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3.2.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当预应力钢筋的含筋量适当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一般为适筋梁破 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式中的受拉区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将分别取其抗拉舜 度设计值∫:和∫:受压区的混凝土应力用等效的矩形应力分布图代替实际的曲线分布图 并取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亦取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 1)受压区不配置钢筋的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对于仅在受拉区配置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而受压区不配钢筋的矩形截面(包括翼 缘位于受拉边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采用图134的计算简图。 图134受压区不配置预应力钢筋的矩形截面受构件正截面承找力计算图 (1)求受压区高度x 由式(134)来求解: (134 式中A,、了一一分别为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和抗拉强度设计值 A。、∫一一分别为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和抗拉强度设计值: ∫。一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防止出现超筋梁及脆性破坏,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受压区高度x应满足《公路桥规》 的规定: X≤h (13-5) 式中5。一一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表131采用: 么一一截面有效高度:么=h-a: h一一构件全截面高度: Q一一受拉区钢筋A,和A,的合力作用点至受拉区边缘的距离,当不配非预应力受力 钢筋(即A,=0)时,则以a。代替a,a,为受拉区预应力钢筋A,的合力作用 点至截面最近边缘的距离。一般可以不考虑按局部受力需要和按构造要求配 13-4 13-4 13.2.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当预应力钢筋的含筋量适当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一般为适筋梁破 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式中的受拉区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将分别取其抗拉强 度设计值 pd f 和 sd f ;受压区的混凝土应力用等效的矩形应力分布图代替实际的曲线分布图 并取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d f ;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亦取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sd f  。 1)受压区不配置钢筋的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对于仅在受拉区配置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而受压区不配钢筋的矩形截面(包括翼 缘位于受拉边的 T 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采用图 13-4 的计算简图。 fcd bx fcd fpdAp fsd As  0Md h p a a s a x 0 h Ap As b a h x 图 13-4 受压区不配置预应力钢筋的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 (1)求受压区高度 x 由式(13-4)来求解: sd s pd p cd f A f A f bx + = (13-4) 式中 A s 、 sd f ——分别为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和抗拉强度设计值; A p 、 pd f ——分别为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和抗拉强度设计值; cd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防止出现超筋梁及脆性破坏,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受压区高度 x 应满足《公路桥规》 的规定: x ≤ b 0  h (13-5) 式中 b 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表 13-1 采用; 0 h ——截面有效高度: h0 = h − a ; h ——构件全截面高度; a——受拉区钢筋 A s 和 A p 的合力作用点至受拉区边缘的距离,当不配非预应力受力 钢筋(即 A s =0)时,则以 p a 代替 a , p a 为受拉区预应力钢筋 A p 的合力作用 点至截面最近边缘的距离。一般可以不考虑按局部受力需要和按构造要求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