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诸家诗。 书目之后,编者又作了如下说明: 中 以上诸书,力能兼者兼之,力不能兼,则略其涉猎而专其讲 外 贯,又不然,则去其诗文。其于经济中或专习一家,其余 推 则断断在所必读,庶学者俱为有体有用之士, 陆世仪反对把精力全放在科举考试上,强调经世致用。 起 1940年,杨玉清在《读书通讯》创刊号上发表《论读书》 一百种 一文,对该目录作了如下评论:“这张书目拿到现在来, 自然有些不大适用。不过他所提示的三个大节,很可以作 我们现在读书的参考。现在学校教育,读书仅注重讲贯, 而忽视诵读,更忽视涉猎。我觉得我们现在读书,诵读、 讲贯、涉猎三者不可偏废,不过因年龄与程度的差别,可 以偏重。这就是说,小学时期可偏重诵读,中学时期可偏 重讲贯,大学时期可偏重涉猎。”这些话在60年后的今天, 仍具有意义。 5 清朝康熙年间,由李颗口授,门人李士瑸手录的《读 书次第》,是我国较竿的一部指导读书治学的书目:编者 强调读书次序,即先通小学,也就是先要明字音字义,故 《读书次第》先列小学图书,再依次列举经书、史书、文 学书,其中以经书为主,此后,龙启瑞于道光年间撰《经 籍举要》,为学子开列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要目,以程朱理 学为宗旨,推崇考据和桐城古文。光绪初年,张之洞因诸 生“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相问,根据当时情况,挑 选2200余种图书,编成《书官答问》一书,以指示诸生 关于推 治学门径。该书所收典籍注重经过整理、校注精善之本和 书 《四库全书》成书之后新出的学术著作。分经、史、子、 集、丛书五部,每部之下又分若干类,每类中的书籍以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