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产力的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为实现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解奋斗。”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 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党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的概念由此被完整地提了出来。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了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后,又一次提 出“三个代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党必 须围绕着为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000年6月9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依据当代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法轮功邪教组织聚众闹事、美 国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李登辉抛出分裂祖国的所谓“两国论等严重事件,再次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的极端重要 性,同时第一次明确表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基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思考, 也是要着力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2000年10月11日,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依据和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党需做的工作后指出:“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 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 正。”明确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内 在联系、指导意义以及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要求 全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002年5月31日,在出席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谈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述了贯彻“三个代 表要求的重要思想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 民。”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这两个讲话为党的十六大的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着的科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也在实践中不 断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报告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业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13年的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理论基础、科学内涵、思想精髓、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明确提出我国未来20 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新修改的 党章中,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对冯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 果。 (一)内涵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其 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我们党的理想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份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 群从的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第五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一脉相承的统一又与时具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 体表现在: (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 界观,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列宁对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分析与论述,毛泽东对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分析与论述,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分析和论述,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生产力的 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为实现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 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党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的概念由此被完整地提了出来。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了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后,又一次提 出“三个代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党必 须围绕着为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000年6月9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依据当代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法轮功”邪教组织聚众闹事、美 国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李登辉抛出分裂祖国的所谓“两国论”等严重事件,再次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的极端重要 性,同时第一次明确表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基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思考, 也是要着力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2000年10月11日,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依据和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党需做的工作后指出:“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 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 正。”明确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内 在联系、指导意义以及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要求 全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002年5月31日,在出席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谈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述了贯彻“三个代 表”要求的重要思想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 民。”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这两个讲话为党的十六大的 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标志着“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着的科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也在实践中不 断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报告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业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13年的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理论基础、科学内涵、思想精髓、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明确提出我国未来20 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新修改的 党章中,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 果。 (一)内涵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其 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我们党的理想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份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 群从的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第五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一脉相承的统一又与时具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 体表现在: (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 界观,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列宁对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分析与论述,毛泽东对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分析与论述,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分析和论述,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