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章文革中的文学潜流 由于文革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时的文学实际上分裂为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文 学的写作和发表都属于公开性质,这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另一部分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异 端”性质,写作和“发表”都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后一部分最富于生命力,它们有的 以手抄本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有的以手稿形式保存,当时没有任何机会发表。这种文学可以 称为“隐在的文学”。它们与公开的文学世界构成了对比的关系,并为80年代出现的重要文 学潮流作了准备 白洋淀诗歌 在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知青”的诗歌秘密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河北、福 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性质。这种诗歌主要出 现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 的失望,精神上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所感知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写作较早且影 响较大的是郭路生(食指)。他的写作集中在1966到1969年间,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另名《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等。大多采用四行一段的“半 格律体”形式,但摆脱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对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的书写,传达对 信仰产生怀疑、困惑状态中的那种惊恐、抗争的情绪和心理。这些诗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震 动,也对后来的青年诗作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歌”。一批就读于北 京有名的中学,出生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的中学生,在1969年以后,先后到河 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他们大多有比较开阔的阅读范围,阅读 了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由此获得了在情感、心智和艺 术上超越现实的凭借。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 也写下了生命受挫,精神处于迷惑、孤独和痛苦状态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更多地从中国 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主要作者有芒克(姜世伟)、多多(栗士征)、根子(岳 重)、林莽(张建中)等。 芒克1973年前后写的《天空》、《秋天》、《十月的献诗》,一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评 论者对他的诗歌,常使用“自然”这样的评语。这一方面是指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接 近,或对自然的融入状态;另一方面指的是诗歌语言和表达的精神状态,常常是一种非常直 接的充满“野性”的质感方式。多多在白洋淀时期的作品尚存四十余首。他的诗在抒情上有 着较多的“现代”的意味。对世界、自我的审察和思考,常通过对个体生命的自省,展示人 类生存的困境。对文化和语言保持自觉的挑战姿态,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更长久、更自觉。 后来成为“朦胧诗”中坚的诗人,大都在文革时期就开始了写作,有的与“白洋淀诗 歌”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白洋淀”时期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也部分地在“朦胧诗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些研究者把文革期间的“知青”诗歌,尤其是“白洋淀诗 群”的创作,看作是80年代初期“朦胧诗运动”的准备和先声。但有的研究者更愿意强调 它们的独立意义。 穆且的诗 在“文革”期间,一些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曾写下了他们当时的体验 包括蔡其矫、牛汉、流沙河、黄永玉等。诗人穆旦在1975到1976年间,也有过一次诗歌创 作的爆发,一共写了近三十首诗,包括《智慧之歌》、《演出》、《冥想》、《停电之后》,以及 《春》、《夏》、《秋》、《冬》等。穆旦病逝于1977年,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生命晚期对 人生之路的回顾。这些诗仍是对“自我”的解剖,但不再具有40年代那种紧张和尖锐,而 显出冷静朴素的风格。它们是“苍老”的,有着回顾往事时近乎“残酷”的彻悟。对现代人第十章 文革中的文学潜流 由于文革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时的文学实际上分裂为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文 学的写作和发表都属于公开性质,这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另一部分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异 端”性质,写作和“发表”都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后一部分最富于生命力,它们有的 以手抄本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有的以手稿形式保存,当时没有任何机会发表。这种文学可以 称为“隐在的文学”。它们与公开的文学世界构成了对比的关系,并为 80 年代出现的重要文 学潮流作了准备。 一、“白洋淀诗歌” 在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知青”的诗歌秘密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河北、福 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性质。这种诗歌主要出 现于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 的失望,精神上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所感知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写作较早且影 响较大的是郭路生(食指)。他的写作集中在 1966 到 1969 年间,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另名《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等。大多采用四行一段的“半 格律体”形式,但摆脱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对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的书写,传达对 信仰产生怀疑、困惑状态中的那种惊恐、抗争的情绪和心理。这些诗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震 动,也对后来的青年诗作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歌”。一批就读于北 京有名的中学,出生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的中学生,在 1969 年以后,先后到河 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他们大多有比较开阔的阅读范围,阅读 了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由此获得了在情感、心智和艺 术上超越现实的凭借。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 也写下了生命受挫,精神处于迷惑、孤独和痛苦状态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更多地从中国 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主要作者有芒克(姜世伟)、多多(栗士征)、根子(岳 重)、林莽(张建中)等。 芒克 1973 年前后写的《天空》、《秋天》、《十月的献诗》,一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评 论者对他的诗歌,常使用“自然”这样的评语。这一方面是指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接 近,或对自然的融入状态;另一方面指的是诗歌语言和表达的精神状态,常常是一种非常直 接的充满“野性”的质感方式。多多在白洋淀时期的作品尚存四十余首。他的诗在抒情上有 着较多的“现代”的意味。对世界、自我的审察和思考,常通过对个体生命的自省,展示人 类生存的困境。对文化和语言保持自觉的挑战姿态,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更长久、更自觉。 后来成为“朦胧诗”中坚的诗人,大都在文革时期就开始了写作,有的与“白洋淀诗 歌”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白洋淀”时期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也部分地在“朦胧诗”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些研究者把文革期间的“知青”诗歌,尤其是“白洋淀诗 群”的创作,看作是 80 年代初期“朦胧诗运动”的准备和先声。但有的研究者更愿意强调 它们的独立意义。 二、 穆旦的诗 在“文革”期间,一些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曾写下了他们当时的体验, 包括蔡其矫、牛汉、流沙河、黄永玉等。诗人穆旦在 1975 到 1976 年间,也有过一次诗歌创 作的爆发,一共写了近三十首诗,包括《智慧之歌》、《演出》、《冥想》、《停电之后》,以及 《春》、《夏》、《秋》、《冬》等。穆旦病逝于 1977 年,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生命晚期对 人生之路的回顾。这些诗仍是对“自我”的解剖,但不再具有 40 年代那种紧张和尖锐,而 显出冷静朴素的风格。它们是“苍老”的,有着回顾往事时近乎“残酷”的彻悟。对现代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