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腔静脉型 下腔静脉型 ●缺损直径大多在24CM [病理生理] 左房压1.07-130kpa(8-10mmhg)比右房压04-067kpa(3-5mmhg)高,造成左向 或分流,幼儿期,两侧压力较接近,分流量不大,随着年龄増大,左向右分流量 增加,可达体循血量2-4倍 致使右心负荷加重→>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压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房右 室压力增加→>分流量减少->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继发孔型早年多无症状,青春期才开始出现,主要为劳累后气促,心悸,原发孔型症 状出现早,早期即出现明显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心脏检査听诊肺动脉瓣区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伴有P2亢分裂 心电图检査:继发孔型:电轴右偏不完右或完右,右心室肥大尸波高大 Ⅹ线示: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圆锥突出,主动脉缩小,肺门阴影增大,肺淤血 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并可估测肺动脉压力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辅助检査可明确诊断 [治疗] ●1、手术适应症: 只要仍存在左向右分流,均应采取手术治疗,一旦出现右向左分流,即为手术 禁忌症。 ●2、手术方法 1、直接缝合 2、自体心包片,涤沦片修补 3、介入治疗 三、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产生左→>右分流,分流大小取决于左、右心室压力阶差,缺损大小和 肺血管阴力,分流量大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肺动脉髙压->右 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缺损小,一般无症状,缺损大者,婴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发生左心 衰,2岁以后症状好转,但劳累后常有心悸,气促,发育不良,心脏检査:心前 区常轻度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常可见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听到Ⅲ-V 级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心电图检查: ●缺损小者示正常或电轴左偏,缺损大者左室髙电压或双室肥大。 ●Ⅹ线示:中度以上缺损心影轻度增大,左心缘向左下延长,肺动脉圆锥突出,主 动脉结缩小,肺门充血。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增大,可见室缺。 [诊断4 – 上腔静脉型 – 下腔静脉型 ⚫ 缺损直径大多在2-4CM [病理生理] ⚫ 左房压1.07-1.30kpa(8-10mmhg)比右房压0.4-0.67kpa(3-5mmhg)高,造成左向 或分流,幼儿期,两侧压力较接近,分流量不大,随着年龄增大,左向右分流量 增加,可达体循血量2-4倍。 – 致使右心负荷加重->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压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房右 室压力增加->分流量减少->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 继发孔型早年多无症状,青春期才开始出现,主要为劳累后气促,心悸,原发孔型症 状出现早,早期即出现明显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 心脏检查:听诊肺动脉瓣区闻及II-II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伴有P2亢分裂. – 心电图检查:继发孔型:电轴右偏,不完右或完右,右心室肥大,P波高大。 – X线示: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圆锥突出,主动脉缩小,肺门阴影增大,肺淤血。 – 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并可估测肺动脉压力.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 [治疗] ⚫ 1、手术适应症: – 只要仍存在左向右分流,均应采取手术治疗,一旦出现右向左分流,即为手术 禁忌症。 ⚫ 2、手术方法: – 1、直接缝合 – 2、自体心包片,涤沦片修补 – 3、介入治疗 三、室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产生左->右分流,分流大小取决于左、右心室压力阶差,缺损大小和 肺血管阴力,分流量大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 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 缺损小,一般无症状,缺损大者,婴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发生左心 衰,2岁以后症状好转,但劳累后常有心悸,气促,发育不良,心脏检查:心前 区常轻度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常可见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听到III-IV 级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心电图检查: ⚫ 缺损小者示正常或电轴左偏,缺损大者左室高电压或双室肥大。 ⚫ X线示:中度以上缺损心影轻度增大,左心缘向左下延长,肺动脉圆锥突出,主 动脉结缩小,肺门充血。 ⚫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增大,可见室缺。 [诊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