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景阳冈 知识与能力: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 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 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 气力 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一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 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一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 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 “闪在一边” 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 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 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 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20*景阳冈 知识与能力: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 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 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 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 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 8~13 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 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 7 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 “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 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 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 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