9月至11月间,并于1845年2月 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问世。 《文学总汇报》(《Allgemeine Literatur--Zeitung》)是青年黑格尔派布·鲍威尔主 编的德文月刊,1843年12月,B.鲍威尔及其伙伴创办,1843年12月-1844年10月在沙洛 顿堡发行。他们宣称世界历史进程中唯一积极因素是他们的理论活动。并称这种活动为“批稿”。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 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部分手稿,即三本笔记构成。是一部研究政治 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 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尽管《手稿》在一些 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 来阐述经济和经济学的起源,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手 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光辉起点。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 80 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 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 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 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 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 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 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 更清楚。 《手稿》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全文发表于 1932 年,正如马尔库塞预言的那样,《手稿》的 发表,成为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西方一度出现了“《手稿》热”,《手稿》 的解释成为流行于西方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我国对《手稿》的关注较晚,直至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才陆续出版研究《手稿》的专著。 今天,《手稿》已成为马克思著作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文本之一,有关马克思的争议,很 多是围绕《手稿》进行的。 在有关《手稿》的诸多争论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手稿》的评价。国内对《手稿》 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受西方思潮影响,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顶点与峰巅, 后来的唯物史观、《资本论》不是发展,而是倒退。这种对《手稿》评价过高,高到同后来马 克思的思想发展、同恩格斯、同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根本对立起来,并且要求用他们所理解的 《手稿》精神来修改或重新解释、批判全部的马克思主义,制造了所谓的“两个马克思”, 这种观点被人们称为“顶点论”;另一种则受苏联研究影响,认为《手稿》仍然带有黑格尔、 费尔巴哈的影响,是不成熟的著作,竭力贬低《手稿》的价值和意义[2]2-9。学者们就此展开 了争论,见仁见智。 随着研究的进展,《手稿》引起了哲学、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广泛研究和持久争论。《手 稿》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者们出版了研究《手稿》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和专著。 有关《手稿》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也随之召开。1998 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苏省哲学学会在 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 65 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 2007 年 5 月 25 日,北京大学哲学系 21 世纪哲学创新论坛与马克思学论坛联合举办第二届马 克思学论坛暨《1844 年手稿》与实践观新解读研讨会。至此,《手稿》研究在国内全面展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神圣家族》(1844 年-1845 年) 书全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威尔及其伙伴》,是卡·马 克思和弗·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该书写于 1844 年 9 月至 11 月间,并于 1845 年 2 月 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问世。 《文学总汇报》(《Allgemeine Literatur-Zeitung》)是青年黑格尔派布·鲍威尔主 编的德文月刊,1843 年 12 月,B.鲍威尔及其伙伴创办,1843 年 12 月-1844 年 10 月在沙洛 顿堡发行。他们宣称世界历史进程中唯一积极因素是他们的理论活动。并称这种活动为“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