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 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 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 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 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 22 面,齐读 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 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