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0期 陆永浩等:温度对Z3CN20-09M不锈钢在含氯高温水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1323· 表3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试验后开裂试样表面裂纹数 Table 3 Number of cracks on the cracked sample surface after test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温度/℃ 120h 360h 720h 250 0 2 16 320 0 2 23 (a) (b) (c) (d) 并和材料基体紧密结合,其中250℃和320℃下生 成的氧化膜稍厚一些,在0.4~0.6m之间,290℃ 下生成的氧化膜厚度较薄,约为0.2m.随着试验 周期的延长(360),试样表面的氧化膜厚度持续增 (⑨ (g) (h) 加,250℃和320℃下生成的氧化膜开始呈现双层结 构,但290℃下生成的氧化膜仍为单层.试验进行 图3高温水中不同温度时进行不同时间试验后U弯试样上 的宏观形貌.(a)250℃,120h:(b)250℃,360h:(c)250℃, 720h后,在290℃下试样表面的氧化膜增厚不太明 显,厚度约为0.4m,且仍为致密的单层膜结构:而 720h;(d)290℃,120h:(e)290℃,360h:(f)290℃,720h: (g)320℃,120h;(h)320℃,360h:()320℃,720h 250℃和320℃下试样表面氧化膜明显增厚且两者 厚度仍相差不大,均在1.8~2.0m之间,呈明显 Fig.3 Macro morphologies of U-bend samples after test for 的双层膜结构.由此可见,在250320℃范围内,材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high temper- 料的腐蚀性能与温度呈现非单调关系.造成290℃ ature water::(a)250℃,120h;(b)250℃,360h:(c)250℃, 时腐蚀性能比250℃时好的原因可能与290℃ 720h:(d)290℃,120h:(e)290℃,360h:(f)290℃,720h: (g)320℃,120h;(h)320℃,360h;()320℃,720h 下水的电导率和电离常数较(与250℃相比)低有 关1,1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50℃和320℃ 表2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试验后开裂试样数 时,试样的内层氧化膜致密性差异较大:250℃条 Table 2 Number of cracked samples after test for different 件下腐蚀后材料内层氧化膜较为致密:320℃条件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下腐蚀后试样的内层氧化膜会发生局部开裂现象. 温度/℃ 120h 360h 720h 大量研究表明:氧化膜在裂纹萌生阶段起着重要作 250 0 3 7 290 0 0 0 用14-17],这也解释320℃比250℃应力腐蚀开裂 320 0 2 6 敏感性大的原因 250°C,120h 250°C,360h 250°C.720h 2 pm 2m 2 um 290.120h 290°C.360h 2 2 gm 2 um 320°C.120h 320°C.360h 320°C.720h 24m 2μm 2 um 图4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高温水腐蚀后生成氧化膜截面形貌 Fig.4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ies of oxide films on samples after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第 10 期 陆永浩等:温度对 Z3CN20-09M 不锈钢在含氯高温水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1323 ·· 图 3 高温水中不同温度时进行不同时间试验后 U 弯试样上 的宏观形貌. (a) 250 ℃, 120 h; (b) 250 ℃, 360 h; (c) 250 ℃, 720 h; (d) 290 ℃, 120 h; (e) 290 ℃, 360 h; (f) 290 ℃, 720 h; (g) 320 ℃, 120 h; (h) 320 ℃, 360 h; (i) 320 ℃, 720 h Fig.3 Macro morphologies of U-bend samples after test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high temper￾ature water: (a) 250 ℃, 120 h; (b) 250 ℃, 360 h; (c) 250 ℃, 720 h; (d) 290 ℃, 120 h; (e) 290 ℃, 360 h; (f) 290 ℃, 720 h; (g) 320 ℃, 120 h; (h) 320 ℃, 360 h; (i) 320 ℃, 720 h 表 2 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试验后开裂试样数 Table 2 Number of cracked samples after test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温度/℃ 120 h 360 h 720 h 250 0 2 7 290 0 0 0 320 0 2 6 表 3 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试验后开裂试样表面裂纹数 Table 3 Number of cracks on the cracked sample surface after test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温度/℃ 120 h 360 h 720 h 250 0 2 16 320 0 2 23 并和材料基体紧密结合,其中 250 ℃和 320 ℃下生 成的氧化膜稍厚一些,在 0.4 ~ 0.6 µm 之间,290 ℃ 下生成的氧化膜厚度较薄,约为 0.2 µm. 随着试验 周期的延长 (360 h),试样表面的氧化膜厚度持续增 加,250 ℃和 320 ℃下生成的氧化膜开始呈现双层结 构,但 290 ℃下生成的氧化膜仍为单层. 试验进行 720 h 后,在 290 ℃下试样表面的氧化膜增厚不太明 显,厚度约为 0.4 µm,且仍为致密的单层膜结构;而 250 ℃和 320 ℃下试样表面氧化膜明显增厚且两者 厚度仍相差不大,均在 1.8 ~ 2.0 µm 之间,呈明显 的双层膜结构. 由此可见,在 250∼320 ℃范围内,材 料的腐蚀性能与温度呈现非单调关系. 造成 290 ℃ 时腐蚀性能比 250 ℃时好的原因可能与 290 ℃ 下水的电导率和电离常数较 (与 250 ℃相比) 低有 关 [1,13]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 250 ℃和 320 ℃ 时,试样的内层氧化膜致密性差异较大:250 ℃条 件下腐蚀后材料内层氧化膜较为致密;320 ℃条件 下腐蚀后试样的内层氧化膜会发生局部开裂现象. 大量研究表明:氧化膜在裂纹萌生阶段起着重要作 用 [14−17],这也解释 320 ℃比 250 ℃应力腐蚀开裂 敏感性大的原因. 图 4 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高温水腐蚀后生成氧化膜截面形貌 Fig.4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ies of oxide films on samples after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