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増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解析:基因a、b、c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这体现的是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而不是普遍性。 Ⅰ、Ⅱ也会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因为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属于基 因突变。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因为间期DMA复制而解旋,结构稳定性降 低,与间期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的关系。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和c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上的基因,不能发生交叉互换。 13.(2017·湖南邵阳期末)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 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 结构异常而导致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翻译的多肽链缩短说明编码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D.患该病的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解析: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相同,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 常多肽链短,可能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mRNA 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 导致的遗传病,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突变不会导致基 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改变 14.某高山植物开红花,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 (1)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株植物的白花性状是受环境影响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该株植物茎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 第二步 观察并记录结果。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若仍开白花,则 (2)对该种植物进行了培养并记录如下表,回答问题 突变率(每一百万个体中) 5000m 19℃ 0.23 5000m 25℃ 0.63 3000m 000m 0.62 1000m 1000m 0.63 ①本实验中共涉及哪些自变量?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在相同海拔,25℃突变率大于19℃突变率,从植物体本身来说,最可能是与其体内的 (物质)有关。 ③为了探究在海拔为3000m,25℃时该植物的突变率是否最高,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实 验?(请写出简要步骤)4 A.基因 a、b、c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 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解析:基因 a、b、c 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这体现的是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而不是普遍性。 Ⅰ、Ⅱ也会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因为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属于基 因突变。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因为间期 DNA 复制而解旋,结构稳定性降 低,与间期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的关系。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 和 c 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上的基因,不能发生交叉互换。 13.(2017·湖南邵阳期末)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 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 结构异常而导致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翻译的多肽链缩短说明编码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D.患该病的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 mRNA 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解析: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转录出的 mRNA 长度相同,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 常多肽链短,可能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 mRNA 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 导致的遗传病,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突变不会导致基 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改变。 14.某高山植物开红花,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 (1)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株植物的白花性状是受环境影响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该株植物茎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 第二步: ,观察并记录结果。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若仍开白花,则 。 (2)对该种植物进行了培养并记录如下表,回答问题: 海拔 温度 突变率(每一百万个体中) 5 000 m 19 ℃ 0.23 5 000 m 25 ℃ 0.63 3 000 m 19 ℃ 0.21 3 000 m 25 ℃ 0.62 1 000 m 19 ℃ 0.22 1 000 m 25 ℃ 0.63 ①本实验中共涉及哪些自变量?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 ②在相同海拔,25 ℃突变率大于 19 ℃突变率,从植物体本身来说,最可能是与其体内的 (物质)有关。 ③为了探究在海拔为 3 000 m,25 ℃时该植物的突变率是否最高,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实 验?(请写出简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