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 拾》(作于1926年,1928年出版)和散文诗《野草》(作于1924 1926年,1927年出版)。《朝花夕拾》是对生命的童年时代“朝 花”)的回忆与重提:民间传说中的“无常”,父亲的病,百草 园和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幼时的保姆“长妈妈”,一生坎坷的 老友范爱农,等等。鲁迅是怀着温馨的爱去回忆的,从中显露出 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野 草》是另一类散文,是“梦”的产物:全书三分之一的篇章都以 “我梦见”为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奇诡的世界:夜半 时分的幻觉中听见“吃吃”的声音(《秋夜》);“人睡到不知道 时候的时候”,“影”来“告别”(《影的告别》);青白的冰谷 中看见“死火”,“有炎炎的形,但亳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 瑚枝”(《死火》);“狗”追着“人”,大声质问,“人”拼命 “逃跑”(《狗的驳诘》)…鲁迅把他在儿时敷演童话的想象力 发挥到了极致,借以表达自己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与心 理,对人的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鲁迅对别人说“我的 哲学都在《野草》里”,读者也因此有机会借《野草》去窥见鲁 迅灵魂的深处。•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 拾》(作于1926年,1928年出版)和散文诗《野草》(作于1924- 1926年,1927年出版)。《朝花夕拾》是对生命的童年时代(“朝 花”)的回忆与重提:民间传说中的“无常” ,父亲的病,百草 园和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幼时的保姆“长妈妈” ,一生坎坷的 老友范爱农,等等。鲁迅是怀着温馨的爱去回忆的,从中显露出 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野 草》是另一类散文,是“梦”的产物:全书三分之一的篇章都以 “我梦见”为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奇诡的世界:夜半 时分的幻觉中听见“吃吃”的声音(《秋夜》); “人睡到不知道 时候的时候” , “影”来“告别”(《影的告别》);青白的冰谷 中看见“死火” , “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 瑚枝”(《死火》); “狗”追着“人” ,大声质问, “人”拼命 “逃跑”(《狗的驳诘》)……鲁迅把他在儿时敷演童话的想象力 发挥到了极致,借以表达自己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与心 理,对人的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鲁迅对别人说“我的 哲学都在《野草》里” ,读者也因此有机会借《野草》去窥见鲁 迅灵魂的深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