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散文 散文的发展趋势 散文在80年代以后的发展呈现文体“窄化”的趋势,即存在一种将报告文学等叙事性 形态和杂文等议论性形态,从散文中加以剥离的要求,甚至提出了“抒情散文”、“艺术散文” 或“美文”等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散文的发展又有不同的形态。80年代初期,散文主要 要突破60年代初期形成写作模式,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性”经历和情绪的抒发。这一时 期主要有巴金、杨绛、孙犁等老作家和张洁、贾平凹、王英琦等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在80 年代的各种文学思潮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的活跃相比,散文显得相对平淡。80 年代中期,一些批评家和散文作家认为散文存在“危机”,对散文的发展和革新进行讨论, 更多地强调了散文本身的“自足性”问题。进入90年代,散文的写作和阅读都呈现出一种 热闹局面,被称为“散文热”。30-40年代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代表的表现“闲 适”的散文,被重新发掘并受到欢迎。许多90年代的散文作品也表现出类似的情调,但更 多地表现了认同世俗生活的取向。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追求和消费性文化需求的状 况相适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学者介入散文创作,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和文化含量 使得“随笔”成为散文创作中取得较多成绩的主体形态。这些散文常常被称为“文化散文 或“学者散文”。 二、巴金的《随想录》 巴金(1904—)在1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题为《随想 录》。这些随笔包含了作者对文革历史“浩劫”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 并对他不能认同的当时的一些言论与观点进行的批判。《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 的名篇。他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对文革的评价质朴直白地讲述 出来,文字朴素,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字里行间流露的热情,表现了一个老艺术家令人感 动的人格力量。他不仅作为历史“灾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批判和控诉,从 而警醒社会,使“文革”不再发生;同时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自省意识,在 揭露文革的荒诞和残酷的同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解剖。这使得这些随笔表 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被当时的人称为“说真话的大书”。但作家所采取的坚定的“干预社 会”的写作姿态,坚持人的理性和道德力量能够认知、控制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影响了对问 题作更深入的讨论。 杨绛散文 杨绛(1911—)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写有长篇小说《洗澡》以及若干剧本。她于80 年代写的两本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观察、叙述 历史的角度。《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 大多是个人亲历亲闻的“琐事”: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 误传记妄。其名称、写法和作者的叙述立场,都可见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的影响, 《将饮茶》也部分地写到了“文革”期间的遭遇,但更具特色是回忆亲人的那些作品。杨绛 的文字简约含蓄,叙述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采取置身事外的平静审视态度。她专注于时代 大事件中的小插曲,书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她的叙述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 文化英雄”的姿态夸大个人对历史、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意识到个人的有限与可能,从“卑 微者”的角度冷静地展示世态人情,因而能更多地显示历史与人生的“真相”。这种独特的 叙述角度和立场,使她的散文显示出透彻的人生智慧和淡泊优雅的文风。 四、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1946-)以散文集《文化苦旅》在90年代初引起广泛注意,其后还有《文 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出版。批评界一般将他看作“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
第十五章 散文 一、散文的发展趋势 散文在 80 年代以后的发展呈现文体“窄化”的趋势,即存在一种将报告文学等叙事性 形态和杂文等议论性形态,从散文中加以剥离的要求,甚至提出了“抒情散文”、“艺术散文” 或“美文”等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散文的发展又有不同的形态。80 年代初期,散文主要 要突破 60 年代初期形成写作模式,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性”经历和情绪的抒发。这一时 期主要有巴金、杨绛、孙犁等老作家和张洁、贾平凹、王英琦等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在 80 年代的各种文学思潮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的活跃相比,散文显得相对平淡。80 年代中期,一些批评家和散文作家认为散文存在“危机”,对散文的发展和革新进行讨论, 更多地强调了散文本身的“自足性”问题。进入 90 年代,散文的写作和阅读都呈现出一种 热闹局面,被称为“散文热”。30-40 年代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代表的表现“闲 适”的散文,被重新发掘并受到欢迎。许多 90 年代的散文作品也表现出类似的情调,但更 多地表现了认同世俗生活的取向。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追求和消费性文化需求的状 况相适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学者介入散文创作,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和文化含量, 使得“随笔”成为散文创作中取得较多成绩的主体形态。这些散文常常被称为“文化散文” 或“学者散文”。 二、巴金的《随想录》 巴金(1904— )在 1978 年到 1986 年的八年间写作了 150 多篇随笔,总题为《随想 录》。这些随笔包含了作者对文革历史“浩劫”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 并对他不能认同的当时的一些言论与观点进行的批判。《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 的名篇。他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对文革的评价质朴直白地讲述 出来,文字朴素,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字里行间流露的热情,表现了一个老艺术家令人感 动的人格力量。他不仅作为历史“灾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批判和控诉,从 而警醒社会,使“文革”不再发生;同时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自省意识,在 揭露文革的荒诞和残酷的同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解剖。这使得这些随笔表 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被当时的人称为“说真话的大书”。但作家所采取的坚定的“干预社 会”的写作姿态,坚持人的理性和道德力量能够认知、控制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影响了对问 题作更深入的讨论。 三、杨绛散文 杨绛(1911— )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写有长篇小说《洗澡》以及若干剧本。她于 80 年代写的两本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观察、叙述 历史的角度。《干校六记》记述作者 1969 年底到 1972 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 大多是个人亲历亲闻的“琐事”: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 误传记妄。其名称、写法和作者的叙述立场,都可见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的影响。 《将饮茶》也部分地写到了“文革”期间的遭遇,但更具特色是回忆亲人的那些作品。杨绛 的文字简约含蓄,叙述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采取置身事外的平静审视态度。她专注于时代 大事件中的小插曲,书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她的叙述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 “文化英雄”的姿态夸大个人对历史、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意识到个人的有限与可能,从“卑 微者”的角度冷静地展示世态人情,因而能更多地显示历史与人生的“真相”。这种独特的 叙述角度和立场,使她的散文显示出透彻的人生智慧和淡泊优雅的文风。 四、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1946— )以散文集《文化苦旅》在 90 年代初引起广泛注意,其后还有《文 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出版。批评界一般将他看作“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
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这些作品借助了大量的文化史知识,往往以叙述人的旅游 经历为开端,或在历史的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或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 知识者的使命与命运。旅游者的经历、文化名胜的兴衰和叙述人的文化思考被有机地组织在 文章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文样式。在语言上追求典雅,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 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这使这些散文具有较浓的“文人”气息。行文常常直 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和不自然。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
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这些作品借助了大量的文化史知识,往往以叙述人的旅游 经历为开端,或在历史的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或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 知识者的使命与命运。旅游者的经历、文化名胜的兴衰和叙述人的文化思考被有机地组织在 文章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文样式。在语言上追求典雅,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 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这使这些散文具有较浓的“文人”气息。行文常常直 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和不自然。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