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 Population Status of Children in China in 2015 事实与数据 Facts and Fiqures unicef<e for every child UNICEF/UN043576/Lister 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其发展状况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儿童数量众多,近年来其 生存和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儿 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儿童发展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髙。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査为准确掌握儿童人口基础数据、 反映人口变动、描述儿童总人口和子群体特征、分析其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了解和解决儿童面临的相关问题、促 进儿童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本折页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历次人口普查和调査数据对中国儿童人 口状况进行描述分析 定义 儿童: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定义,儿童是指18岁以下人口,即0-17周岁的人口。 按年龄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本折页中按年龄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幼儿阶段(0-2周岁)学前教育阶段(3-5周岁 小学阶段(6-11周岁)初中阶段(12-14周岁)和高中阶段(15-17周岁)五个阶段。 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流动人口中的0-17周岁儿童。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致且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者。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留在原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农村留守 儿童是指留守儿童中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儿童,城镇留守儿童是指留守儿童中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儿童 贫困地区:包括原有的592个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颁布 新划分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共计14个片区680个县,其中扶贫重 点县和新定片区县有440个县重合,故贫困地区共覆盖832个县。 数据来源 本折页的主要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辅以历年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 调查数据。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共开展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 前每十年开展一次。每逢两次人口普查的中间年份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为“小普查”。最近的两次小普 查是在2005年和2015年开展的 致谢 本折页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和吕利丹博士承担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委托课 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课题得到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三方联合数据项目的技术和资 unicef&s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 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其发展状况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儿童数量众多,近年来其 生存和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儿 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儿童发展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为准确掌握儿童人口基础数据、 反映人口变动、描述儿童总人口和子群体特征、分析其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了解和解决儿童面临的相关问题、促 进儿童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本折页基于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及历次人口普查和调查数据对中国儿童人 口状况进行描述分析。 定义: 儿童: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定义,儿童是指 18 岁以下人口,即 0-17 周岁的人口。 按年龄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本折页中按年龄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幼儿阶段(0-2 周岁)、学前教育阶段(3-5 周岁)、 小学阶段(6-11 周岁)、初中阶段(12-14 周岁)和高中阶段(15-17 周岁)五个阶段。 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流动人口中的 0-17 周岁儿童。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者。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留在原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农村留守 儿童是指留守儿童中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儿童,城镇留守儿童是指留守儿童中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儿童 。 贫困地区:包括原有的 592 个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的颁布 新划分的 11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共计 14 个片区 680 个县,其中扶贫重 点县和新定片区县有 440 个县重合,故贫困地区共覆盖 832 个县。 数据来源: 本折页的主要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辅以历年人口普查和 1%人口抽样 调查数据。中国分别在 1953 年、1964 年、1982 年、1990 年、2000 年和 2010 年共开展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 前每十年开展一次。每逢两次人口普查的中间年份开展一次 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为“小普查”。最近的两次小普 查是在 2005 年和 2015 年开展的。 致谢: 本折页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和吕利丹博士承担的“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委托课 题”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课题得到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三方联合数据项目的技术和资 金支持。 2015 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 事实与数据 Population Status of Children in China in 2015 Facts and Figures © UNICEF/UN043576/Lister
一儿童人口规模和变动 1.1中国 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中国0-17周岁儿童人口为271亿,占全国人口的19.7%。从儿童人 口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转变,特别是受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的 影响,中国儿童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的比例自1980年代以来不断减少,但2010-2015五年间保持了相对稳定(图表1) 图表1:中国0-17岁儿童人口规模变化趋势,1953-2015年 Millions百万人 aged18 and above)18岁及以上成人 Chad population(aged0-17)017岁儿 20年7它 Child population as a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opulation儿童人口比例 70 tion 583 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图表2:中国儿童人口构成一览,2015年2 Ethnic 1.33亿 147亿124亿 49% 54%)1(4 0.31亿 89% Junior Senior Level of education Prim ary 学龄阶段 primary 小学阶段 Secondary Secondary合计 学前教育 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Number of children(millions) 45.4849.83 儿童人数(百万人 90.12 4155 43.8727084 Number of migrant children (millions) 4.63 5.90 9.34 4.12 10263426 动儿童人数(百万人) Number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milli 7 50340.51 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百万人) Number of urban left-behind 7.44 5.5 7.57 4252826 城镇留守儿童人数(百万人) 数据来源:留守儿童数据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其他指标根据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1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月1日零时,此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时点统一为11月1日零时。 因为时点不同,相关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上通常公布的年底数在数值上会略有差异。 更多关于儿童人口构成的细节见本折页第三部分“儿童人口构成
2 236 320 410 383 345 279 271 347 375 598 751 920 1061 1103 41% 46% 41% 34% 27% 21% 2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15 Millions 百万人 Adult population (aged 18 and above) 18岁及以上成人 Child population (aged 0-17) 0-17岁儿童人口 Child population as a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儿童人口比例 1953 total population 583 million 2015 total population1.37 billion 2015年总人口13.7亿 一. 儿童人口规模和变动 1.1 中国 根据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15 年中国 0-17 周岁儿童人口为 2.71 亿,占全国人口的 19.7%。从儿童人 口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转变,特别是受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的 影响,中国儿童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的比例自 1980 年代以来不断减少,但 2010-2015 五年间保持了相对稳定(图表 1)。 图表 1:中国 0-17 岁儿童人口规模变化趋势,1953-2015 年1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图表 2:中国儿童人口构成一览,2015 年2 数据来源:留守儿童数据根据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其他指标根据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1 1953 年、1964 年、1982 年和 1990 年普查的标准时点为 7 月 1 日零时,此后,普查和 1%人口抽样调查的时点统一为 11 月 1 日零时。 因为时点不同,相关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上通常公布的年底数在数值上会略有差异。 2 更多关于儿童人口构成的细节见本折页第三部分“儿童人口构成”。 Rural 138m 农村 1.38亿 (51%) Urban 133m 城镇 1.33亿 (49%) Male 147m 男性 1.47亿 (54%) Female 124m 女性 1.24亿 (46%) Han 240m 汉族 2.40亿 (89%) Ethnic minority 31m 少数民族 0.31亿 (11%) Age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Level of education 学龄阶段 270.84 34.26 40.51 7.44 5.55 7.57 3.44 4.25 28.26 Total 0-17岁 合计 0-2 years 幼儿 Preprimary 学前教育 Primary 小学阶段 Junior Secondary 初中阶段 Senior Secondary 高中阶段 4.63 5.90 9.34 4.12 10.26 45.48 49.83 90.12 41.55 43.87 7.84 7.92 14.11 5.60 5.03 Number of children (millions) 儿童人数 (百万人) Number of migrant children (millions) 流动儿童人数 (百万人) Number of urban left-behind children (millions) 城镇留守儿童人数(百万人) Number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millions) 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百万人)
1.2世界 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提供的国际可比的估计数据3,世界总人口和0- 17岁儿童人口在过去60年迅速增长。世界总人口由1950年的25亿增长到2015年的74亿,是1950年的3倍;儿童人 口由1950年的10亿增长到2015年的23亿,是1950年的2.2倍。1970年代之后,在以中国为主导的人口控制带动下 世界儿童人口增长趋势岀现转折,増长速度越来越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2015年中国总人口仍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人口的189%;儿童人口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儿童人口的129%,明 显低于其总人口份额。中国儿童人口占世界儿童人口的比例是从1980年左右开始逐步下降的(图表3)2015年中国总人 口比印度多出8800万,但是儿童人口却只相当于印度的65%。印度儿童人口规模在1991年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儿童 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总人口预计将于2024年超过中国4 Population share人口比例(% 图表3:中国和印度儿童 人口规模占世界的比例和 变化趋势,1950-2015年 China,s share of the 国几童占世界比例 国总人口占世界比例 2015 India's share of the 三三 总人口占世界比例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 其髓国家1543亿 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 望2017年修订版》 1950195519601965197019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 中国的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在1980-2015年间下降了六成,目前已成为全球少儿抚养比最 低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不断上升(图表4),老龄化加剧。目 前中国的总抚养比在世界范围内尚属较低水平,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估计约为38%。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进步转 变和“人口红利”的衰减,预计2055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将超过7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 图表4:中国和世界 Dependency ratio玩养比(% 抚养比现状及预测 1950-2100年 chna:oM- age dependency rat中国老年抚养比:2015年 China: Child dependency rato中国少几抚养比 aWa: Total dependency ratio世界总 76.5% 61.0%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 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 望2017年修订版》 501960197019801990200020 2020302040 20602070208020902100 3折页中国际可比的估计数据来自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与中国官方数据并不完全一致。 https://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population/,2017年8月查阅 4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主要发现及图表》,2017年
3 0 5 10 15 20 2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Population share 人口比例 (%) China's share of the world child population 中国儿童占世界比例 China's share of the world total population 中国总人口占世界比例 India's share of the world child population 印度儿童占世界比例 India's share of the world total population 印度总人口占世界比例 2015 India, 450m 印度, 4.50亿 (20%) China, 294m 中国, 2.94亿 (13%) Other Countries, 1,543m 其他国家, 15.43亿 (67%) 1.2 世界 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7 年修订版》提供的国际可比的估计数据3,世界总人口和 0- 17 岁儿童人口在过去 60 年迅速增长。世界总人口由 1950 年的 25 亿增长到 2015 年的 74 亿,是 1950 年的 3 倍;儿童人 口由 1950 年的 10 亿增长到 2015 年的 23 亿,是 1950 年的 2.2 倍。1970 年代之后,在以中国为主导的人口控制带动下, 世界儿童人口增长趋势出现转折,增长速度越来越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2015 年中国总人口仍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人口的 18.9%;儿童人口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儿童人口的 12.9%,明 显低于其总人口份额。中国儿童人口占世界儿童人口的比例是从 1980 年左右开始逐步下降的(图表 3)。2015 年中国总人 口比印度多出 8800 万,但是儿童人口却只相当于印度的 65%。印度儿童人口规模在 1991 年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儿童 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总人口预计将于 2024 年超过中国4。 中国的少儿抚养比(0-14 岁人口与 15-64 岁人口之比)在 1980-2015 年间下降了六成,目前已成为全球少儿抚养比最 低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老年抚养比(65 岁及以上人口与 15-64 岁人口之比)不断上升(图表 4),老龄化加剧。目 前中国的总抚养比在世界范围内尚属较低水平,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估计约为 38%。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进一步转 变和“人口红利”的衰减,预计 2055 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将超过 7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 折页中国际可比的估计数据来自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7 年修订版》,与中国官方数据并不完全一致。 https://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Population/, 2017 年 8 月查阅 4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7 年修订版:主要发现及图表》,2017 年 图表 3:中国和印度儿童 人口规模占世界的比例和 变化趋势,1950-2015 年 图表 4:中国和世界 抚养比现状及预测, 1950-2100 年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 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 望 2017 年修订版》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 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 望 2017 年修订版》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 2080 2090 2100 Dependency ratio 抚养比 (%) China: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中国老年抚养比 China: Child dependency ratio 中国少儿抚养比 World: Total dependency ratio 世界总抚养比 37.7% 52.5% 2015年 2055年 76.5% 61.0%
人口出生情况 2.1人口出生数 19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年开始进一步严格生育调节,"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5。短短10 年内,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1970-1975年间的4.77降至1980-1985年间的2.55。1990-1995年间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 21以下,此后一直稳定在低生育水平,2010-2015年估计为160,位于世界低生率国家行列6 2010-2015年间儿童规模和比例虽略有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与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关. 关于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中国政府于2014年1月发布1号文件《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 见》,提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 法》中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更改为“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 子女”可生二胎,即为“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底进一步放开了“全面二孩”政策,即“提倡一对夫妻 生育两个子女”"。 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2014年和2016年岀生人口规模岀现小幅"跳跃式″增加(图表5):2014年出生人口数在2013 年基础上增加了47万人;2016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上升,在2015年基础上增加了131万人,达到1786万人,成为2000 年以来出生人口规模最高的年份。 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生育政策“开小口”7之际,出现过一个出生人口的小高峰,这些出生队列在2010年后陆 续进入育龄期,也可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较之前年份略有上升。 图表5:出生人口数,1980-2016年 Millions百人 20142016 数据来源:1980-2010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相关年份数据、利用年中人口与人口出生率计算得到 2011-2016年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得到。 5“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年9月25日) 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77/4493829.html2017年5月查阅 6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https://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fertilit 2017年8月查阅 71984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其中提到“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 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99/4495322.html,2017年5月查阅
4 二. 人口出生情况 2.1 人口出生数 1970 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 年开始进一步严格生育调节,“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5。短短 10 年内,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 1970-1975 年间的 4.77 降至 1980-1985 年间的 2.55。1990-1995 年间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 2.1 以下,此后一直稳定在低生育水平,2010-2015 年估计为 1.60,位于世界低生率国家行列6。 2010-2015 年间儿童规模和比例虽略有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与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关。 关于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中国政府于 2014 年 1 月发布 1 号文件《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 见》,提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 法》中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更改为“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 子女”可生二胎,即为“单独二孩”政策。2015 年底进一步放开了“全面二孩”政策,即“提倡一对夫妻 生育两个子女”。 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 2014 年和 2016 年出生人口规模出现小幅“跳跃式”增加(图表 5):2014 年出生人口数在 2013 年基础上增加了 47 万人;2016 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上升,在 2015 年基础上增加了 131 万人,达到 1786 万人,成为 2000 年以来出生人口规模最高的年份。 另一方面,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生育政策“开小口”7之际,出现过一个出生人口的小高峰,这些出生队列在 2010 年后陆 续进入育龄期,也可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较之前年份略有上升。 图表 5:出生人口数,1980-2016 年 数据来源:1980-2010 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相关年份数据、利用年中人口与人口出生率计算得到; 2011-2016 年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得到。 5“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 年 9 月 25 日)”, 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77/4493829.html,2017 年 5 月查阅。 6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7 年修订版》, https://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Fertility/, 2017 年 8 月查阅 7 1984 年 4 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其中提到“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 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99/4495322.html,2017 年 5 月查阅。 17.87 25.29 20.67 15.84 16.87 17.86 14 16 18 20 22 24 26 1980 1987 1996 2006 2014 2016 Millions 百万人
2.2出生人口性别比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偏高并持续 图表6: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2015年* 上升,从1982年的1085上升到2005年前后的最高值1186。 2015年虽降至1135(见图6a),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 (6a)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失衡最严重的国家9 rtma per10 canals birth每1名产女封应的不产男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表现出如下特点 农村地区的出生性别比高于城镇地区,但二者差距自 2010年以来缩小(图6b 出生性别比随着胎次増加而提高,2015年第-胎和第 二胎的出生性别比开始向正常区间靠拢,但第三胎及 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图6c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在地区间并不均衡,上海等七省区 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了107以内,而广西、湖南、广 东等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仍严重失衡(图6d 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整体水平低于汉族。少数民族的 (6b)分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989年以前一直正常,之后超出正 Male birtha per 10. 每10名活产女竖对的活产勇要数 常区间进入偏高状态,2015年达110.7,比2010年 (1148)有所回落 出生人口性别比与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育 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越低,子女的出生性别比越高。 家庭的“男孩偏好”及相应的性别选择生育行为、生育政 策的影响、女性社会家庭地位的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等直接或间接原因推高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和某些省份。这反映出女孩生命权的受损和长期的性别歧视 对妇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可能助长拐卖妇女和其他形式 针对妇女的暴力。另外,由于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中国 女性比男性约少3400万,也会由于直接导致的女性数量短缺, (6c)分胎次出生人口性别比 使得大量男性找不到结婚对象,产生“婚姻挤压”,对末来人 口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6d)分省出生人口性别比,2015年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 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注*:普查年份全国数据和分省数据来源于普查短表汇总 资料,分城乡和分胎次数据来源于普查长表汇总资料。 8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100名活产女翌对应的活产男婴数。国际上公认在没有干预措施时,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区间通常为103到107 9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htps/ esa.un.org/unpd^ wpp/Download/Standard/ Fertility/ 2017年8月查阅
5 2.2 出生人口性别比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8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偏高并持续 上升,从 1982 年的 108.5 上升到 2005 年前后的最高值 118.6。 2015年虽降至113.5(见图6a),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 失衡最严重的国家9。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表现出如下特点: 农村地区的出生性别比高于城镇地区,但二者差距自 2010 年以来缩小(图 6b)。 出生性别比随着胎次增加而提高,2015 年第一胎和第 二胎的出生性别比开始向正常区间靠拢,但第三胎及 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图 6c)。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在地区间并不均衡,上海等七省区 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了 107 以内,而广西、湖南、广 东等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仍严重失衡(图 6d)。 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整体水平低于汉族。少数民族的 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989年以前一直正常,之后超出正 常区间进入偏高状态,2015 年达 110.7,比 2010 年 (114.8)有所回落。 出生人口性别比与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育 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越低,子女的出生性别比越高。 家庭的“男孩偏好”及相应的性别选择生育行为、生育政 策的影响、女性社会家庭地位的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等直接或间接原因推高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和某些省份。这反映出女孩生命权的受损和长期的性别歧视, 对妇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可能助长拐卖妇女和其他形式 针对妇女的暴力。另外,由于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中国 女性比男性约少 3400 万,也会由于直接导致的女性数量短缺, 使得大量男性找不到结婚对象,产生“婚姻挤压”,对未来人 口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8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 100 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国际上公认在没有干预措施时,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区间通常为 103 到 107。 9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7 年修订版》, https://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Fertility/, 2017 年 8 月查阅 图表 6: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2015 年 * (6a) 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6b) 分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 (6c) 分胎次出生人口性别比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 1%人口抽样调 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注*:普查年份全国数据和分省数据来源于普查短表汇总 资料,分城乡和分胎次数据来源于普查长表汇总资料。 (6d) 分省出生人口性别比,2015 年 108.5 110.9 111.3 115.6 116.9 118.6 117.9 113.5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1982 1987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Male births per 100 female births 每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 0 107.7 113.6 111.8 117.8 121.7 122.9 122.1 114.8 107.1 112.1 109.9 113.0 116.4 117.1 120.2 112.5 1982 1987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Male births per 100 female births 每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 Rural 农村 Urban 城镇 0 109.4 120.1 127 154.3 159.4 152.9 158.4 148.5 105.2 117.3 121.4 141.1 151.92 143.2 130.3 113.3 105.6 107.7 105.4 106.4 107.12 108.4 113.7 109.8 1982 1987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Male births per 100 female births 每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 Third and higher order 第三胎及以上胎次 Second-order 第二胎 First-order 第一胎 0 102.5-107.9 108.0-109.9 110.0-113.5 113.6-118.9 119.0-122.9 Missing Value 缺失值 Male births per 100 female births 每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广东 海南 山东 江苏 北京 天津 上海 福建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 西藏 青海 四川 云南 甘肃 内蒙古 陕西 宁夏 山西 重庆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西 江西 河南 安徽
三.儿童人口构成 3.1年龄构成 儿童年龄构成 图表7:全国017岁儿童人口金字塔,2010年和2015年 2015年0-5岁学龄前儿童9531万人,6-14 Age in years童缔龄(岁 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1.32亿人,15-17岁高中学龄 儿童4387万人(附表1)与2010年相比,学龄 前儿童人数增加了50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与2010 年持平,高中学龄儿童人数减少1372万(图表 7654321 不同发展阶段儿童人口的变化趋势对于各级各类学 校和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据来源:根据2010年全国 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 调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Populaton in millions百万人 人口年龄结构的整体变化 2000年以来的15年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极为迅速的时期,儿童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比例下降的同时,青少年和青 年群体的规模和比例也在不断下降(附表2)10-19岁青少年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18.0%下降至2015年的10.6%,15-24 岁的青年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156%下降至2015年的12.8%。2015年10-19岁青少年人口大幅减少,是因为他们出生于 1996-2005年间,正值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期(参见图表5:出生人口数 与此同时,中国从200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10,此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在2000-2010年 的10年间上升3个百分点,2010-2015年的5年间继续上升近3个百分点,2015年该比例达到162%(附表2 3.2性别构成 2015年儿童人口中男性147亿,占54.2%;女性124亿,占458%男孩比女孩多2259万人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已经反映在儿童人口的性别比上,自80年代以来儿童人口性别比也开始持续上升,从1982 年的1062上升至2015年的1182。儿童人口性别比失衡在一些省份已经异常严重,海南、河南、江西、甘肃、山东、广 东、江苏、安徽和湖南2015年儿童人口的性别比已经超过120(附表3 图表8:全国0-17岁儿童 ale per100 female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 性别比,1982-2015年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人口 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2000 2010 2015 10国际上在定义老龄化社会时通常使用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 6
6 12 8 4 0 4 8 1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opulaiton in millions 百万人 Age in years 儿童年龄 (岁) Male男性 Female 女性 2015年 2010年 三. 儿童人口构成 3.1 年龄构成 儿童年龄构成 2015 年 0-5 岁学龄前儿童 9531 万人,6-14 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 1.32 亿人,15-17 岁高中学龄 儿童 4387 万人(附表 1)。与 2010 年相比,学龄 前儿童人数增加了50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与2010 年持平,高中学龄儿童人数减少 1372 万(图表 7)。 不同发展阶段儿童人口的变化趋势对于各级各类学 校和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年龄结构的整体变化 2000 年以来的 15 年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极为迅速的时期,儿童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比例下降的同时,青少年和青 年群体的规模和比例也在不断下降(附表 2)。10-19 岁青少年人口比例从 2000 年的 18.0%下降至 2015 年的 10.6%,15-24 岁的青年人口比例从 2000 年的 15.6%下降至 2015 年的 12.8%。2015 年 10-19 岁青少年人口大幅减少,是因为他们出生于 1996-2005 年间,正值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期(参见图表 5:出生人口数)。 与此同时,中国从 2000 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10,此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60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在 2000-2010 年 的 10 年间上升 3 个百分点,2010-2015 年的 5 年间继续上升近 3 个百分点,2015 年该比例达到 16.2%(附表 2)。 3.2 性别构成 2015 年儿童人口中男性 1.47 亿,占 54.2%;女性 1.24 亿,占 45.8%。男孩比女孩多 2259 万人。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已经反映在儿童人口的性别比上,自 80 年代以来儿童人口性别比也开始持续上升,从 1982 年的 106.2 上升至 2015 年的 118.2。儿童人口性别比失衡在一些省份已经异常严重,海南、河南、江西、甘肃、山东、广 东、江苏、安徽和湖南 2015 年儿童人口的性别比已经超过 120(附表 3)。 10 国际上在定义老龄化社会时通常使用的标准是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 10%,或者 65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 7%。 图表 8:全国 0-17 岁儿童 性别比,1982-2015 年 图表 7:全国 0-17 岁儿童人口金字塔,2010 年和 2015 年 数据来源:根据 2010 年全国 人口普查和全国 1%人口抽样 调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人口 普查和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 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106.2 107.9 110.9 112.3 116.2 116.2 118.2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982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Male per 100 female 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 0
3.3城乡分布 2015年城镇地区的儿童规模1.3亿,占全国儿童的49.1%;农村地区儿童1.38亿,占全国儿童的50.9% 图表9:全国0-17岁儿童分城乡人口规模及比例,1982-2015年 总人口 儿童人口规模(百万人) 城镇儿童占 城镇化率(%)城镇 农村 儿童人口的比例(% 1982年 21.1 410 16.6 1990年 81.51 383 21.3 2000年 107 31.1 2015年 6.1 133 49.1 数据来源:总人口城镇化率来自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他指标根据历年全囯人口普査和全囯1%人口抽样调査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进展,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从1982年的21.1%增加到2015年的56.1%,与此同 时,城镇儿童占全国儿童的比例从1982年的16.6%增加到2015年的49.1%,也就是说,全国近一半的儿童已经居住在城镇 地区。虽然1982年以来全国儿童规模持续减少,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地区的儿童规模一直稳步上升,2015年城镇儿 童规模已经在1982年基础上翻番。与之形成鮮明对比,农村儿童规模在较为迅速并且持续地下降 城镇儿童占儿童人口的比例始终低于总人口的城镇化率。这一方面与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的生育率、儿童比例偏高有着密 切关联,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流动人口子女无法全面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而不得不留守在农村有关。 3.4少数民族儿童 2015年全国0-17岁少数民族儿童规模为3111万人,比2010年略多,增加了48万人。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相 对宽松的生育政策,少数民族生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上父母倾向于为民族通婚子女选择少数民族身份以享受相应优 惠政策,少数民族儿童在儿童人口中的占比逐步上升,1982年为76%,2015年上升到115% 各民族儿童人口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儿童人口最多的10个少数民族依次是壮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苗族、土家族、 满族、藏族、蒙古族和布依族,合计2507万人,占所有少数民族儿童人口的80.6%。壮族儿童人口最多,达到445万人 占所有少数民族儿童的14.3%。除了布依族儿童人口规模为89万人外,以上其他9个少数民族儿童规模都在100万人以上。 图表10:汉族和少数民族总人口及儿童人口分布,1982-2015年 (百万人) (百万人) (百万人 %) 总人口 1982年 1008 67.30 90年 34 1042 91.20 2000年 106 2010年 114 1375 117 儿童 982 年年 410 379 31.13 6 345 2000年 310 35.39 10.3 2010年 11.0 2015年 数据来源:总人口来源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普查年份儿童有关指标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计算 整理,2015年儿童分民族数据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
7 3.3 城乡分布 2015 年城镇地区的儿童规模 1.33 亿,占全国儿童的 49.1%;农村地区儿童 1.38 亿,占全国儿童的 50.9%。 图表 9:全国 0-17 岁儿童分城乡人口规模及比例,1982-2015 年 总人口 城镇化率 (%) 儿童人口规模(百万人) 城镇儿童占 城镇 农村 合计 儿童人口的比例 (%) 1982 年 21.1 68.08 342 410 16.6 1990 年 26.4 81.51 301 383 21.3 2000 年 36.2 107 238 345 31.1 2010 年 50.0 124 154 279 44.6 2015 年 56.1 133 138 271 49.1 数据来源:总人口城镇化率来自于《2016 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他指标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进展,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从 1982 年的 21.1%增加到 2015 年的 56.1%,与此同 时,城镇儿童占全国儿童的比例从 1982 年的 16.6%增加到 2015 年的 49.1%,也就是说,全国近一半的儿童已经居住在城镇 地区。虽然 1982 年以来全国儿童规模持续减少,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地区的儿童规模一直稳步上升,2015 年城镇儿 童规模已经在 1982 年基础上翻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儿童规模在较为迅速并且持续地下降。 城镇儿童占儿童人口的比例始终低于总人口的城镇化率。这一方面与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的生育率、儿童比例偏高有着密 切关联,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流动人口子女无法全面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而不得不留守在农村有关。 3.4 少数民族儿童 2015 年全国 0-17 岁少数民族儿童规模为 3111 万人,比 2010 年略多,增加了 48 万人。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相 对宽松的生育政策,少数民族生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上父母倾向于为民族通婚子女选择少数民族身份以享受相应优 惠政策,少数民族儿童在儿童人口中的占比逐步上升,1982 年为 7.6%,2015 年上升到 11.5%。 各民族儿童人口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儿童人口最多的 10 个少数民族依次是壮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苗族、土家族、 满族、藏族、蒙古族和布依族,合计 2507 万人,占所有少数民族儿童人口的 80.6%。壮族儿童人口最多,达到 445 万人, 占所有少数民族儿童的 14.3%。除了布依族儿童人口规模为 89 万人外,以上其他 9 个少数民族儿童规模都在 100 万人以上。 图表 10:汉族和少数民族总人口及儿童人口分布,1982-2015 年 合计 (百万人) 汉族 (百万人) 少数民族 (百万人) 少数民族比例 (%) 总人口 1982 年 1008 941 67.30 6.7 1990 年 1134 1042 91.20 8.0 2000 年 1266 1159 106 8.4 2010 年 1340 1226 114 8.5 2015 年 1375 1257 117 8.5 儿童 1982 年 410 379 31.13 7.6 1990 年 383 345 37.42 9.8 2000 年 345 310 35.39 10.3 2010 年 279 248 30.63 11.0 2015 年 271 240 31.11 11.5 数据来源:总人口来源于《2016 年中国统计年鉴》,普查年份儿童有关指标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计算 整理,2015 年儿童分民族数据根据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
3.5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 2015年中国贫困地区(包括扶贫重点县和贫困片区县共计832个县)常住儿童规模粗略推算约为6500万人1,占全国 儿童人口的24%。贫困地区常住儿童中32%生活在城镇地区,远低于全国儿童49.1%的平均水平。贫困地区68%的儿童生活 在贫困农村地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尤其值得关注。 2015年贫困地区外出流动的儿童数量达到966万人,流动参与率1为159%,比2010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 国儿童的平均流动参与率(12.6%)。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流动儿童中57.1%流向了非贫困地区,跟随父母寻求更多脱贫机会 贫困农村留守儿童1366万人,占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比例为309%,略高于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相应比例。 儿童贫困是多维度的,贫困地区儿童在健康水平、接受或完成义务教育和居住条件等方面都不及其他儿童。贫困地区儿 童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贫困农村地区儿童54%未接受或完成义务教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8 个百分点,超龄入学问题也更为严重;贫困农村地区有儿童的家庭住房内厕所普及率(60.3%)明显低于全国儿童家庭的平 均水平(80.1%}另外,贫困地区15-19岁青少年早婚早育现象相对较严重 3.6户口待定儿童 2000-2010年间,中国户口待定人口1数量众多,2000年人口普查时约800万人,2010年增加到1376万人,分别占 当年总人口的06%和1%。2010年户口待定人口的898%是0-17岁儿童,人数为1236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的44% 70.3%居住在农村。户口待定儿童又以低龄为主,进入小学学龄阶段后一部分之前户口待定儿童因为入学等原因陆续登记了 随着2010年以来全国户口淸理整顿工作的大力开展,户口待定人口规模减少。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户口待 定人口575万人,其中0-17岁儿童人口434万人,占全部户口待定人口的比例降至756%。同时,户口待定儿童进一步向 低龄集中,户口待定儿童中89%是0-5岁学龄前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户口待定儿童比例大幅下降,2015年不到50‰%。 图表11:户口待定儿童人口特征,2000年、2010年和2015年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全国户口待定人口规模(百万人) 798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04% 全国户口待定儿童人口规模(百万人) 1236 占全国0-17岁儿童人口的比例 1.8% 4.4% 户口待定儿童中居住在衣村比例 70.3% 44.5% 年龄构成(‰) 0岁 30.2 33.2 40.2 1-2岁 18.5 26.5 5岁 16.0 172 6-17岁 184 8.3 18岁及以上 16.9 10.2 244 数据来源:2000年根据普查1‰%样本数据推算,2010年为总体数据,2015年根据1%调查数据推算。 1此处6500万为生活在832个贫困县的儿童人口,但他们并非全部都是生活在貧困标准以下的贫困儿童;同时,也并非所有贫困儿童都生 活在贫困县。2015年,中国农村地区尚有5575万人生活在以收支衡量的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按2010年不变价为每人每年2300元)以 下,占全部农村人口的57%,同期全国衣村儿童贫困发生率为71%(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衣村贫困监测报告》,2016年),粗略推 算约1500万贫困儿童。儿童收支贫困发生率大于总人口贫困发生率,也说明贫困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12流动参与率是指流动人口占相应年龄组总人口的比例 13户口待定人口指尚未落户的人口,或原户口所在地已经将户口迁出或注销但尚末落户人口等。 8
8 3.5 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 2015 年中国贫困地区(包括扶贫重点县和贫困片区县共计 832 个县)常住儿童规模粗略推算约为6500万人11,占全国 儿童人口的 24%。贫困地区常住儿童中32%生活在城镇地区,远低于全国儿童49.1%的平均水平。贫困地区68%的儿童生活 在贫困农村地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尤其值得关注。 2015年贫困地区外出流动的儿童数量达到966万人,流动参与率12为15.9%,比2010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 国儿童的平均流动参与率(12.6%)。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流动儿童中57.1%流向了非贫困地区,跟随父母寻求更多脱贫机会。 贫困农村留守儿童1366万人,占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比例为30.9%,略高于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相应比例。 儿童贫困是多维度的,贫困地区儿童在健康水平、接受或完成义务教育和居住条件等方面都不及其他儿童。贫困地区儿 童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 年贫困农村地区儿童 5.4%未接受或完成义务教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 1.8 个百分点,超龄入学问题也更为严重;贫困农村地区有儿童的家庭住房内厕所普及率(60.3%)明显低于全国儿童家庭的平 均水平(80.1%)。另外,贫困地区 15-19 岁青少年早婚早育现象相对较严重。 3.6 户口待定儿童 2000-2010 年间,中国户口待定人口13数量众多,2000 年人口普查时约 800 万人,2010 年增加到 1376 万人,分别占 当年总人口的 0.6%和 1%。2010 年户口待定人口的 89.8%是 0-17 岁儿童,人数为 1236 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的 4.4%, 70.3%居住在农村。户口待定儿童又以低龄为主,进入小学学龄阶段后一部分之前户口待定儿童因为入学等原因陆续登记了 户口。 随着 2010 年以来全国户口清理整顿工作的大力开展,户口待定人口规模减少。201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户口待 定人口 575 万人,其中 0-17 岁儿童人口 434 万人,占全部户口待定人口的比例降至 75.6%。同时,户口待定儿童进一步向 低龄集中,户口待定儿童中 89%是 0-5 岁学龄前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户口待定儿童比例大幅下降,2015 年不到 50%。 图表 11:户口待定儿童人口特征,2000 年、2010 年和 2015 年 2000 年 2010 年 2015 年 全国户口待定人口规模(百万人) 7.98 13.76 5.75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0.6% 1.0% 0.4% 全国户口待定儿童人口规模(百万人) 6.35 12.36 4.34 占全国 0-17 岁儿童人口的比例 1.8% 4.4% 1.6% 户口待定儿童中居住在农村比例 75.5% 70.3% 44.5% 年龄构成 (%) 0 岁 30.2 33.2 40.2 1-2 岁 18.5 26.5 18.3 3-5 岁 16.0 17.2 8.8 6-17 岁 18.4 13.0 8.3 18 岁及以上 16.9 10.2 24.4 数据来源:2000 年根据普查 1‰样本数据推算,2010 年为总体数据,2015 年根据 1%调查数据推算。 11 此处 6500 万为生活在 832 个贫困县的儿童人口,但他们并非全部都是生活在贫困标准以下的贫困儿童;同时,也并非所有贫困儿童都生 活在贫困县。2015 年,中国农村地区尚有 5575 万人生活在以收支衡量的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按 2010 年不变价为每人每年 2300 元)以 下,占全部农村人口的 5.7%,同期全国农村儿童贫困发生率为 7.1%(国家统计局,《2016 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6 年),粗略推 算约 1500 万贫困儿童。儿童收支贫困发生率大于总人口贫困发生率,也说明贫困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12 流动参与率是指流动人口占相应年龄组总人口的比例。 13 户口待定人口指尚未落户的人口,或原户口所在地已经将户口迁出或注销但尚未落户人口等
四.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14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流动人口从2010年的221亿增至2015年的247亿。有未成年子女的流动人 口有些将子女一起带到流入地,有些则选择让子女留守在老家,这些流动或留守儿童也因此直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 2015年,全国流动儿童3426万人,留守儿童6877万人,受人口流动 儿童总数合计103亿人,占中国 人口的38%也就是说,中国每10名儿童中就有约4名直接受到人口流动 j同期全国儿童人口规模小幅下 图对 应,2015年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比2010年略减少148万人,但1.03亿仍然是—个庞大的规模。 图表12:流动及留守儿童数量及构成,2000-2015年 Number of children(millions) 儿童人数(百万人) 40.51 3581 48272042 a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19.82 0衣村留守儿童 Urban left-behind children 城镇留守儿童 注:环形图中第一个数字是相应组别的儿童人口数(单位:百万人),第二个数字是各组占儿童人口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流动儿童数据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査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査汇总资料计算整理,留守儿產童数据根据相应年份微观数据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受流动影响的儿童构成与2010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2015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 规模均有所减少,城镇留守儿童规模増加。一方面,这与人口城乡结构变化的趋势致,也反映了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进城 落户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就地城镇化″也可能使得少量留守儿童原有的“农村″属性不复存在,身份转化为城镇留守儿 虽然农村留守儿童仍然是目前政策关注的重点,随着城镇化的进—步推进,城镇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应逐渐受到特别关注 中国早期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因此,流动儿童常常被等同于来自农村的儿童,留守儿童也常常被等同于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近十年来城镇人口参与流动者越来越多,城镇留守儿童从不为人知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2826万人,已占到全部留守儿 童的411%,并且未来几年这一占比有可能继续增加。然而,迄今中国有关留守儿童的制度设计几乎都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 的,政府应该着手开展针对城镇留守儿童的制度设计。 2015年,人口流动对农村儿童的影响仍然更大。流动儿童中,户籍地在农村的2087万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60 留守儿童中,农村地区生活的留守儿童规模达到了4051万1516,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8.9%,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9.4 10名农村儿童中就有3名是留守儿童 2015年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的比例为12.6%,小于全部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17.9%)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 城镇地区,规模达2896万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84.8%。生活在堿镇的流动儿童占全部城镇儿童总数的21.8%,也就是说 14更多关于受流动影响儿童的信息请见本折页第五部吩分“儿童家庭和抚养”和第六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状况 15本折页仍然侧重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各界所讨论的“留守儿童”也多指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 16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衣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出台后,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随即印发了《关于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于2016年3-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査工作。此次摸底排査公布数据显示全 国衣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值得注意的是,与通常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不同,摸底排查中使 用的留守儿童口径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
9 19.82 25.33 35.81 34.26 26.99 58.61 48.27 40.51 3.10 14.70 20.42 28.26 0 40 80 120 2000 2005 2010 2015 Number of children (millions) 儿童人数(百万人) Migrant children 流动儿童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农村留守儿童 Urban left-behind children 城镇留守儿童 Migrant children from urban areas 来自城镇的流动 儿童, 13.4, 5% Migrant children from rural areas 来自农村的流 动儿童, 20.9, 8%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农村留守儿童, 40.5, 15% Urban leftbehind children 城镇留守儿童, 28.3, 10% Other children 其他儿童, 167.8, 62% Left-behind children 留 守 儿 童 Migrant children 流动儿童 2015 四.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14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流动人口从 2010 年的 2.21 亿增至 2015 年的 2.47 亿。有未成年子女的流动人 口有些将子女一起带到流入地,有些则选择让子女留守在老家,这些流动或留守儿童也因此直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 4.1 规模 2015 年,全国流动儿童 3426 万人,留守儿童 6877 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合计 1.03 亿人,占中国儿童总 人口的 38%。也就是说,中国每 10 名儿童中就有约 4 名直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与同期全国儿童人口规模小幅下降相对 应,2015 年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比 2010 年略减少 148 万人,但 1.03 亿仍然是一个庞大的规模。 图表 12:流动及留守儿童数量及构成,2000-2015 年 注:环形图中第一个数字是相应组别的儿童人口数(单位:百万人),第二个数字是各组占儿童人口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流动儿童数据根据历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计算整理,留守儿童数据根据相应年份微观数据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受流动影响的儿童构成与 2010 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2015 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 规模均有所减少,城镇留守儿童规模增加。一方面,这与人口城乡结构变化的趋势一致,也反映了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进城 落户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就地城镇化”也可能使得少量留守儿童原有的“农村”属性不复存在,身份转化为城镇留守儿 童。 虽然农村留守儿童仍然是目前政策关注的重点,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城镇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应逐渐受到特别关注。 中国早期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因此,流动儿童常常被等同于来自农村的儿童,留守儿童也常常被等同于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近十年来城镇人口参与流动者越来越多,城镇留守儿童从不为人知迅速增加到 2015 年的 2826 万人,已占到全部留守儿 童的 41.1%,并且未来几年这一占比有可能继续增加。然而,迄今中国有关留守儿童的制度设计几乎都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 的,政府应该着手开展针对城镇留守儿童的制度设计。 2015 年,人口流动对农村儿童的影响仍然更大。流动儿童中,户籍地在农村的 2087 万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 60.9%。 留守儿童中,农村地区生活的留守儿童规模达到了 4051 万15,16,占全部留守儿童的 58.9%,占全部农村儿童的 29.4%,每 10 名农村儿童中就有 3 名是留守儿童。 2015 年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的比例为 12.6%,小于全部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17.9%)。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 城镇地区,规模达 2896 万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 84.8%。生活在城镇的流动儿童占全部城镇儿童总数的 21.8%,也就是说 14 更多关于受流动影响儿童的信息请见本折页第五部分“儿童家庭和抚养”和第六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状况”。 15 本折页仍然侧重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各界所讨论的“留守儿童”也多指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 16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出台后,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随即印发了《关于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于 2016 年 3-7 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此次摸底排查公布数据显示全 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 902 万。值得注意的是,与通常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不同,摸底排查中使 用的留守儿童口径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
每5名城镇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系列挑战:离乡使得流动儿童失去了他们传统的支持体系以及社区支持,并 在就读城市学校、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各种困难和歧视。留守儿童父母中-方或双方外岀打工,难以从家庭获得足够 的情感支持和学习上的帮助,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予以这些儿童足够的社会和政策关注,帮助他们应对挑战。 4.2年龄 伴随着全部儿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015年不同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分布相对于2010年也有较大变化(附表4) 015年全国流动儿童呈现出更明显的“两头多中间少”的形态;农村留守儿童则表现出低龄化,学前和小学阶段约占四分之 三(图表13) 2015年0-5岁学龄前流动儿童规模比2010年增加了156万,流动参与率也高于2010年,意味着流动儿童对托幼服务的 需求增加。15-17岁高中学龄阶段流动儿童有1026万,比2010年减少了264万,降幅较大,主要是因为此年龄段儿童总人口 大量减少了1370万,如果控制儿童总人口减少的因素,此年龄段流动人口不降反增;相应地,2015年15-17岁儿童流动参率 (234%)实际上也高于2010年(224%)。 Millions百万人 图表13 流动及留守儿童数量 children其他几童 -behind children城镇留守儿童 分年龄,2015年 t-behind children农村留守儿童 children流动儿童 数据来源:流动儿童数据根据 汇总资料计算整理,留守儿童 数据根据微观数据计算 0岁1岁2岁3岁4岁5岁6岁7岁8岁g岁10岁11岁12岁13岁14岁15岁16岁17岁 流动参与具有较强的年龄别模式,反映出了流动人口外岀过程中受到户籍壁垒的影响和公共服务的限制:(1)0岁组儿童 的流动参与率最低,1岁儿童则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说明可能很多流动女性怀孕后会返回老家生育孩子,在孩子稍大以后再携 带一起外出流动;(2)进入学龄阶段以后的儿童流动参与率岀现了下降,尤其在2015年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而且初中学 龄阶段儿童的流动参与率低于小学,说明就学和高考的障碍抑制了儿童的流动参与;(3)15-17岁儿童流动参与率明显较高, 2015年17岁儿童的流动参与率甚至高达28.3%,说明完成义务教育以后的农村儿童如果没有继续读高中或者高中阶段辍学 后,很快就会外出流动,步入新生代农民工大军,面临社会融入等一系列流动人口会面临的问 图表14: Percentage of migrant children儿至流动参与率(% 分年龄,2015年 数据来源:根据2015年 Migrant children流动儿童合计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汇 Mae男孩 总资料计算整理 0- Female女孩 哕岁1岁哕3岁秽岁5岁眇0岁11岁1岁13岁14岁15岁16岁17岁
10 0 4 8 12 16 20 0岁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17岁 Age (years) Millions 百万人 Other children 其他儿童 Urban left-behind children 城镇留守儿童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农村留守儿童 Migrant children 流动儿童 每 5 名城镇儿童中就有 1 名是流动儿童。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系列挑战:离乡使得流动儿童失去了他们传统的支持体系以及社区支持,并 在就读城市学校、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各种困难和歧视。留守儿童父母中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难以从家庭获得足够 的情感支持和学习上的帮助,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予以这些儿童足够的社会和政策关注,帮助他们应对挑战。 4.2 年龄 伴随着全部儿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015年不同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分布相对于2010年也有较大变化(附表4)。 2015年全国流动儿童呈现出更明显的“两头多中间少”的形态;农村留守儿童则表现出低龄化,学前和小学阶段约占四分之 三(图表13)。 2015年0-5岁学龄前流动儿童规模比2010年增加了156万,流动参与率也高于2010年,意味着流动儿童对托幼服务的 需求增加。15-17岁高中学龄阶段流动儿童有1026万,比2010年减少了264万,降幅较大,主要是因为此年龄段儿童总人口 大量减少了1370万,如果控制儿童总人口减少的因素,此年龄段流动人口不降反增;相应地,2015年15-17岁儿童流动参率 (23.4%)实际上也高于2010年(22.4%)。 流动参与具有较强的年龄别模式,反映出了流动人口外出过程中受到户籍壁垒的影响和公共服务的限制:(1) 0 岁组儿童 的流动参与率最低,1 岁儿童则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说明可能很多流动女性怀孕后会返回老家生育孩子,在孩子稍大以后再携 带一起外出流动;(2) 进入学龄阶段以后的儿童流动参与率出现了下降,尤其在 2015 年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而且初中学 龄阶段儿童的流动参与率低于小学,说明就学和高考的障碍抑制了儿童的流动参与;(3) 15-17 岁儿童流动参与率明显较高, 2015 年 17 岁儿童的流动参与率甚至高达 28.3%,说明完成义务教育以后的农村儿童如果没有继续读高中或者高中阶段辍学 后,很快就会外出流动,步入新生代农民工大军,面临社会融入等一系列流动人口会面临的问题。 图表 13: 流动及留守儿童数量, 分年龄,2015 年 图表 14: 儿童流动参与率, 分年龄,2015 年 数据来源:流动儿童数据根据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 汇总资料计算整理,留守儿童 数据根据微观数据计算。 数据来源:根据 2015 年 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汇 总资料计算整理 0 10 20 30 0岁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17岁 Percentage of migrant children 儿童流动参与率 (%) Migrant children 流动儿童合计 Male 男孩 Female 女孩 Age (year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