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清。有人竟然认为她必须帮助老板作黑帐,这是为了全体职工的利益。 (2)对于千百年来人类所确立的一些基本的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产生了 疑惑。比如,要不要区分君子与小人。有青年认为:“是君子,还是小人并不重 要。做小人是技巧,是生存手段。……对于腐败的看法,好多人认为谁能腐败 就是谁的本事,现在社会环境如此恶劣,为了生存什么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不 管道德与否。这一问题比起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似乎更加严重。当人们分 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仍在竭力分辨善恶的时候,表明人们还是在追求 善。而当人们提出区分君子与小人、区分善恶并不重要的时候,就变成了想取消 善恶的界限。而取消善恶的区别就意味着不必讲道德。这是做人要讲道德这样 个根本信念的动摇 与此相关的困惑是很多的。比如:是为善好还是作恶好?有人问:“当善良 不能引出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作恶也许会带来善。”(注:段跃:《困扰 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作恶怎么能带来 善呢?这个善是对谁而言的呢? 这一类问题还包括做人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维护正义?要 不要帮助别人……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如 今,这个根本的信念在一些人心里产生了动摇,成了一种疑惑。 (3)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有疑惑。其中包括如何对待金钱?如 何对待享乐,要不要追求崇高理想?如何对待命运?如何看待奋斗、成功与失败。 这一类的困惑,每一代青年人都会产生。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这些古老的 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更加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越来越 难。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脱离实际,比如在对待职业选择上,不顾现实。一天, 位老师在给学生们上德育课时,瞧见窗外有一个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于是这 位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看看窗外那位清洁工,然后仔细想想,长大后 愿意做清洁工的请举手!”结果,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全班36位学生,没有一个 举手。接着,这位老师又动员大家发言谈体会。其中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感 觉他很可怜。你看,人家都坐在大公司里上班,而他却要干这样的事情。”于是, 这位老师感到“震惊”,觉得“有义务纠正孩子们的观点”(载2004年6月18日 《人民日报》)。 此前也曾看到一条消息,说山东某地以“长大你想干什么”为题,对中学生 进行道德理想调査。结果在被调查的1200多名中学生中,长大愿意当农民的只有 两人。于是调査者惊呼:“现在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农民和清洁工是劳 动者,而劳动者是伟大的,一样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一点我想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觉得,问题不在这里。不论是浙江那位老师的提问,还是山东某地的调查, 都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误导。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培养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3 清。有人竟然认为她必须帮助老板作黑帐,这是为了全体职工的利益。 (2)对于千百年来人类所确立的一些基本的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产生了 疑惑。比如,要不要区分君子与小人。有青年认为:“是君子,还是小人并不重 要。做小人是技巧,是生存手段。……”对于腐败的看法,好多人认为谁能腐败 就是谁的本事,现在社会环境如此恶劣,为了生存什么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不 管道德与否。 这一问题比起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似乎更加严重。当人们分 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仍在竭力分辨善恶的时候,表明人们还是在追求 善。而当人们提出区分君子与小人、区分善恶并不重要的时候,就变成了想取消 善恶的界限。而取消善恶的区别就意味着不必讲道德。这是做人要讲道德这样一 个根本信念的动摇。 与此相关的困惑是很多的。比如:是为善好还是作恶好?有人问:“当善良 不能引出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作恶也许会带来善。”(注:段跃:《困扰 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作恶怎么能带来 善呢?这个善是对谁而言的呢? 这一类问题还包括做人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维护正义?要 不要帮助别人……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如 今,这个根本的信念在一些人心里产生了动摇,成了一种疑惑。 (3)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有疑惑。其中包括如何对待金钱?如 何对待享乐,要不要追求崇高理想?如何对待命运?如何看待奋斗、成功与失败。 这一类的困惑,每一代青年人都会产生。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这些古老的 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更加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越来越 难。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脱离实际,比如在对待职业选择上,不顾现实。一天, 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们上德育课时,瞧见窗外有一个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于是这 位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看看窗外那位清洁工,然后仔细想想,长大后 愿意做清洁工的请举手!”结果,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全班36位学生,没有一个 举手。接着,这位老师又动员大家发言谈体会。其中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感 觉他很可怜。你看,人家都坐在大公司里上班,而他却要干这样的事情。”于是, 这位老师感到“震惊”,觉得“有义务纠正孩子们的观点”(载2004年6月18日 《人民日报》)。 此前也曾看到一条消息,说山东某地以“长大你想干什么”为题,对中学生 进行道德理想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200多名中学生中,长大愿意当农民的只有 两人。于是调查者惊呼:“现在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农民和清洁工是劳 动者,而劳动者是伟大的,一样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一点我想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觉得,问题不在这里。不论是浙江那位老师的提问,还是山东某地的调查, 都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误导。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培养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