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1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验或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导向辊辊形对带钢瓢曲变 3所示 形的影响,但他们大多以单锥度辊为研究对象,随 着连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和进步,双锥度辊在连退 炉的高温炉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为止, 关于双锥度辊形状参数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并 未见详细报导,因此,研究双锥度辊形状参数对带 钢瓢曲变形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450.250 表1给出的是某厂连退生产中使用的炉辊辊 图2双锥度辊形状及尺寸(单位:mm) 形.从加热段到快冷段等温度较高的炉段,使用双 Fg 2 Double taper moller shape and dinension (unit mm) 锥度辊:在时效段和终冷段等低温炉段,使用单锥度 辊,现场观测发现,带钢在加热段和均热段等高温 炉段常发生瓢曲变形, 表1某钢厂炉辊辊形 Tabl I Fumace moller shape n a steel factory 炉辊辊形 连续退火炉炉段 双锥度辊 加热段、均热段、缓冷段、快冷段 单锥度辊 时效段、终冷段 1有限元模型 1.1仿真炉段的选择 P 在连退炉均热段,带钢温度最高,带钢很容易发 图3计算模型的示意图 生瓢曲变形,因此选择均热段的带钢进行研究,根 Fig 3 Schematic diagnm of the computing model 据现场工艺规定,选取带钢温度为830℃、张力为 1.3带钢材料模型 6.5kW的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 带钢泊松比v=0.3采用文献[13-14]中通过 1.2建模 实验得到的连续退火炉内带钢力学性能表达式: 考虑到连退炉内的空间对称性和周期性,建立 E=208639.8-0.21T (1) 一个辊子加一半带钢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有限元 o.=459.62exp(-0.0044T) (2) 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双锥度辊为刚性体. 式中,E为弹性模量,MPao.为屈服强度,MPaT为 带钢温度,℃.假设均热段带钢温度分布均匀,不考 虑温差的影响,可知,带钢温度为830℃时,E= 63970.8MPao.=11.9MPa 1.4边界条件及载荷 双锥度辊固定不动,在带钢纵向对称线的节点 上施加横向对称约束,将张应力分步加载到带钢两 截断边上(图3) 图1有限元模型 1.5计算工况 Fig 1 Finite elmentmodel 改变双锥度辊的形状参数,对模型进行弹塑性 (1)双锥度辊形状及尺寸·采用的双锥度辊形 静力计算,将张应力6.8MPa(对应于张力6.5kN) 状及尺寸如图2所示,上下双锥度辊间距为20m,其 按线性形式逐步加载到带钢上,分析双锥度辊形状 中D表示双锥度辊平直段的直径,C、C分别表示双锥 参数对带钢应力和应变的影响, 度辊的两个锥度,L表示双锥度辊平直段的长度 2计算与分析 (2)带钢模型.带钢模型为平板带钢,宽度为 1600mm,厚度为0.6mm,带钢单元为四边形薄壳单 2.1带钢应力应变分布 元,带钢两截断边位于上下两导向辊中间位置,如图 计算双锥度辊附近带钢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计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2卷 验或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导向辊辊形对带钢瓢曲变 形的影响‚但他们大多以单锥度辊为研究对象.随 着连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和进步‚双锥度辊在连退 炉的高温炉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为止‚ 关于双锥度辊形状参数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并 未见详细报导.因此‚研究双锥度辊形状参数对带 钢瓢曲变形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表 1给出的是某厂连退生产中使用的炉辊辊 形.从加热段到快冷段等温度较高的炉段‚使用双 锥度辊;在时效段和终冷段等低温炉段‚使用单锥度 辊.现场观测发现‚带钢在加热段和均热段等高温 炉段常发生瓢曲变形. 表 1 某钢厂炉辊辊形 Table1 Furnacerollershapeinasteelfactory 炉辊辊形 连续退火炉炉段 双锥度辊 加热段、均热段、缓冷段、快冷段 单锥度辊 时效段、终冷段 1 有限元模型 1∙1 仿真炉段的选择 在连退炉均热段‚带钢温度最高‚带钢很容易发 生瓢曲变形‚因此选择均热段的带钢进行研究.根 据现场工艺规定‚选取带钢温度为 830℃、张力为 6∙5kN的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 1∙2 建模 考虑到连退炉内的空间对称性和周期性‚建立 一个辊子加一半带钢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有限元 模型如图 1所示‚其中双锥度辊为刚性体. 图 1 有限元模型 Fig.1 Finiteelementmodel (1) 双锥度辊形状及尺寸.采用的双锥度辊形 状及尺寸如图2所示‚上下双锥度辊间距为20m‚其 中 D表示双锥度辊平直段的直径‚C1、C2分别表示双锥 度辊的两个锥度‚L表示双锥度辊平直段的长度. (2) 带钢模型.带钢模型为平板带钢‚宽度为 1600mm‚厚度为 0∙6mm‚带钢单元为四边形薄壳单 元‚带钢两截断边位于上下两导向辊中间位置‚如图 3所示. 图 2 双锥度辊形状及尺寸 (单位:mm) Fig.2 Doubletaperrollershapeanddimension(unit:mm) 图 3 计算模型的示意图 Fig.3 Schematicdiagramofthecomputingmodel 1∙3 带钢材料模型 带钢泊松比 ν=0∙3‚采用文献 [13--14]中通过 实验得到的连续退火炉内带钢力学性能表达式: E=208639∙8—0∙21T 2 (1) σs=459∙62exp(—0∙0044T) (2) 式中‚E为弹性模量‚MPa;σs为屈服强度‚MPa;T为 带钢温度‚℃.假设均热段带钢温度分布均匀‚不考 虑温差的影响.可知‚带钢温度为 830℃时‚E= 63970∙8MPa‚σs=11∙9MPa. 1∙4 边界条件及载荷 双锥度辊固定不动‚在带钢纵向对称线的节点 上施加横向对称约束‚将张应力分步加载到带钢两 截断边上 (图 3). 1∙5 计算工况 改变双锥度辊的形状参数‚对模型进行弹塑性 静力计算‚将张应力 6∙8MPa(对应于张力 6∙5kN) 按线性形式逐步加载到带钢上‚分析双锥度辊形状 参数对带钢应力和应变的影响. 2 计算与分析 2∙1 带钢应力应变分布 计算双锥度辊附近带钢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计 ·121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