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章刑法 一、习题 (一)判断题 1、王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但依法律规定王某在监狱服刑期间仍享有选举 权。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3、并非一切社会关系都能成为犯罪客体,刑法以外的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成 为犯罪客体。 4、犯罪的行为与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才能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5、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是指怀孕期间不能执行死刑,等该妇女分娩后方 可执行死刑。 6、犯罪分子章林,盗窃了邻居黄红的一辆自行车,章林所窃得的这辆自行车,在犯罪 构成中,叫“犯罪客体”。 7、醉酒的人因神志不清,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以,他们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8、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必定是严重违法行为。 9、不作为的犯罪行为是以行为人负有道德义务为前提。 10、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者判处刑 罚。 11、本来不存在不法侵害,由于防卫人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错 误地事实正当防卫,造成他人无辜损害,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不适时防卫”。 12、在客观上虽然有可能继续实施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本身的原因,误认为犯罪不 可能继续进行了,从而被迫停止了犯罪,也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13、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的 发生: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 的发生。 14、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5、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及时性,有效性,自动性,彻底性。 16、犯罪中止存在于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17、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它既可独立适用,又可附加适用。 18、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执行的一项制度。 19、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20、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二)选择题 1、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D、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2、一架正飞越在美国领空上的中国民航飞机上,一个伊朗公民杀死了一个德国公民, 反了杀人罪,该犯的犯罪行为应适用()。 A、中国法律 B、德国法律 C、伊朗法律 D、美国法律第三章 刑法 一、习题 (一)判断题 1、王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但依法律规定王某在监狱服刑期间仍享有选举 权。 2、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3、并非一切社会关系都能成为犯罪客体,刑法以外的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成 为犯罪客体。 4、犯罪的行为与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才能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5、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是指怀孕期间不能执行死刑,等该妇女分娩后方 可执行死刑。 6、犯罪分子章林,盗窃了邻居黄红的一辆自行车,章林所窃得的这辆自行车,在犯罪 构成中,叫“犯罪客体”。 7、醉酒的人因神志不清,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以,他们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8、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必定是严重违法行为。 9、不作为的犯罪行为是以行为人负有道德义务为前提。 10、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者判处刑 罚。 11、本来不存在不法侵害,由于防卫人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错 误地事实正当防卫,造成他人无辜损害,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不适时防卫”。 12、在客观上虽然有可能继续实施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本身的原因,误认为犯罪不 可能继续进行了,从而被迫停止了犯罪,也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13、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的 发生;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 的发生。 14、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5、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及时性,有效性,自动性,彻底性。 16、犯罪中止存在于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17、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它既可独立适用,又可附加适用。 18、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执行的一项制度。 19、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20、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二)选择题 1、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 )。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D、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2、一架正飞越在美国领空上的中国民航飞机上,一个伊朗公民杀死了一个德国公民, 反了杀人罪,该犯的犯罪行为应适用( )。 A、中国法律 B、德国法律 C、伊朗法律 D、美国法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