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J602010217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学 分:4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适用对象:建筑学本科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专业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建筑的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筑物理中的数字技术方 法与相关的国家标准。理解并掌握建筑热、声、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技术保障原则与措施。完成学业后在 此方向上能阅读相关书籍具备继续学习提高的能力:具备在数字技术方法等相关资料的帮助下完成专业设计任务的 能力。 结合思政教学,在《建筑物理》课程建设中,尝试建立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对应教学目 标及毕业要求,实现设计课程与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同时,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提供科学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拓 展。课程组教师通过多次研讨,制定了“紧扣文化认知、强化科技引导、教师言传身教、鼓励自主学习”的“思 政育人+专业教学”思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一定的建筑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如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和建筑热工学以及它们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形态。 2、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理学的兴趣和为今后在建筑设计表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建筑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树立“绿色建筑”的意识。 (2)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徒手、计算机表达不同建筑空间的物理环境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篇:建筑热环境部分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内容:建筑中的几种传热现象,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本方式,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湿 空气的物理性质 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室外热环境因素,建筑热工分区与设计指导原则。 要求: ①正确描述建筑的传热现象 ② 导热、对流及辐射传热机理 ⑧ 不同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 维平壁传热过程 ③ 露点温度及相对湿度概念 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 ⑦人体热平衡方程 ⑧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第二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内容:稳定传热、周期性不稳定传热计算。 要求: 掌握一维稳定传热计算 9 围护结构内部温度的计算《 建筑物理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J602010217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学 分:4 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适用对象:建筑学本科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专业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建筑的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筑物理中的数字技术方 法与相关的国家标准。理解并掌握建筑热、声、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技术保障原则与措施。完成学业后在 此方向上能阅读相关书籍具备继续学习提高的能力;具备在数字技术方法等相关资料的帮助下完成专业设计任务的 能力。 结合思政教学,在《建筑物理》课程建设中,尝试建立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对应教学目 标及毕业要求,实现设计课程与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同时,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提供科学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拓 展。课程组教师通过多次研讨,制定了“紧扣文化认知、强化科技引导、教师言传身教、鼓励自主学习”的 “思 政育人+专业教学”思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一定的建筑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如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和建筑热工学以及它们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形态。 2、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理学的兴趣和为今后在建筑设计表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建筑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树立“绿色建筑”的意识。 (2)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徒手、计算机表达不同建筑空间的物理环境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篇: 建筑热环境部分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内容:建筑中的几种传热现象,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本方式,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湿 空气的物理性质, 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室外热环境因素,建筑热工分区与设计指导原则。 要求: ①  正确描述建筑的传热现象 ②  导热、对流及辐射传热机理 ③  不同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 ④  一维平壁传热过程 ⑤  露点温度及相对湿度概念 ⑥  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 ⑦  人体热平衡方程 ⑧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第二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内容:稳定传热、周期性不稳定传热计算。 要求: 1)  掌握一维稳定传热计算 2)  围护结构内部温度的计算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