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3性别 2015年,流动人口在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并未像2010年一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男孩偏好”,图表14中可见各个年龄 段女孩的流动参与率都与男孩接近,有了平等的机会跟随父母起流动,获得更好的照料并从城市教育资源中受益 4.4流动与留守地 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在某些省份更为集中,有些省既是流动大省也是留守大省(图表15a,图表15b)2015年全 国共有9个省的流动儿童规模在150万人以上,九省合计流动儿童1932万人,占全国的563%。农村留守儿童超过200万 人的省份也有9个(图表15b),九省合计农村留守儿童2672万人,占全国的66%;其中河南、四川和广东三省农村留守儿 童规模均超过300万人;河南雀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达到562万人。在某些省份,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很髙,超过当 地农村儿童的40%,比如重庆、四川和湖北。 图表15a:分省流动儿童人数,2015年 图表15b:分省农村留守儿童人数,2015年 sMat 数据来源: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 4.5流动距离 从流动跨越的行政距离来看,全国流动儿童中34.1%属于县內跨乡镇流动,37.1%属于省内跨市或者跨县流动,另外 288%属于跨省流动。分省区来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直辖市的流动儿童主要由跨省流动儿童构成;山东、河北、山西 江西、湖北等省份流动儿童主要是县内跨乡流动;广东、福建和江苏等省份吸引了相当规模的跨省流动儿童,同时由于其省 内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省内流动儿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不同年龄儿童的流动距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并随时期发生着变化。不同于较早的2000年和2005年,2010年和2015 年较高学龄阶段儿童跨省流动的比例较小。较早时期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许多农村儿童接受完乂务教育以后就会 终止学业,跟随流动大军进入异地劳动力市场。随着近十余年来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中国政府在解决流动儿 童受教育问题上采取了诸多积极措施1,但是,跨省流动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以后在流λ地接受高中教育和参加高考仍然面临重 重困难,不得不返回户籍省份。 4.6流动时间和经历 流动儿童多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和学习,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暂时的。2015年,他们外出流动的平均时间4.0年 略长于2010年的3.7年。分单岁年龄组来看,8-13岁流动儿童中毎组都有超过50%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 儿童的流动和留守状态并不总是固定的,可能随着家庭状况、个人所处的年龄和受教育阶段在流动与留守之间转换。 2015年农村留守儿童中约有6%过去有过流动经历,高中阶段留守儿童有过流动经历的比例較高,约为15%。 早在1998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就提出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釆取“两为主”的做法,即以流入地 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特别规定应确保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重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以解 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11 <0.20 0.20-0.99 1.00-1.99 2.00-2.99 >2.99 Missing Value 缺失值 Millions 百万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广东 海南 山东 江苏 北京 天津 上海 福建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 西藏 青海 四川 云南 甘肃 内蒙古 陕西 宁夏 山西 重庆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西 江西 河南 安徽 4.3 性别 2015 年,流动人口在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并未像 2010 年一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男孩偏好”,图表 14 中可见各个年龄 段女孩的流动参与率都与男孩接近,有了平等的机会跟随父母一起流动,获得更好的照料并从城市教育资源中受益。 4.4 流动与留守地 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在某些省份更为集中,有些省既是流动大省也是留守大省(图表 15a,图表 15b)。2015 年全 国共有 9 个省的流动儿童规模在 150 万人以上,九省合计流动儿童 1932 万人,占全国的 56.3%。农村留守儿童超过 200 万 人的省份也有 9 个(图表 15b),九省合计农村留守儿童 2672 万人,占全国的 66%;其中河南、四川和广东三省农村留守儿 童规模均超过 300 万人;河南省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达到 562 万人。在某些省份,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很高,超过当 地农村儿童的 40%,比如重庆、四川和湖北。 4.5 流动距离 从流动跨越的行政距离来看,全国流动儿童中 34.1%属于县内跨乡镇流动,37.1%属于省内跨市或者跨县流动,另外 28.8%属于跨省流动。分省区来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直辖市的流动儿童主要由跨省流动儿童构成;山东、河北、山西、 江西、湖北等省份流动儿童主要是县内跨乡流动;广东、福建和江苏等省份吸引了相当规模的跨省流动儿童,同时由于其省 内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省内流动儿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不同年龄儿童的流动距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并随时期发生着变化。不同于较早的 2000 年和 2005 年,2010 年和 2015 年较高学龄阶段儿童跨省流动的比例较小。较早时期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许多农村儿童接受完义务教育以后就会 终止学业,跟随流动大军进入异地劳动力市场。随着近十余年来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中国政府在解决流动儿 童受教育问题上采取了诸多积极措施17,但是,跨省流动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以后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和参加高考仍然面临重 重困难,不得不返回户籍省份。 4.6 流动时间和经历 流动儿童多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和学习,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暂时的。2015 年,他们外出流动的平均时间 4.0 年, 略长于 2010 年的 3.7 年。分单岁年龄组来看,8-13 岁流动儿童中每组都有超过 50%流动时间在 5 年以上。 儿童的流动和留守状态并不总是固定的,可能随着家庭状况、个人所处的年龄和受教育阶段在流动与留守之间转换。 2015 年农村留守儿童中约有 6%过去有过流动经历,高中阶段留守儿童有过流动经历的比例较高,约为 15%。 17 早在 1998 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就提出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采取“两为主”的做法,即以流入地 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2006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特别规定应确保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再次重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以解 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 <0.50 0.50-0.99 1.00-1.49 1.50-1.99 >1.99 Missing Value 缺失值 Millions 百万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广东 海南 山东 江苏 北京 天津 上海 福建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 西藏 青海 四川 云南 甘肃 内蒙古 陕西 宁夏 山西 重庆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西 江西 河南 安徽 图表 15a:分省流动儿童人数,2015 年 图表 15b:分省农村留守儿童人数,2015 年 数据来源:根据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