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话剧创作 老舍的《茶馆》 老舍(18991966)50-60年代创作主要放在话剧上,到1965年,发表有《龙须沟》、 《西望长安》、《茶馆》、《神拳》等23部剧作。在这些作品中,写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茶 馆》最具价值。以北京城里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 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到新中国 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老舍在表现这一宏大主题时,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的生 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并把描述范围限定在茶馆这一“小社会”中。他没有采取以中心情节和 贯穿全剧的冲突这种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风俗画”的创 新形式。众多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情景中。剧中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 九流”:荼馆的伙计和掌柜,受宠的太监,说媒拉纤的社会渣滓,提倡实业救国的资本家, 老式新式的特务打手,说书艺人,相面先生,逃兵,善良的劳动者……其中,王利发、常四 爷和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茶馆》的主题动机,来自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 憎恶,和建立现代富强民族国家的渴望。新旧社会的对比,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在《茶馆》 中,对光明合理的社会的期待是作品潜在因素),也是作家的历史观。老舍对“旧时代”北 京社会生活的熟悉,对普通人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和幽默,使《茶馆》继续了老舍创 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三、50年代末的历史剧 在当代,历史剧的创作有话剧、戏曲(主要是京剧)等多种形式。创作时期集中在50 年代末和60年代初。作者主要是老一代的剧作家,如郭沫若、曹禺、田汉、孟超、老舍等。 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写作,都与作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对历史人物的“翻案 有关。武则天这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郭沫若笔下,以具有雄才大略、志于强国富民,而 又从谏如流、知人善任,且富于人情味的君主面目出现。《蔡文姬》则突出曹操的伟大政治 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田汉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有《文成公主》和《关汉卿》等。元代杂 剧作家关汉卿在这部话剧中,以“战斗者”身份出现:他以杂剧作为武器,来抨击残暴专横 的贪官污吏,为负屈衔冤的若者鸣冤吐气。这其实表现了现代中国左翼文艺家的“身份认同”。 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田汉是以“一直战斗着的今日梨园领袖”,来写“战斗在13世纪的 梨园领袖的形象”。《关汉卿》表现了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零碎的史料记载为作家 虚构性地重新组合与扩展,形成细节有所据,而整体架构则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格局。这个 时期有影响的历史剧还有曹禺等创作的《胆剑篇》等。 、话剧的“高潮” 1963年开始到文革发生,出现了包括话剧在内的戏剧创作、演出高潮。当时影响较大 的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杜鹃山》(王树元)、《千万不要忘记》(丛深)、《豹 子湾的战斗》(马吉星)、《年青的一代》(陈耘等)等。《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 八连”的事迹作为素材,写1949年5月解放军一个连队进驻上海南京路之后,面对城市的 “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所进行的斗争。《千万不要忘记》写不同阶级对青年工人的“争 夺”。《年青一代》讨论的是青年人对待艰苦生活考验的问题。后两部都涉及当时提出的“革 命接班人”的重要问题。这些剧目涉及的,是“革命传统”的延续、坚持、发展的时代问题 也是有关“革命”要持续不断地展开的根据和思想“资源”的问题。在上述剧作中,“城市” 被表现为可疑的、与庸俗、腐败相联系的生活处所,而可以与此相对据以维护革命纯洁性的, 则是乡村生活为基础的革命斗争经验。60年代初的戏剧高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形 势密切相关
第七章 话剧创作 一、老舍的《茶馆》 老舍(1899—1966)50-60 年代创作主要放在话剧上,到 1965 年,发表有《龙须沟》、 《西望长安》、《茶馆》、《神拳》等 23 部剧作。在这些作品中,写于 1957 年的三幕话剧《茶 馆》最具价值。以北京城里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 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 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到新中国 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老舍在表现这一宏大主题时,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的生 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并把描述范围限定在茶馆这一“小社会”中。他没有采取以中心情节和 贯穿全剧的冲突这种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风俗画”的创 新形式。众多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情景中。剧中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 九流”:茶馆的伙计和掌柜,受宠的太监,说媒拉纤的社会渣滓,提倡实业救国的资本家, 老式新式的特务打手,说书艺人,相面先生,逃兵,善良的劳动者……其中,王利发、常四 爷和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茶馆》的主题动机,来自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 憎恶,和建立现代富强民族国家的渴望。新旧社会的对比,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在《茶馆》 中,对光明合理的社会的期待是作品潜在因素),也是作家的历史观。老舍对“旧时代”北 京社会生活的熟悉,对普通人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和幽默,使《茶馆》继续了老舍创 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三、 50 年代末的历史剧 在当代,历史剧的创作有话剧、戏曲(主要是京剧)等多种形式。创作时期集中在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作者主要是老一代的剧作家,如郭沫若、曹禺、田汉、孟超、老舍等。 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写作,都与作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对历史人物的“翻案” 有关。武则天这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郭沫若笔下,以具有雄才大略、志于强国富民,而 又从谏如流、知人善任,且富于人情味的君主面目出现。《蔡文姬》则突出曹操的伟大政治 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田汉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有《文成公主》和《关汉卿》等。元代杂 剧作家关汉卿在这部话剧中,以“战斗者”身份出现:他以杂剧作为武器,来抨击残暴专横 的贪官污吏,为负屈衔冤的若者鸣冤吐气。这其实表现了现代中国左翼文艺家的“身份认同”。 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田汉是以“一直战斗着的今日梨园领袖”,来写“战斗在 13 世纪的 梨园领袖的形象”。《关汉卿》表现了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零碎的史料记载为作家 虚构性地重新组合与扩展,形成细节有所据,而整体架构则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格局。这个 时期有影响的历史剧还有曹禺等创作的《胆剑篇》等。 三、话剧的“高潮” 1963 年开始到文革发生,出现了包括话剧在内的戏剧创作、演出高潮。当时影响较大 的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杜鹃山》(王树元)、《千万不要忘记》(丛深)、《豹 子湾的战斗》(马吉星)、《年青的一代》(陈耘等)等。《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 八连”的事迹作为素材,写 1949 年 5 月解放军一个连队进驻上海南京路之后,面对城市的 “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所进行的斗争。《千万不要忘记》写不同阶级对青年工人的“争 夺”。《年青一代》讨论的是青年人对待艰苦生活考验的问题。后两部都涉及当时提出的“革 命接班人”的重要问题。这些剧目涉及的,是“革命传统”的延续、坚持、发展的时代问题, 也是有关“革命”要持续不断地展开的根据和思想“资源”的问题。在上述剧作中,“城市” 被表现为可疑的、与庸俗、腐败相联系的生活处所,而可以与此相对据以维护革命纯洁性的, 则是乡村生活为基础的革命斗争经验。60 年代初的戏剧高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形 势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