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中共八大 (一)八大召开的背景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国内形势的变化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我国应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全党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是随着革命战争结束而开始的。但是,那时还有繁 重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需要同时进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加紧步伐的时候,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层事实上不熊不 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社会改革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党的工作中心,就应该进一步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力这一方面来。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在各方面都还不完善,需要稳定、巩固、调整和改革,而这种调整和改革,应该紧紧围绕着发展生 产力这一中心任务,并且完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要来进行 国际形势的变化是: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 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极大的震动。帝国主义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在人民群众中 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 而奋斗的历史,在4月和12月先后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根据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的讨论写成的《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党认为,揭开斯大林的盖子,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 括我们党,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解放被教条主义绳索束缚的思想,努力寻求适合本同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有重要的 意义。 (二)八大的召开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 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在大会上,毛泽东致了 《开幕词》,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 (三)八大的历史功绩 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 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经济管理方面,采纳了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在政治方面,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 全社会主义法制: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民主人士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 合作:八大提出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健全党的民主集中 制、反对个人崇拜。八大通过的党章,增加了中央委员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的规定。新党章在党的 指导思想一节中没有提“毛泽东思想”: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发展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努 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 (四)八大路线未能长期贯彻的原因(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中共八大 (一)八大召开的背景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国内形势的变化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我国应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全党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是随着革命战争结束而开始的。但是,那时还有繁 重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需要同时进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加紧步伐的时候,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层事实上不熊不 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社会改革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党的工作中心,就应该进一步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力这一方面来。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在各方面都还不完善,需要稳定、巩固、调整和改革,而这种调整和改革,应该紧紧围绕着发展生 产力这一中心任务,并且完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要来进行。 国际形势的变化是: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 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极大的震动。帝国主义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在人民群众中 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 而奋斗的历史,在4月和12月先后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根据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的讨论写成的《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党认为,揭开斯大林的盖子,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 括我们党,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解放被教条主义绳索束缚的思想,努力寻求适合本同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有重要的 意义。 (二)八大的召开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 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在大会上,毛泽东致了 《开幕词》,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 (三)八大的历史功绩 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 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经济管理方面,采纳了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在政治方面,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 全社会主义法制;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民主人士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 合作;八大提出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健全党的民主集中 制、反对个人崇拜。八大通过的党章,增加了中央委员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的规定。新党章在党的 指导思想一节中没有提“毛泽东思想”;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发展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努 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 (四)八大路线未能长期贯彻的原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