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其中,m是团块在1时刻的质量(g);mo,mo,0,mc,o分别是团块的初始质量、氧化铁中氧质量、生物质炭中碳 质量(g);mo.0和mco根据团块的初始成分计算。 表2等温团块动力学实验方案(30min) Table 2 Scenarios for isothermal BCB reaction tests(30min). Scenario Temperature /K CO2/vol.%CO/vol.% N2 /vol.% 1073 20 30 50 0 1173 35 50 0 1273 10 40 稿 50 3分与证反应后样品使用以下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用MDO万能试验机(中国MAE 1.3分析与表征 公司)测定团块的冷抗碎强度。其中夹具的加载速度设定为2.0mmn。团块突然失效的载荷值为强度 值,团块的抗碎强度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用CS-2800型红外碳硫分析仪(中国NCS公司)测量团块碳含 量(Wc,t%)。通过滴定法(氯化铁法)测量团块中全铁, Te,wt.%),金属铁(Me,wt%)和Fe2+ 离子(W2+,wt%)含量。样品还原度和炭转化率分别由式2) 和式(3)计算。用Quanta-250型扫描电 子显微镜(SEM,美国FEI公司)观察样品截面上的微观貌。 用M21X型X-射线衍射仪(XRD,日本 MAC公司)进行物相分析。 o=(1.5(Tre (2) fc=(mWc)/mco (3) 2.复合团块反应模型 在高炉内,当团块与烧结旷和焦炭一起下行时,团块在被加热的同时,团块不仅要进行自还原反应, 还要与高炉煤气进行反应。为了符合高炉内的这些独特条件,本文对前期针对含碳团块的反应模型2进行 了修改。团块反应模型如下。所制备的团块样品的高度和直径相同,因此可以认为团块形状简化为 0.015m的球形。模型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本模型考虑了团块内气相组分质量守恒、团块内固体组分质 量守恒以及团块与高炉煤气之间传质。模型中气体为理想气体,组分包括CO,CO2和N2。固相组分包括 Fe2O,FeO4,eO.Fe,C和脉石。模型假设包括(1)反应中团块体积及其孔隙率保持不变:(2)不考 虑团块内对流传质,3)只涉及表3中列出的反应。其中,m 是团块在 t 时刻的质量(g); m0, mO,0, mC,0分别是团块的初始质量、氧化铁中氧质量、生物质炭中碳 质量(g); mO,0, 和 mC,0 根据团块的初始成分计算。 表 2 等温团块动力学实验方案(30min) Table 2 Scenarios for isothermal BCB reaction tests (30min). Scenario Temperature /K CO2 /vol.% CO /vol.% N2 /vol.% I 1073 20 30 50 II 1173 15 35 50 III 1273 10 40 50 1.3 分析与表征 原始样品和反应后样品使用以下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用 MJDW-10 型万能试验机(中国 MAIJIE 公司)测定团块的冷抗碎强度。其中夹具的加载速度设定为 2.0 mm·min-1。团块突然失效的载荷值为强度 值,团块的抗碎强度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用 CS-2800 型红外碳硫分析仪(中国 NCS 公司)测量团块碳含 量(WC,wt.%)。通过滴定法(氯化铁法)测量团块中全铁(TFe,wt.%),金属铁(MFe,wt.%)和 Fe2+ 离子(WFe2+,wt.%)含量。样品还原度和炭转化率分别由式(2)和式(3)计算。用 Quanta-250型扫描电 子显微镜(SEM,美国 FEI 公司)观察样品截面上的微观形貌。用 M21X 型 X-射线衍射仪(XRD,日本 MAC 公司)进行物相分析。 O Fe Fe Fe 2+ 2+ Fe Fe f T W W W T = + (1.5( - - ) ) / (1.5 ) (2) C C C,0 f mW m = ( ) / (3) 2.复合团块反应模型 在高炉内,当团块与烧结矿和焦炭一起下行时,团块在被加热的同时,团块不仅要进行自还原反应, 还要与高炉煤气进行反应。为了符合高炉内的这些独特条件,本文对前期针对含碳团块的反应模型[26]进行 了修改。团块反应模型如下。所制备的团块样品的高度和直径相同,因此可以认为团块形状简化为 d= 0.015 m 的球形。模型的基本原理如图 2 所示。本模型考虑了团块内气相组分质量守恒、团块内固体组分质 量守恒以及团块与高炉煤气之间传质。模型中气体为理想气体,组分包括 CO,CO2 和 N2。固相组分包括 Fe2O3,Fe3O4,FeO,Fe,C 和脉石。模型假设包括(1)反应中团块体积及其孔隙率保持不变;(2)不考 虑团块内对流传质;(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3)只涉及表 3 中列出的反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