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3链传动 学时分配:2 教学内容 13.1概述 13.1.1链传动的种类 13.1.2链传动的特点 13.1.3链传动的应用 132滚子链的链条和链轮 132.1链条 1322链轮 13.2.3链条和链轮的材料 13.3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131链传动的运动分析 13.3.2链传动的附加动载荷分析 1333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134滚子链传动的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 13.4.1滚子链传动的承载能力 13.42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35链传动的润滑、布置和张紧 13.5.1链传动的润滑 13.52链传动的布置 13.5.3链传动的张紧 13.6齿形链传动简介 教学要点:①链传动是具有中间绕性件的啮合传动,兼有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根据工作 性质,链传动可分为传动链、起重链和曳引链,一般机械传动中,常用的是滚子传动链。②滚子链 已标准化,其最重要的参数是链节距,链节距越大,链的各部分尺寸也越大,承载能力也越高。链 条的长度用链节数表示,为避免使用过渡链节,链节数一般取偶数。链轮的基本参数是配用链条的 参数,常用齿廓为“三圆弧一直线”齿廓。③多边形效应是链传动的固有特性,链节距越大,链轮 齿数越少,链轮转速越高,多边形效应就越严重。由于多边形效应,链传动不宜用于有运动平稳性 要求和转速高的场合。④链传动的失效主要是链条的失效,其承载能力受到多种失效形式的限制 如果规定链条的寿命,把小链轮在不同转速下由于各种失效形式所限定的传递功率做出曲线,即得 到该链的极限功率曲线。把特定试验条件下得到的极限功率曲线作适当修改,可得到链的额定功率 曲线,利用它可进行链的选型或实际承载能力的校核,但应注意实际工作条件与试验条件不同时的 修正。⑤链传动设计可分为一般链速和低速两种情况,一般链速(υ≥0.6ms)时按功率曲线设计 计算,低速(υ<0.6m/s=时按静强度设计计算。⑥链传动张紧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 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可增加链条和链轮的啮合包角,常用的张紧方法有调整中心距 和用张紧装置两种。⑦链传动的润滑方式应根据链速和链节距按推荐的润滑方式选择。 轴 学时分配:3 教学内容 4.1概述 14.1.1轴的功用和类型 1412设计轴的一般步骤 142轴的材料 143轴的结构设计 144轴的强度计算 14.4.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1442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10 13 链 传 动 学时分配:2 教学内容: 13.1 概 述 13.1.1 链传动的种类 13.1.2 链传动的特点 13.1.3 链传动的应用 13.2 滚子链的链条和链轮 13.2.1 链条 13.2.2 链轮 13.2.3 链条和链轮的材料 13.3 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13.3.1 链传动的运动分析 13.3.2 链传动的附加动载荷分析 13.3.3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13.4 滚子链传动的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 13.4.1 滚子链传动的承载能力 13.4.2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3.5 链传动的润滑、布置和张紧 13.5.1 链传动的润滑 13.5.2 链传动的布置 13.5.3 链传动的张紧 13.6 齿形链传动简介 教学要点:①链传动是具有中间绕性件的啮合传动,兼有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根据工作 性质,链传动可分为传动链、起重链和曳引链,一般机械传动中,常用的是滚子传动链。②滚子链 已标准化,其最重要的参数是链节距,链节距越大,链的各部分尺寸也越大,承载能力也越高。链 条的长度用链节数表示,为避免使用过渡链节,链节数一般取偶数。链轮的基本参数是配用链条的 参数,常用齿廓为“三圆弧一直线”齿廓。③多边形效应是链传动的固有特性,链节距越大,链轮 齿数越少,链轮转速越高,多边形效应就越严重。由于多边形效应,链传动不宜用于有运动平稳性 要求和转速高的场合。④链传动的失效主要是链条的失效,其承载能力受到多种失效形式的限制。 如果规定链条的寿命,把小链轮在不同转速下由于各种失效形式所限定的传递功率做出曲线,即得 到该链的极限功率曲线。把特定试验条件下得到的极限功率曲线作适当修改,可得到链的额定功率 曲线,利用它可进行链的选型或实际承载能力的校核,但应注意实际工作条件与试验条件不同时的 修正。⑤链传动设计可分为一般链速和低速两种情况,一般链速(≥ 0.6 m/s)时按功率曲线设计 计算,低速(<0.6 m/s=时按静强度设计计算。⑥链传动张紧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 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可增加链条和链轮的啮合包角,常用的张紧方法有调整中心距 和用张紧装置两种。⑦链传动的润滑方式应根据链速和链节距按推荐的润滑方式选择。 14 轴 学时分配:3 教学内容: 14.1 概 述 14.1.1 轴的功用和类型 14.1.2 设计轴的一般步骤 14.2 轴的材料 14.3 轴的结构设计 14.4 轴的强度计算 14.4.1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14.4.2 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