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3)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 (4)榜样示范行为要具有可信性。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 的行为。 5.答案要点: 李伯黍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所说“经历着从客观判断(依据行为 外在结果)过渡到主观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的发展过程 6答案要点: (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品德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前提 (2)环境教育在品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是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必要基础 7.答案要点 (1)0-1岁(婴儿期)主要是适应性时期 (2)1~3岁(幼儿期)这是品德萌芽阶段 (3)3~6、7岁(学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 (4)6、7~11、12岁(小学阶段)品德发展协调期 (5)11、12~14、15岁(少年期),这是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 (6)14、15~17、18(青年初期),这时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 8.答案要点: (1)遗传素质的影响 (2)环境教育的影响,这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和社会环境 教育的影响。 (3)主观能动性因素 9.答案要点 (1)家庭气氛、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质的形成。 (2)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3)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答案要点: (1)校风和班风的影响。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 (2)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 (3)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影响。 11.答案要点: (1)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鼓励,否定或制止,是一种社会强化的 信号。 (2)它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 (3)它是集体荣誉感的源泉。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奋发向上的班级是一种强大的 教育力量,能增强集体成员克服困难、改掉不良习惯的勇气,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12.答案要点: 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内在可能 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性的桥梁:在这种多层次的桥梁上,人的主观能 动性是个人品德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决定因素。这三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遗传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环境和 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当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观能动因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13.答案要点 (1)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 (2)它依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 (3)它依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14.答案要点 (1)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 (2)教师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高或过于频繁而不严格检查执行(2)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3)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 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 (4)榜样示范行为要具有可信性。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 的行为。 5.答案要点: 李伯黍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所说“经历着从客观判断(依据行为 外在结果)过渡到主观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的发展过程。 6.答案要点: (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品德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前提; (2)环境教育在品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是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必要基础。 7.答案要点: (1)0~1 岁(婴儿期)主要是适应性时期; (2)1~3 岁(幼儿期)这是品德萌芽阶段; (3)3~6、7 岁(学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 (4)6、7~11、12 岁(小学阶段)品德发展协调期; (5)11、12~14、15 岁(少年期),这是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 (6)14、15~17、18 (青年初期),这时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 8. 答案要点: (1)遗传素质的影响。 (2)环境教育的影响,这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和社会环境 教育的影响。 (3)主观能动性因素。 9.答案要点: (1)家庭气氛、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质的形成。 (2)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3)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答案要点: (1)校风和班风的影响。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 (2)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 (3)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影响。 11.答案要点: (1)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鼓励,否定或制止,是一种社会强化的 信号。 (2)它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 (3)它是集体荣誉感的源泉。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奋发向上的班级是一种强大的 教育力量,能增强集体成员克服困难、改掉不良习惯的勇气,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12.答案要点: 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内在可能 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性的桥梁;在这种多层次的桥梁上,人的主观能 动性是个人品德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决定因素。这三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遗传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环境和 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当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观能动因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13.答案要点: (1)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 (2)它依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 (3)它依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14.答案要点: (1)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 (2)教师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高或过于频繁而不严格检查执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