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十七章非货币性交易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财政部1999年发布《非货币性交易》准则,2001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前的 准则规定,要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类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同类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修订后 的准则规定,不再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统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在会计核算上有所简化。 本章的重点是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特别是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 处理。对于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会计处理时应遵循三个步骤:(1) 首先应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对于收到补价的企业,如果“收到的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应将其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否则确认为货币性 交易;对于支付补价的企业,如果“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25%”或者“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应将其确认 为非货币性交易:否则确认为货币性交易。(2)对于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事项 按照相关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3)根据确定的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题型 分值考点 无无 单项选择题|非货币性资产的内容 2000多项选择题2已不适用现行会计制度 判断题已不适用现行会计制度 2001 综合题18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单项选择题|1收取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收益的计算 2002 多项选择题|2非货币性交易的判别 单项选择题 非货币性交易的判别 2004单项选择题|.5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2004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7.1.1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十七章 非货币性交易 本章概述 一 、 本章内容 提要 财政部 1999 年发布《非货币性交易》准则,2001 年 进行了修订。修订前的 准则规定,要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同类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同类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修 订后 的准则规定,不再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统一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在会计核算上有所简化。 本章的重点是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特别是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 处理。对于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在会计处理时应遵循三个步骤:(1) 首先应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对于收到补价的企业,如果“收到的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25%”,应将其确认为 非货币性交易,否则确认为货币性 交易;对于支付补价的企业,如果“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 25%”或者“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 允价值≤ 25%”,应将其确认 为非货币性交易;否则确认为货币性交易。(2)对于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事项, 按照相关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3)根 据确定的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二 、 历 年试题分 析 年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 0 无 1999 ―― 0 无 2000 单项选择题 1 非货币性资产的内容 多项选择题 2 已不适用现行会计制度 判断题 1 已不适用现行会计制度 2001 综合题 18 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2002 单项选择题 1 收取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收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非货币性交易的判别 2003 单项选择题 1 非货币性交易的判别 2004 单项选择题 1.5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三 、 本 章变化内容 与 2004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7.1.1 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