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民族”之称。民分“长调 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 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慈扬,节奏自由,反映 出辽阔草原的气勢与牧民的兜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歅大多 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钦歌》等。“短调”主要 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 马》、《小黉马》誊。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衰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 爽朗、热情、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少丶 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 产物。流行于河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的歌种。 《森吉德马》 《牧》 20219112021/9/11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 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 、 “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 、 “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 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 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 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 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 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 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 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 (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 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森吉德马》 《牧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