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财务报表列报系列文章(02) FRIENDS OF ACCOUNTING 度》中;一次发生在2007年 表6利润表 会企02表 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 单位:元 会计准则》中,最近一次是 项目 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2009年12月31日执行的 一、营业收入 利润表 减:营业成本 市场经济下的第五张 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表产生于2000年颁布 销售费用 的《企业会计制度》。为便于 管理费用 评析,将该张利润表列示 财务费用 (见表5。 这张利润表基本承袭 资产减值损失 了第四张利润表,没有明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显改进,略显退步的是“存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货跌价损失”不再单独列 其中: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示。但是,从另一角度来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看,这张表比第四张显得 加:营业外收入 更加清晰明了。因为资产 减:营业外支出 持有损失井非仅有存货, 还包括其他七项减值损失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坏账损失、短期投资跌价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减:所得税费用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委托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贷款减值损失、长期投资 五、每股收益: 减值损失、在建工程减值 ()基本每股收益 损失),为防止报表使用者 误解,为减少详细信息对 一稀释每股收益 报表使用者的干扰,在利 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2006-02-1 润表中不披露具体资产减值损失信息,以提高利润表的清式、内容与要求。为便于评析,将该张利润表列示(见表6。 晰度 (一)这张利润表在损益观念上进行了颠覆性突破 为弥补利润表中“持有损失”的信息缺损,《企业会计制 ·将虚拟损益单独列示,提示报表使用者不要把“净利 度》要求增列“资产减值明细表” 润”当作“实现损益”对待。 以上五张利润表列报的共同缺陷 ■将“资产减值损失”单独列示,提醒报表使用者:这种 ·缺少完整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信息,仅列示了“产品损失是出于谨慎性的考虑,资产尚未处置,损失尚未确定, 销售”或“商品销售”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而其他业但又不容忽略,所以报表中予以确认。这种损失的特点具有 务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信息被作为其他业务支出,淹没在虚拟性,与处置损失相比,具有不确定性色彩。 “其他业务利润”中。 ■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单独列 ·缺少其他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的配比信息。报示。因为这种收益并未实现,仅存在于投资者的观念中。投 表使用者不能完整地看到企业营业活动的获利信息。 资者对那些受市场变化影响敏感的资产或负债更需要了解 ·缺少获利水平信息。无论“利润总额”还是“净利润”市场行情对其价值的影响,根据投资者认知偏好,企业会计 都是总额指标,只反映规模,不反映水平 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对某些资产或负债确认了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要求的体现。 六、市场经济下第六张利润表列报与评析 但是,这种损益不同于一般处置损益,具有虚拟性色彩。 市场经济下的第六张利润表产生于2006年修订的《企■在“投资收益”项目下增设“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 业会计准则》。在这套准则中,第一次制定了《财务报表列报投资收益”,这种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确认。权益法的投资 具体准则》,规范了一般企业与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列报格收益是按享有被投资企业净利润份额确认的,并非真正到 会计之友2012年第12期中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会 计 之 友 2011 年 第 6 期 下 FRIENDS OF ACCOUNTING 会 计 之 友 2012 年 第 12 期 中 度》中;一次发生在 2007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的《企业 会计准则》中,最近一次是 2009 年 12 月 31 日执行的 利润表。 市场经济下的第五张 利润表产生于 2000 年颁布 的《企业会计制度》。为便于 评析,将该张利润表列示 (见表 5)。 这张利润表基本承袭 了第四张利润表,没有明 显改进,略显退步的是“存 货跌价损失”不再单独列 示。但是,从另一角度来 看,这张表比第四张显得 更加清晰明了。因为资产 持有损失并非仅有存货, 还包括其他七项减值损失 (坏账损失、短期投资跌价 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委托 贷款减值损失、长期投资 减值损失、在建工程减值 损失),为防止报表使用者 误解,为减少详细信息对 报表使用者的干扰,在利 润表中不披露具体资产减值损失信息,以提高利润表的清 晰度。 为弥补利润表中“持有损失”的信息缺损,《企业会计制 度》要求增列“资产减值明细表”。 以上五张利润表列报的共同缺陷: ●缺少完整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信息,仅列示了“产品 销售”或“商品销售”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而其他业 务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信息被作为其他业务支出,淹没在 “其他业务利润”中。 ●缺少其他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的配比信息。报 表使用者不能完整地看到企业营业活动的获利信息。 ●缺少获利水平信息。无论“利润总额”还是“净利润” 都是总额指标,只反映规模,不反映水平。 六、市场经济下第六张利润表列报与评析 市场经济下的第六张利润表产生于 2006 年修订的《企 业会计准则》。在这套准则中,第一次制定了《财务报表列报 具体准则》,规范了一般企业与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列报格 式、内容与要求。为便于评析,将该张利润表列示(见表 6)。 (一)这张利润表在损益观念上进行了颠覆性突破 ●将虚拟损益单独列示,提示报表使用者不要把“净利 润”当作“实现损益”对待。 ■将“资产减值损失”单独列示,提醒报表使用者:这种 损失是出于谨慎性的考虑,资产尚未处置,损失尚未确定, 但又不容忽略,所以报表中予以确认。这种损失的特点具有 虚拟性,与处置损失相比,具有不确定性色彩。 ■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 ”号填列)”单独列 示。因为这种收益并未实现,仅存在于投资者的观念中。投 资者对那些受市场变化影响敏感的资产或负债更需要了解 市场行情对其价值的影响,根据投资者认知偏好,企业会计 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对某些资产或负债确认了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要求的体现。 但是,这种损益不同于一般处置损益,具有虚拟性色彩。 ■在“投资收益”项目下增设“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 投资收益”,这种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确认。权益法的投资 收益是按享有被投资企业净利润份额确认的,并非真正到 表 6 利润表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 ”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 ”号填列) 其中: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 ”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 ”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 ”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注: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2006- 02- 16。 会企 02 表 单位:元 财务报表列报系列文章(02) 2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