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文革中的文学潜流 由于文革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时的文学实际上分裂为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文 学的写作和发表都属于公开性质,这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另一部分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异 端”性质,写作和“发表”都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后一部分最富于生命力,它们有的 以手抄本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有的以手稿形式保存,当时没有任何机会发表。这种文学可以 称为“隐在的文学”。它们与公开的文学世界构成了对比的关系,并为80年代出现的重要文 学潮流作了准备 白洋淀诗歌 在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知青”的诗歌秘密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河北、福 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性质。这种诗歌主要出 现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 的失望,精神上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所感知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写作较早且影 响较大的是郭路生(食指)。他的写作集中在1966到1969年间,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另名《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等。大多采用四行一段的“半 格律体”形式,但摆脱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对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的书写,传达对 信仰产生怀疑、困惑状态中的那种惊恐、抗争的情绪和心理。这些诗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震 动,也对后来的青年诗作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歌”。一批就读于北 京有名的中学,出生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的中学生,在1969年以后,先后到河 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他们大多有比较开阔的阅读范围,阅读 了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由此获得了在情感、心智和艺 术上超越现实的凭借。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 也写下了生命受挫,精神处于迷惑、孤独和痛苦状态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更多地从中国 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主要作者有芒克(姜世伟)、多多(栗士征)、根子(岳 重)、林莽(张建中)等。 芒克1973年前后写的《天空》、《秋天》、《十月的献诗》,一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评 论者对他的诗歌,常使用“自然”这样的评语。这一方面是指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接 近,或对自然的融入状态;另一方面指的是诗歌语言和表达的精神状态,常常是一种非常直 接的充满“野性”的质感方式。多多在白洋淀时期的作品尚存四十余首。他的诗在抒情上有 着较多的“现代”的意味。对世界、自我的审察和思考,常通过对个体生命的自省,展示人 类生存的困境。对文化和语言保持自觉的挑战姿态,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更长久、更自觉。 后来成为“朦胧诗”中坚的诗人,大都在文革时期就开始了写作,有的与“白洋淀诗 歌”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白洋淀”时期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也部分地在“朦胧诗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些研究者把文革期间的“知青”诗歌,尤其是“白洋淀诗 群”的创作,看作是80年代初期“朦胧诗运动”的准备和先声。但有的研究者更愿意强调 它们的独立意义。 穆且的诗 在“文革”期间,一些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曾写下了他们当时的体验 包括蔡其矫、牛汉、流沙河、黄永玉等。诗人穆旦在1975到1976年间,也有过一次诗歌创 作的爆发,一共写了近三十首诗,包括《智慧之歌》、《演出》、《冥想》、《停电之后》,以及 《春》、《夏》、《秋》、《冬》等。穆旦病逝于1977年,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生命晚期对 人生之路的回顾。这些诗仍是对“自我”的解剖,但不再具有40年代那种紧张和尖锐,而 显出冷静朴素的风格。它们是“苍老”的,有着回顾往事时近乎“残酷”的彻悟。对现代人
第十章 文革中的文学潜流 由于文革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时的文学实际上分裂为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文 学的写作和发表都属于公开性质,这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另一部分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异 端”性质,写作和“发表”都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后一部分最富于生命力,它们有的 以手抄本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有的以手稿形式保存,当时没有任何机会发表。这种文学可以 称为“隐在的文学”。它们与公开的文学世界构成了对比的关系,并为 80 年代出现的重要文 学潮流作了准备。 一、“白洋淀诗歌” 在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知青”的诗歌秘密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河北、福 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性质。这种诗歌主要出 现于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 的失望,精神上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所感知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写作较早且影 响较大的是郭路生(食指)。他的写作集中在 1966 到 1969 年间,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另名《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等。大多采用四行一段的“半 格律体”形式,但摆脱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对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的书写,传达对 信仰产生怀疑、困惑状态中的那种惊恐、抗争的情绪和心理。这些诗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震 动,也对后来的青年诗作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歌”。一批就读于北 京有名的中学,出生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的中学生,在 1969 年以后,先后到河 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他们大多有比较开阔的阅读范围,阅读 了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由此获得了在情感、心智和艺 术上超越现实的凭借。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 也写下了生命受挫,精神处于迷惑、孤独和痛苦状态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更多地从中国 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主要作者有芒克(姜世伟)、多多(栗士征)、根子(岳 重)、林莽(张建中)等。 芒克 1973 年前后写的《天空》、《秋天》、《十月的献诗》,一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评 论者对他的诗歌,常使用“自然”这样的评语。这一方面是指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接 近,或对自然的融入状态;另一方面指的是诗歌语言和表达的精神状态,常常是一种非常直 接的充满“野性”的质感方式。多多在白洋淀时期的作品尚存四十余首。他的诗在抒情上有 着较多的“现代”的意味。对世界、自我的审察和思考,常通过对个体生命的自省,展示人 类生存的困境。对文化和语言保持自觉的挑战姿态,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更长久、更自觉。 后来成为“朦胧诗”中坚的诗人,大都在文革时期就开始了写作,有的与“白洋淀诗 歌”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白洋淀”时期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也部分地在“朦胧诗”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些研究者把文革期间的“知青”诗歌,尤其是“白洋淀诗 群”的创作,看作是 80 年代初期“朦胧诗运动”的准备和先声。但有的研究者更愿意强调 它们的独立意义。 二、 穆旦的诗 在“文革”期间,一些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曾写下了他们当时的体验, 包括蔡其矫、牛汉、流沙河、黄永玉等。诗人穆旦在 1975 到 1976 年间,也有过一次诗歌创 作的爆发,一共写了近三十首诗,包括《智慧之歌》、《演出》、《冥想》、《停电之后》,以及 《春》、《夏》、《秋》、《冬》等。穆旦病逝于 1977 年,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生命晚期对 人生之路的回顾。这些诗仍是对“自我”的解剖,但不再具有 40 年代那种紧张和尖锐,而 显出冷静朴素的风格。它们是“苍老”的,有着回顾往事时近乎“残酷”的彻悟。对现代人
处于“冲突”之中的悲剧性生存的深刻体验,使诗歌具有“反讽”的精神状态和语言方式。 言语与沉默,现实与理想,智慧与受难,感情与理智等,在诗中构成矛盾性的张力。诗人既 表达了智慧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苦难,同时也承认在生命的“幻想的尽头”,有的只是空 寞与荒芜。对生活和艺术的纯正的追求,与这种追求在现实中的挫折,是诗歌表达的这种悲 剧感的根源。但在对生命作出这样的苍凉的彻悟的同时,诗中仍表达出对人生信念的坚守, 对温情、友谊、青春的亲切守护。在诗人看来,尽管“美”很快会“从自然,又从心里逃出”, 但写作的意义便是去捕捉那瞬间的但却是永恒的存在。穆旦和其他诗人在这个时期的诗作, 直到80年代才获得公开发表的机会 三、手抄本小说 “文革”时期秘密的文学世界,除诗歌以外,还有在读者中流传的“手抄本小说”。 其中,张扬的长篇《第二次握手》拥有大量的读者。这篇写于文革期间的小说曾经六易其稿 小说写丁洁琼、苏冠兰等老一代科学家的事业和爱情,其中对知识、科学权威的赞扬被认为 是“要‘资本主义’归来”而受到批判,对周恩来等政治人物的歌颂也是小说受到忌恨的原 因之一。作者也因此曾被关进监狱。1979年7月小说正式出版,但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热烈 在文革后期的手抄本小说中,《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公开的情书》这三个中篇, 是重要的作品。它们在70年代中后期都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1979或1980年公开发表在 正式刊物上。靳凡的中篇《公开的情书》由几个在文革中从大学毕业,到山区、农村劳动的 青年(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等)之间的通信组成。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人物之间的 通信带有思辨、说理色彩和强烈的感情抒发。它所重视的是一种思想探索和社会行动,表达 了一种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和作为一个荒诞时期的先觉者的骄傲。礼平的《晚霞消失 的时候》,分春、夏、冬、秋四章,写两个出身于对立阶级家庭(分别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高 级将领的后代)的青年,在文革前夕到文革结束的十余年时间中的四次巧遇,来安排对于历 史、人生信仰、爱情、宗教等问题的讨论。这篇小说提出了一种宗教式的心灵完善,作为拯 救和自赎的理想道路。赵振开(北岛)的《波动》带有更多的艺术探索的成分。它由多层的 第一人称独白构成,带有某种“意识流”的色彩。围绕青年人的命运展开故事情节,写他们 对“荒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处境所作的抗争。但在对环境的呈现上,比另外两部作品更为 开阔。对人物的悲剧性抗争的展示,表现了作者对一种把握历史、预言未来的自信的质疑 这三部小说都涉及了原来确立的信仰的虚幻和崩溃,并为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叛逆” 做了合法性辩护。在思想和精神价值取向上,较早地涉及了在80年代社会思潮、文学创作 中广泛处理的命题。因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探索上,都具有一定的“先行性
处于“冲突”之中的悲剧性生存的深刻体验,使诗歌具有“反讽”的精神状态和语言方式。 言语与沉默,现实与理想,智慧与受难,感情与理智等,在诗中构成矛盾性的张力。诗人既 表达了智慧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苦难,同时也承认在生命的“幻想的尽头”,有的只是空 寞与荒芜。对生活和艺术的纯正的追求,与这种追求在现实中的挫折,是诗歌表达的这种悲 剧感的根源。但在对生命作出这样的苍凉的彻悟的同时,诗中仍表达出对人生信念的坚守, 对温情、友谊、青春的亲切守护。在诗人看来,尽管“美”很快会“从自然,又从心里逃出”, 但写作的意义便是去捕捉那瞬间的但却是永恒的存在。穆旦和其他诗人在这个时期的诗作, 直到 80 年代才获得公开发表的机会。 三、手抄本小说 “文革”时期秘密的文学世界,除诗歌以外,还有在读者中流传的“手抄本小说”。 其中,张扬的长篇《第二次握手》拥有大量的读者。这篇写于文革期间的小说曾经六易其稿。 小说写丁洁琼、苏冠兰等老一代科学家的事业和爱情,其中对知识、科学权威的赞扬被认为 是“要‘资本主义’归来”而受到批判,对周恩来等政治人物的歌颂也是小说受到忌恨的原 因之一。作者也因此曾被关进监狱。1979 年 7 月小说正式出版,但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热烈 反响。 在文革后期的手抄本小说中,《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公开的情书》这三个中篇, 是重要的作品。它们在 70 年代中后期都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1979 或 1980 年公开发表在 正式刊物上。靳凡的中篇《公开的情书》由几个在文革中从大学毕业,到山区、农村劳动的 青年(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等)之间的通信组成。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人物之间的 通信带有思辨、说理色彩和强烈的感情抒发。它所重视的是一种思想探索和社会行动,表达 了一种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和作为一个荒诞时期的先觉者的骄傲。礼平的《晚霞消失 的时候》,分春、夏、冬、秋四章,写两个出身于对立阶级家庭(分别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高 级将领的后代)的青年,在文革前夕到文革结束的十余年时间中的四次巧遇,来安排对于历 史、人生信仰、爱情、宗教等问题的讨论。这篇小说提出了一种宗教式的心灵完善,作为拯 救和自赎的理想道路。赵振开(北岛)的《波动》带有更多的艺术探索的成分。它由多层的 第一人称独白构成,带有某种“意识流”的色彩。围绕青年人的命运展开故事情节,写他们 对“荒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处境所作的抗争。但在对环境的呈现上,比另外两部作品更为 开阔。对人物的悲剧性抗争的展示,表现了作者对一种把握历史、预言未来的自信的质疑。 这三部小说都涉及了原来确立的信仰的虚幻和崩溃,并为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叛逆” 做了合法性辩护。在思想和精神价值取向上,较早地涉及了在 80 年代社会思潮、文学创作 中广泛处理的命题。因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探索上,都具有一定的“先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