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范本也规定了不够成常设机构的例外情况,如仅仅利用在缔约他 方的固定场所购买商品或收集企业信息;仅仅利用缔约他方的固定场 所从事准备性或辅助性的活动等。显然,税收范本协定明磉禁止納约 国家对外国企业通过本国固定的经营场所从事和利润实现关系较远 的一些活动进行征税。 二、常设机构定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起源 常设机构最早出现在德国,1885年出现在成文税法中,1899年 正是规定于奥匈帝国和普鲁士的第一个国际性税收协定中。1909年 的德国双重课税法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缺陷:没有代理性常设机构的概念,没有对建筑工程构成常设机 构作出规定。 2发展 (1)1927年的国际联盟的税收协定草案 熊滋和塞力格曼的学说:经济归属重于政治归属;避免重复征税。 外国人豁免征税规则的提出和适用的困难并为1925年专家报告 说抛弃。 1927年税收协定草案区分了代理人的种类,但联属公司被纳入常 设机构的范围 1928年删除了联属公司,增加了矿山、油田。范本也规定了不够成常设机构的例外情况,如仅仅利用在缔约他 方的固定场所购买商品或收集企业信息;仅仅利用缔约他方的固定场 所从事准备性或辅助性的活动等。显然,税收范本协定明确禁止缔约 国家对外国企业通过本国固定的经营场所从事和利润实现关系较远 的一些活动进行征税。 二、常设机构定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 起源 常设机构最早出现在德国,1885 年出现在成文税法中,1899 年 正是规定于奥匈帝国和普鲁士的第一个国际性税收协定中。1909 年 的德国双重课税法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缺陷:没有代理性常设机构的概念,没有对建筑工程构成常设机 构作出规定。 2 发展 (1)1927 年的国际联盟的税收协定草案 熊滋和塞力格曼的学说:经济归属重于政治归属;避免重复征税。 外国人豁免征税规则的提出和适用的困难,并为 1925 年专家报告 说抛弃。 1927 年税收协定草案区分了代理人的种类,但联属公司被纳入常 设机构的范围 1928 年删除了联属公司,增加了矿山、油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