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纪洪广网系统地研究了混凝士材料在压缩、拉伸等 伤演化规律.下面以F8号砂岩试件(加载速率 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并量化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声 21.54kN°min1)的实验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发射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Tang乳假定细观微元强 1.2岩石疲劳破坏机理和宏观破坏特征 度服从Weibull分布,针对单轴压缩情形建立声发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的宏观表现形式 射损伤模型,得出声发射特征和Kaiser效应的表达 有共轭斜面剪切破坏、单斜面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 式.但截止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岩石在疲劳 三种.前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 荷载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都十分有限,仅有蒋宇、葛 极限引起的:拉伸破坏则是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在 修润等的少量研究成果1,,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 横向产生拉应力所致,这是泊松效应的结果.在微 因此,开展岩石在疲劳荷载下的声发射特征及损伤 观上主要是在破坏面上的剪切或横向拉应力作用 失稳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原始孔隙及微裂纹扩展以及物质微结构位错(断 1岩石在疲劳载荷下的声发射实验 裂和滑移)形成裂纹并逐步发展的结果. 砂岩试件在单轴静态加载破坏时一般有一个贯 1.1实验概述 穿的主要滑动面存在:通过实验发现疲劳载荷作用 单轴压缩疲劳实验采用美国MTS815岩石力 下,裂纹的发展更充分,试件表面有大量的轴向裂纹 学测试系统.该实验机主要用于测试高强度固体材 产生(图1),端部很少出现贯通裂纹. 料在单轴、三轴、单调、循环和蠕变等各种应力条件 下的力学实验,具有测试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的 特点.岩石声发射实验与疲劳实验同步进行,实验 仪器采用美国声学物理公司PAC生产的PC一2型 声发射系统.该系统是该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采 用了PC一2板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采集噪声;由 于是全数字式系统,该系统具有超快处理速度,低噪 声,低门槛值和可靠的稳定性.本实验中设定声发 射仪的主放为40dB,门槛值为45dB,探头谐振频率 为20~400kHz采样频率为10s1.为消除试件的 端部噪声,在试件端部和加载装置间施用专用减摩 (@)单调加载被坏形态 (b)疲劳破坏形态 剂.声发射探头与试件间涂抹专用油膏,并用胶带 固定. 图1不同载荷方式下砂岩破坏形态比较 Fig.I Failure form comparison of sandstone with different loading 岩石疲劳实验采用取自三峡库区某边坡的砂岩 routes 试样,并采取湿式加工法加工成直径50mm、高 100mm的标准圆柱体试件,其端面平整度小于 砂岩在疲劳载荷作用下裂纹的微观扩展机理: 0.02mm,加工完成后置于通风较好地点放置一周 疲劳加载初期,塑性滞回环较大(图2),砂岩试件吸 自然风干,疲劳实验前先测定试件的单轴抗压强 收能量较多,轴向变形和不可逆变形较大.随着循 度,疲劳荷载的加载波形选择三角波,采用荷载控制 环次数增多,塑性滞回环变小并趋于稳定,试件吸收 方式.为有效监测到岩石破裂时的声发射信号,同 能量基本稳定,轴向变形和不可逆变形稳定发展,受 时为观察疲劳过程中的反Kaiser效应,实验采取低 瑞部扩展阻力影响,同时受变形滞后及周期性卸载 周疲劳荷载方式,循环上、下限载荷水平分别取砂岩 作用影响,能量聚集过程相对延长,导致能量吸收不 单轴静态峰值载荷的90%和45%.本次分别进行 再以主裂纹为主,大量细小裂纹逐渐吸收能量并做 了两组不同加载速率的砂岩疲劳荷载声发射实验, 一定扩展,而主裂纹扩展变得缓慢并和一些细小裂 每组三个试件:第一组加载速率21.54kN·min1 纹连接.在裂纹扩展的最后阶段,塑性滞回环再次 (弹性变形阶段对应于此种砂岩静态单调加载 变大,说明试件吸收能量再次增加,轴向应变和不可 0.1 mm'min1位移速率:第二组加载速率 逆变形又明显加大,主裂纹扩展开始加速,并迅速破 33.60kN·min1(弹性变形阶段对应于此种砂岩静 坏.裂纹的微观扩展机理表现在宏观上就是岩石不 态单调加载0.2mm“min位移速率).两组不同加 可逆变形发展的三阶段规律,这一规律反映的轴向 载速率的砂岩试件均表现出相同的声发射特征与损 应力一轴向应变曲线呈疏一密一疏三个阶段,分别纪洪广 [ 8] 系统地研究了混凝土材料在压缩、拉伸等 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 并量化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声 发射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 ;Tang [ 9] 假定细观微元强 度服从 Weibull 分布, 针对单轴压缩情形建立声发 射损伤模型, 得出声发射特征和 Kaiser 效应的表达 式.但截止目前,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岩石在疲劳 荷载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都十分有限, 仅有蒋宇、葛 修润等的少量研究成果 [ 1, 5] , 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 . 因此, 开展岩石在疲劳荷载下的声发射特征及损伤 失稳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岩石在疲劳载荷下的声发射实验 1.1 实验概述 单轴压缩疲劳实验采用美国 M TS 815 岩石力 学测试系统.该实验机主要用于测试高强度固体材 料在单轴、三轴、单调、循环和蠕变等各种应力条件 下的力学实验, 具有测试精度高, 性能稳定、可靠的 特点.岩石声发射实验与疲劳实验同步进行, 实验 仪器采用美国声学物理公司 PAC 生产的 PCI-2 型 声发射系统 .该系统是该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 采 用了 PC I-2 板卡,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采集噪声 ;由 于是全数字式系统, 该系统具有超快处理速度, 低噪 声, 低门槛值和可靠的稳定性 .本实验中设定声发 射仪的主放为 40 dB, 门槛值为 45dB, 探头谐振频率 为 20 ~ 400 kHz, 采样频率为 10 6 s -1 .为消除试件的 端部噪声, 在试件端部和加载装置间施用专用减摩 剂.声发射探头与试件间涂抹专用油膏, 并用胶带 固定 . 岩石疲劳实验采用取自三峡库区某边坡的砂岩 试样, 并采取湿式加工法加工成直径 50 mm 、高 100 mm的标准圆柱体试件, 其端 面平整度小于 0.02 mm, 加工完成后置于通风较好地点放置一周 自然风干 .疲劳实验前先测定试件的单轴抗压强 度, 疲劳荷载的加载波形选择三角波, 采用荷载控制 方式.为有效监测到岩石破裂时的声发射信号, 同 时为观察疲劳过程中的反 Kaiser 效应, 实验采取低 周疲劳荷载方式, 循环上 、下限载荷水平分别取砂岩 单轴静态峰值载荷的 90 %和 45 %.本次分别进行 了两组不同加载速率的砂岩疲劳荷载声发射实验, 每组三个试件:第一组加载速率 21.54 kN·min -1 (弹性变形阶段对应于此种砂岩静态单调加载 0.1 mm·min -1 位 移 速 率 ) ;第 二 组 加 载 速 率 33.60 kN·min -1 (弹性变形阶段对应于此种砂岩静 态单调加载 0.2 mm·min -1位移速率) .两组不同加 载速率的砂岩试件均表现出相同的声发射特征与损 伤演化规律.下面以 F8 号砂岩试件( 加载速率 21.54 kN·min -1 )的实验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1.2 岩石疲劳破坏机理和宏观破坏特征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的宏观表现形式 有共轭斜面剪切破坏 、单斜面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 三种.前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 极限引起的 ;拉伸破坏则是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 在 横向产生拉应力所致, 这是泊松效应的结果 .在微 观上主要是在破坏面上的剪切或横向拉应力作用 下, 原始孔隙及微裂纹扩展以及物质微结构位错(断 裂和滑移)形成裂纹并逐步发展的结果. 砂岩试件在单轴静态加载破坏时一般有一个贯 穿的主要滑动面存在 ;通过实验发现疲劳载荷作用 下, 裂纹的发展更充分, 试件表面有大量的轴向裂纹 产生(图 1), 端部很少出现贯通裂纹 . 图 1 不同载荷方式下砂岩破坏形态比较 Fig.1 Failure f orm comparison of sandst one with diff erent loading routes 砂岩在疲劳载荷作用下裂纹的微观扩展机理: 疲劳加载初期, 塑性滞回环较大( 图 2) , 砂岩试件吸 收能量较多, 轴向变形和不可逆变形较大 .随着循 环次数增多, 塑性滞回环变小并趋于稳定, 试件吸收 能量基本稳定, 轴向变形和不可逆变形稳定发展, 受 端部扩展阻力影响, 同时受变形滞后及周期性卸载 作用影响, 能量聚集过程相对延长, 导致能量吸收不 再以主裂纹为主, 大量细小裂纹逐渐吸收能量并做 一定扩展, 而主裂纹扩展变得缓慢, 并和一些细小裂 纹连接.在裂纹扩展的最后阶段, 塑性滞回环再次 变大, 说明试件吸收能量再次增加, 轴向应变和不可 逆变形又明显加大, 主裂纹扩展开始加速, 并迅速破 坏 .裂纹的微观扩展机理表现在宏观上就是岩石不 可逆变形发展的三阶段规律, 这一规律反映的轴向 应力 -轴向应变曲线呈疏 —密 —疏三个阶段, 分别 · 20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