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编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第十二章 诗歌创作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126.6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十二章诗歌创作 “归来者”的诗 在70年代末期重新活跃起来的诗坛上,一批于50年代被迫中断诗歌写作的老诗人 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诗人包括艾青、公刘、昌耀、邵燕祥等在50年代的反右运动 中被打倒的诗人,包括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曾卓、绿原等,也 包括那些不被当代文学“规范”认可而陆续在50年代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郑敏、辛笛等。 他们在时隔20多年之后重新获得了写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他们的一些作品如艾青的诗集 《归来的歌》,流沙河的诗《归来》等,也写到了“归来”这一主题。评论界将这些诗称为 “归来者”的诗。他们普遍地将遭受的磨难、挫折投射在诗歌写作中,并试图重新接续、发 展曾被阻断的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这些诗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 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直接抒写感情的 诗歌表达方式。但在不同的诗人那里,由于不同的艺术个性、关注重点,诗歌创作状况又 尽相同。 艾青(1910—)80年代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与50 年代前期的诗作相比,在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外部障碍方面有所突破,艺术方法的选择也 更为开阔。《鱼化石》、《失去的岁月》、《盆景》等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姿 态,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练,这与当时“归来者”诗歌中普 遍存在的“自白”性质不尽相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长诗,则延续了艾 青30-40年代提出的写作“大诗”的宏愿,试图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 把握民族乃至人类的历史过程。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坚持他一贯主张的“写作自由” 的独立的诗歌精神。这种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受到诗人的创造力、精神强度、对 生命和语言的敏感等更严峻的问题的挑战,在80年代中期以后,创作活力明显减弱。牛汉、 郑敏、昌耀等诗人则在80年代后期和9年代,仍保持创作活力,并在艺术上有新的拓展 牛汉(1923—)的诗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鹰的诞生》、《半棵树》等带有传统 咏物诗表现方式的作品,作者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在创伤的“大自然”中寻找到 了构形和表达的形式。另一些作品如《悼念一棵枫树》等,则更注重悲剧性情绪的表达。郑 敏(1920—)1979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但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写作方式才发生重要 变化。她在组诗《诗人与死》、《心象》,短诗《晓荷》、《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等中,表现 了对人的意识的幽深处的兴趣,由细致的感觉传达出平静的抒情格调和一种冥想的哲理氛 围。“黑夜”、“深夜”等是诗的重要意象,而“死亡”更成为她最关心的题材。昌耀(1934 的诗以青海为题材,讲述这块带有原始野性的荒漠,以及这个土地上生活的民族的奇 异感受。主要作品有长诗《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及收 集在《昌耀抒情诗集》中的一些诗。他的诗歌意象的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另方面是高原民族的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并形成了融合的状态。在“归来者”的诗中,公 刘在《为灵魂辩护》、《哦,大森林》等中表现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大哭大笑”的宣泄方式, 邵燕祥在长篇组诗《五十弦》中对情感体验中细致幽微面的把握,在《愤怒的蟋蟀》等中表 现现实问题的激愤和炽热,以及蔡其矫、流沙河、曾卓、黄永玉等的诗篇,都显示了这个诗 人群体的创作实绩。 朦胧诗”运动 70年代末开始,北岛、舒婷、杨炼、顾城等在文革中就开始写诗的青年诗人,都开始 在芒克、北岛创办于1978年的《今天》杂志上发表诗作,并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 他们后来也被一些人称为“今天诗群”,《今天》的创刊也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重要标 志。从1979年开始,他们的作品影响逐渐扩大,并由“非正式”流传逐渐被正式刊物接纳

第十二章 诗歌创作 一、“归来者”的诗 在 70 年代末期重新活跃起来的诗坛上,一批于 50 年代被迫中断诗歌写作的老诗人, 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诗人包括艾青、公刘、昌耀、邵燕祥等在 50 年代的反右运动 中被打倒的诗人,包括 1955 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曾卓、绿原等,也 包括那些不被当代文学“规范”认可而陆续在 50 年代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郑敏、辛笛等。 他们在时隔 20 多年之后重新获得了写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他们的一些作品如艾青的诗集 《归来的歌》,流沙河的诗《归来》等,也写到了“归来”这一主题。评论界将这些诗称为 “归来者”的诗。他们普遍地将遭受的磨难、挫折投射在诗歌写作中,并试图重新接续、发 展曾被阻断的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这些诗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 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直接抒写感情的 诗歌表达方式。但在不同的诗人那里,由于不同的艺术个性、关注重点,诗歌创作状况又不 尽相同。 艾青(1910— )80 年代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与 50 年代前期的诗作相比,在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外部障碍方面有所突破,艺术方法的选择也 更为开阔。《鱼化石》、《失去的岁月》、《盆景》等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姿 态,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练,这与当时“归来者”诗歌中普 遍存在的“自白”性质不尽相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长诗,则延续了艾 青 30-40 年代提出的写作“大诗”的宏愿,试图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 把握民族乃至人类的历史过程。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坚持他一贯主张的“写作自由” 的独立的诗歌精神。这种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受到诗人的创造力、精神强度、对 生命和语言的敏感等更严峻的问题的挑战,在 80 年代中期以后,创作活力明显减弱。牛汉、 郑敏、昌耀等诗人则在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仍保持创作活力,并在艺术上有新的拓展。 牛汉(1923— )的诗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鹰的诞生》、《半棵树》等带有传统 咏物诗表现方式的作品,作者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在创伤的“大自然”中寻找到 了构形和表达的形式。另一些作品如《悼念一棵枫树》等,则更注重悲剧性情绪的表达。郑 敏(1920— )1979 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但直到 80 年代中期以后,写作方式才发生重要 变化。她在组诗《诗人与死》、《心象》,短诗《晓荷》、《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等中,表现 了对人的意识的幽深处的兴趣,由细致的感觉传达出平静的抒情格调和一种冥想的哲理氛 围。“黑夜”、“深夜”等是诗的重要意象,而“死亡”更成为她最关心的题材。昌耀(1934 — )的诗以青海为题材,讲述这块带有原始野性的荒漠,以及这个土地上生活的民族的奇 异感受。主要作品有长诗《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及收 集在《昌耀抒情诗集》中的一些诗。他的诗歌意象的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另方面是高原民族的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并形成了融合的状态。在“归来者”的诗中,公 刘在《为灵魂辩护》、《哦,大森林》等中表现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大哭大笑”的宣泄方式, 邵燕祥在长篇组诗《五十弦》中对情感体验中细致幽微面的把握,在《愤怒的蟋蟀》等中表 现现实问题的激愤和炽热,以及蔡其矫、流沙河、曾卓、黄永玉等的诗篇,都显示了这个诗 人群体的创作实绩。 二、 “朦胧诗”运动 70 年代末开始,北岛、舒婷、杨炼、顾城等在文革中就开始写诗的青年诗人,都开始 在芒克、北岛创办于 1978 年的《今天》杂志上发表诗作,并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 他们后来也被一些人称为“今天诗群”,《今天》的创刊也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重要标 志。从 1979 年开始,他们的作品影响逐渐扩大,并由“非正式”流传逐渐被正式刊物接纳

他们的诗对于当代诗歌规范表现出了较多的“叛逆”特征,当时这些作品还难以为诗界接受。 在80年代初期,围绕这些作品的评价,评论界有过激烈的讨论。1980年8月,《诗刊》刊 载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对诗在阅读上的朦胧、晦涩、难懂提出批评。这些青年 诗人的创作,也因此获得了“朦胧诗”的共名。尽管这些诗和支持诗的批评家曾受到严厉的 指责,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已确立了“朦胧诗”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在推动当代 诗歌打破自我封闭,与西方现代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等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关系;把诗的写作 放置在对个人的生存价值的肯定的基础上:革新当代诗歌语言等方面,“朦胧诗”开辟一种 “新”的诗歌样式,并对后来的诗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诗的形成和逐渐被诗界接 受的过程,被称为“朦胧诗”运动 朦胧诗”主要诗人 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五人,在80年代初期经常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 作家。梁小斌、王小妮等,这一时间也被归入“朦胧诗人”的行列。北岛(1949—)70 年代初开始写诗,曾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他经常被看作是“朦胧诗”的最主要代表, 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北岛写于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地表达的是一种怀疑和 否定的精神,代表性作品如《回答》、《红帆船》、《走向冬天》等。“觉醒者”内心的冲突和 理想精神,常常通过价值取向对立的象征性意象的并置所产生的对比、撞击,构成一种“悖 论性情境”。8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北岛曾中断写作。此后的作品仍坚持了批判、否定的锋 芒,但社会政治指向趋于模糊。在意象、结构上变得复杂,情感的表达更加内敛。舒婷(1952 )“文革”时期的写作曾得到老诗人蔡其矫的指导。70年代末成为《今天》的撰稿者。 她是最先得到诗界认可的“朦胧诗人”,主要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她 的诗侧重于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温情细腻的情感心理的拟写,清 新直白的“倾诉”风格,使她在文革后一段时间拥有大量的读者。在语言上偏爱修饰性语词, 常以假设、让步等句式来传达曲折的情感和内心冲突。《致橡树》、《惠安女子》等表现对个 体(尤其是女性)的人生价值的独立性的追求。《土地情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则试图表达某种社会性问题的“哲理”。顾城80年代的一些代表性诗篇,则常以孩童的感知 方式,在诗中建立一个与城市、与世俗社会对立的“彼岸”世界,被称为“童话诗人”。杨 炼、江河在70年代末期,试图以长诗、组诗的自由体形式,构造一种体现民族历史的“史 诗”意识。8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的创作转向对汉民族审美特征的探寻。杨炼的长诗《礼 魂》(由《半坡》、《敦煌》、《诺日朗》等组成)、《自在者说》、《与死亡对称》等,对这种诗 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并对稍后的一些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四、新诗潮的“新生代” 由“朦胧诗”开启的当代诗歌革新运动常常被称为“新诗潮”。从1984年起,另 种新的诗歌现象受到关注,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一种取代“朦胧诗”的诗歌潮流。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1、“朦胧诗”诗群散失,更多的“朦胧诗”的写作表现为模仿而不是创新; 2、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开始在诗中表达了反叛、对抗“朦胧诗”的姿态,并创造了新的诗歌 内容和方式。这些诗人将自己称为“新生代”或“第三代人”,他们的诗作被称为“第三代 诗”、“后朦胧诗”、“后新潮”、“当代实验诗”等。代表性的诗人有海子、骆一禾、西川、翟 永明、欧阳江河、王家新、于坚、陈东东、韩东、肖开愚、张枣、臧棣等。这些诗人大多出 生于60年代,对于当代历史有着并不相同的记忆。他们一般摆脱了“朦胧诗人”的社会批 判意识和带有道德主义色彩的历史责任感,而更多地强调诗歌的“本体”意识。在具体的表 现形态上,“新生代”的诗歌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分化状态,诗歌观念也互有差异。到目前为 止,如何评价这种诗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新生代”的写作和活动往往带有“地下” 色彩,常常通过结社的方式印行非正式刊物。比较著名的诗歌团体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 四川的“非非主义”等。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的“中国诗坛群体

他们的诗对于当代诗歌规范表现出了较多的“叛逆”特征,当时这些作品还难以为诗界接受。 在 80 年代初期,围绕这些作品的评价,评论界有过激烈的讨论。1980 年 8 月,《诗刊》刊 载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对诗在阅读上的朦胧、晦涩、难懂提出批评。这些青年 诗人的创作,也因此获得了“朦胧诗”的共名。尽管这些诗和支持诗的批评家曾受到严厉的 指责,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已确立了“朦胧诗”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在推动当代 诗歌打破自我封闭,与西方现代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等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关系;把诗的写作 放置在对个人的生存价值的肯定的基础上;革新当代诗歌语言等方面,“朦胧诗”开辟一种 “新”的诗歌样式,并对后来的诗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诗的形成和逐渐被诗界接 受的过程,被称为“朦胧诗”运动。 三、“朦胧诗”主要诗人 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五人,在 80 年代初期经常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 作家。梁小斌、王小妮等,这一时间也被归入“朦胧诗人”的行列。北岛(1949— )70 年代初开始写诗,曾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他经常被看作是“朦胧诗”的最主要代表, 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北岛写于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地表达的是一种怀疑和 否定的精神,代表性作品如《回答》、《红帆船》、《走向冬天》等。“觉醒者”内心的冲突和 理想精神,常常通过价值取向对立的象征性意象的并置所产生的对比、撞击,构成一种“悖 论性情境”。80 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北岛曾中断写作。此后的作品仍坚持了批判、否定的锋 芒,但社会政治指向趋于模糊。在意象、结构上变得复杂,情感的表达更加内敛。舒婷(1952 — )“文革”时期的写作曾得到老诗人蔡其矫的指导。70 年代末成为《今天》的撰稿者。 她是最先得到诗界认可的“朦胧诗人”,主要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她 的诗侧重于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温情细腻的情感心理的拟写,清 新直白的“倾诉”风格,使她在文革后一段时间拥有大量的读者。在语言上偏爱修饰性语词, 常以假设、让步等句式来传达曲折的情感和内心冲突。《致橡树》、《惠安女子》等表现对个 体(尤其是女性)的人生价值的独立性的追求。《土地情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则试图表达某种社会性问题的“哲理”。顾城 80 年代的一些代表性诗篇,则常以孩童的感知 方式,在诗中建立一个与城市、与世俗社会对立的“彼岸”世界,被称为“童话诗人”。杨 炼、江河在 70 年代末期,试图以长诗、组诗的自由体形式,构造一种体现民族历史的“史 诗”意识。80 年代中期以后,他们的创作转向对汉民族审美特征的探寻。杨炼的长诗《礼 魂》(由《半坡》、《敦煌》、《诺日朗》等组成)、《自在者说》、《与死亡对称》等,对这种诗 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并对稍后的一些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四、新诗潮的“新生代” 由“朦胧诗”开启的当代诗歌革新运动常常被称为“新诗潮”。 从 1984 年起,另一 种新的诗歌现象受到关注,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一种取代“朦胧诗”的诗歌潮流。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1、“朦胧诗”诗群散失,更多的“朦胧诗”的写作表现为模仿而不是创新; 2、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开始在诗中表达了反叛、对抗“朦胧诗”的姿态,并创造了新的诗歌 内容和方式。这些诗人将自己称为“新生代”或“第三代人”,他们的诗作被称为“第三代 诗”、“后朦胧诗”、“后新潮”、“当代实验诗”等。代表性的诗人有海子、骆一禾、西川、翟 永明、欧阳江河、王家新、于坚、陈东东、韩东、肖开愚、张枣、臧棣等。这些诗人大多出 生于 60 年代,对于当代历史有着并不相同的记忆。他们一般摆脱了“朦胧诗人”的社会批 判意识和带有道德主义色彩的历史责任感,而更多地强调诗歌的“本体”意识。在具体的表 现形态上,“新生代”的诗歌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分化状态,诗歌观念也互有差异。到目前为 止,如何评价这种诗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新生代”的写作和活动往往带有“地下” 色彩,常常通过结社的方式印行非正式刊物。比较著名的诗歌团体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 四川的“非非主义”等。1986 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的“中国诗坛群体

大展”,列出了100多个“诗人”和60多个“诗派”。这次诗展被看作是“新生代”诗歌的 集中展示

大展”,列出了 100 多个“诗人”和 60 多个“诗派”。这次诗展被看作是“新生代”诗歌的 集中展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