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1)明确该实验中各种试剂的作用 (2)知道该实验中观察的是死细胞。 【解析】选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都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 数目加倍,故A项正确;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故B项错误:固定后的漂洗液是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后的漂洗液是清水,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故C项错误; 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故D项错误。 4.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小麦花粉培育的个体是单倍体 B.二倍体和多倍体一般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单倍体植株长得粗壮,多倍体植株茎秆一般比较弱小 D.低温和秋水仙素都可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解析】选C。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小麦花粉是雄性配子,A项正确:二倍体和多倍体一般是由 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项正确;一般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多倍体植株茎秆比较粗壮,C项错误;低温和 秋水仙素处理都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正确 5.(②2016·安庆模拟)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 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 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 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解析】选A。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 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设控制玉米非糯性与糯性、非甜粒与甜粒的显隐性基因分别 表示为A与a、B与b,F的基因组成如图1。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由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 2 -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1)明确该实验中各种试剂的作用。 (2)知道该实验中观察的是死细胞。 【解析】选 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都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 数目加倍,故 A 项正确;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故 B 项错误;固定后的漂洗液是 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解离后的漂洗液是清水,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故 C 项错误; 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故 D 项错误。 4.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小麦花粉培育的个体是单倍体 B.二倍体和多倍体一般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单倍体植株长得粗壮,多倍体植株茎秆一般比较弱小 D.低温和秋水仙素都可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解析】选 C。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小麦花粉是雄性配子,A 项正确;二倍体和多倍体一般是由 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 项正确;一般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多倍体植株茎秆比较粗壮,C 项错误;低温和 秋水仙素处理都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 项正确。 5.(2016·安庆模拟)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 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 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 有 4 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 9∶3∶3∶1。若重 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 F1 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 F1 植株自交,产生的 F2 只 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 2 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解析】选 A。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 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 有 4 种表现型,其数量 比为 9∶3∶3∶1 可知,玉米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设控制玉米非糯性与糯性、非甜粒与甜粒的显隐性基因分别 表示为 A 与 a、B 与 b,F1 的基因组成如图 1。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由某一 F1 植株自交后代只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