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议论,有时是为某个具体实验设计的争论,不分长幼,不论地位,彼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展 开辩论和批评。历史证明这种文化氛围确实有利于学术进步,所以这种习惯现在已经被国 外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仿效,就连国际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中,这个节目也是必不可少的。 近十几年来,国内个别大学和科研单位的领导人也在试图推广这种做法。如果能够长期坚 持下去,必有收获。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 Watson遇到了物理学家 Crick,又得到机会向 Wilkins、 Franklin等X射线衍射专家学习,还有包括著名蛋白质结构专家的儿子在内一批 科学家和他经常交换各种信息和意见,又得到实验室主任 Bragg等老一辈的指导和鼓励, 这些都是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直接导致 Watson集中精力从事DNA结构研究的契机 则是他得到美国主管部门资助去参加在拿不勒斯召开的学术会议,在那里他看到了 Wilkins 的Ⅹ射线衍射图片。 创新者必须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1953年的 Watson和 Crick都是名不见经传的 小人物,37岁的Crik连博士学位还没有得到。受到前人的影响,他们原来按照3股螺旋 的思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可是既构建不出合理模型,也遭到结晶学专家 Franklin的 强烈反对,结果使工作陷于僵局。在发现正确的双股螺旋结构前2个月,他们看到蛋白质 结构权威 Pauling一篇即将发表的关于DNA结构的论文, Pauling错误地确定为3股螺旋。 Watson在认真考虑并向同事们请教后,决然地否定了权威的结论。正是在否定权威之后, 他们加快了工作,在不到两个月内终于取得了后来震惊世界的成果 两位年轻科学家没有迷信权威,而且敢于向权威挑战,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严肃认真 的实验工作和深厚的科学功底。在科学界经常遇到的是年轻人对权威无原则的屈服,甚至 Watson在开始知道鲍林提出的是三螺旋模型的一刹那,也曾后悔几个月前放弃了自己按三 螺旋思路进行的工作。不过他们没有从此打住,而是为了赢得时间,加快了工作。因为他 们相信这是智者 Pauling千虑之一失,很快本人就会发现错误并迅速得出正确结论。 Wilkins 在 Franklin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看了那张照片。根据照片,整日焦虑于DNA结构发现 的 Watson和Crck立即领悟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两条以磷酸为骨架的链 相互缠绕形成了双螺旋结构,氢键把它们连结在一起。他们在1953年5月25日出版的英 国《 Nature》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双螺旋结构显示出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能够自我 复制,完善地解释了生命体要繁衍后代,物种要保持稳定,细胞内必须有遗传属性和复制 能力的机制。这是生物学的一座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端,怎样评价其重要性都不 过分 其实,在1953年2月底,33岁的 Franklin已经在日记中写道,DNA具有两条链的结 构。这时她已经确认这个生物分子具有两种形式,链外面有磷酸根基团。1953年3月17 日,当 Franklin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打算发表时,发现 Watson和 Crick破解DNA结构的 消息已经出现在新闻简报中。4月2日, Watson、 Crick和 Wilkins的文章送交《 Nature》 杂志,4月25日发表,接着他们在5月30日的《 Nature》杂志上又发表了“DNA的遗传 学意义”一文,更加详细地阐述了DNA双螺旋模型在功能上的意义。1953年初, Watson 和 Crick构建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而此时 Franklin对这一进展并不知情。她更不 知道的是, Watson和 Crick曾看过她拍摄的能验证DNA双螺旋结构的X射线晶体衍射照 片,并由此获得了重要启发。 Franklin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DNA的两种构型,并成功地拍摄了它的X2 议论,有时是为某个具体实验设计的争论,不分长幼,不论地位,彼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展 开辩论和批评。历史证明这种文化氛围确实有利于学术进步,所以这种习惯现在已经被国 外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仿效,就连国际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中,这个节目也是必不可少的。 近十几年来,国内个别大学和科研单位的领导人也在试图推广这种做法。如果能够长期坚 持下去,必有收获。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Watson 遇到了物理学家 Crick,又得到机会向 Wilkins、Franklin 等 X 射线衍射专家学习,还有包括著名蛋白质结构专家的儿子在内一批 科学家和他经常交换各种信息和意见,又得到实验室主任 Bragg 等老一辈的指导和鼓励, 这些都是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直接导致 Watson 集中精力从事 DNA 结构研究的契机, 则是他得到美国主管部门资助去参加在拿不勒斯召开的学术会议,在那里他看到了 Wilkins 的 X 射线衍射图片。 创新者必须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1953 年的 Watson 和 Crick 都是名不见经传的 小人物,37 岁的 Crick 连博士学位还没有得到。受到前人的影响,他们原来按照 3 股螺旋 的思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可是既构建不出合理模型,也遭到结晶学专家 Franklin 的 强烈反对,结果使工作陷于僵局。在发现正确的双股螺旋结构前 2 个月,他们看到蛋白质 结构权威 Pauling 一篇即将发表的关于 DNA 结构的论文,Pauling 错误地确定为 3 股螺旋。 Watson 在认真考虑并向同事们请教后,决然地否定了权威的结论。正是在否定权威之后, 他们加快了工作,在不到两个月内终于取得了后来震惊世界的成果。 两位年轻科学家没有迷信权威,而且敢于向权威挑战,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严肃认真 的实验工作和深厚的科学功底。在科学界经常遇到的是年轻人对权威无原则的屈服,甚至 Watson 在开始知道鲍林提出的是三螺旋模型的一刹那,也曾后悔几个月前放弃了自己按三 螺旋思路进行的工作。不过他们没有从此打住,而是为了赢得时间,加快了工作。因为他 们相信这是智者 Pauling 千虑之一失,很快本人就会发现错误并迅速得出正确结论。Wilkins 在 Franklin 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看了那张照片。根据照片,整日焦虑于 DNA 结构发现 的 Watson 和 Crick 立即领悟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两条以磷酸为骨架的链 相互缠绕形成了双螺旋结构,氢键把它们连结在一起。他们在 1953 年 5 月 25 日出版的英 国《Nature》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双螺旋结构显示出 DNA 分子在细胞分裂时能够自我 复制,完善地解释了生命体要繁衍后代,物种要保持稳定,细胞内必须有遗传属性和复制 能力的机制。这是生物学的一座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端,怎样评价其重要性都不 过分。 其实,在 1953 年 2 月底,33 岁的 Franklin 已经在日记中写道,DNA 具有两条链的结 构。这时她已经确认这个生物分子具有两种形式,链外面有磷酸根基团。1953 年 3 月 17 日,当 Franklin 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打算发表时,发现 Watson 和 Crick 破解 DNA 结构的 消息已经出现在新闻简报中。4 月 2 日,Watson、Crick 和 Wilkins 的文章送交《Nature》 杂志,4 月 25 日发表,接着他们在 5 月 30 日的《Nature》杂志上又发表了“DNA 的遗传 学意义”一文,更加详细地阐述了 DNA 双螺旋模型在功能上的意义。1953 年初, Watson 和 Crick 构建出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而此时 Franklin 对这一进展并不知情。她更不 知道的是,Watson 和 Crick 曾看过她拍摄的能验证 DNA 双螺旋结构的 X 射线晶体衍射照 片,并由此获得了重要启发。 Franklin 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 DNA 的两种构型,并成功地拍摄了它的 X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