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82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年7月第23卷第7期 CTCMP,July200vol23.No.7 三因特色 地域诊、生活起居诊、情志诊、十二经诊、五体 《黄帝内经》中强调判别病证时要应用“因人诊、梦诊、汗诊、二便诊;切诊法1种,包括身体分 因时因地”的三因特色诊法,是现代生物学“自然-部诊、尺肤诊、虚里诊、肿胀诊、腹诊、脊椎诊 生物-心理-社会”四维模式的最初雏形,也是完备人十二经脉动诊、络脉诊、寸口诊、人迎诊、脉诊。在 体病证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在《素问脏气法时判别机体状态时注重各种诊法参合,如尺脉诊、色脉 论篇》中就提出“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的思想和方诊、人迎寸口合参、色脉尺诊等 法,在个体化诊疗中应注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黄帝内经》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脉诊、色诊、尺 1.体质诊法《黄帝内经》中列举了阴阳二十五诊,其中脉诊的论述较详细,脉法分为寸口脉、人 体质类型特征,提出病证的发生、演变及预后与个迎脉、五脏脉、四时脉、三阴三阳脉。诸病证脉诊 体的体质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气血津液的多包括妊子脉诊、乳子脉诊、肠癖脉诊、癫疾脉诊 少比例、刚柔强弱、白黑肥瘦(脂、膏、肉)、年龄少消瘅脉诊、胃脘痈脉诊、不得卧脉诊、厥脉诊、筋病 长、勇怯耐痛、体态性格情志等不同的体质对病证存脉诊、癃病脉诊、肾风脉诊、偏枯脉诊。典型的脉象 在不同的易感性与敏感性。如“木形之人…能春夏名称57种:大,少,长,代,平,石,动,至,劲,坚,实, 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生病,足厥阴佗佗然。 弦,泣,软,急,洪,结,绝,钩,弱,浮,涩,疾,紧, 2.时间诊法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生物均是自然衰,悬,盛,虚,喘,寒,强,散,滑,疏,短,缓,骛, 的产物,其生物节律与自然界的消长息息相通,“故微,搏,数,溜,满,鼓,瘦,静,横,薄,赢,躁,细, 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沉,迟,小,浮,溢阳,溢阴,绝不至;非典型的、复合 工矣”(《素问·六节脏象论》)。平人的时间诊法应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45种:中外急,毛羽 注意时刻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及六十甲中人肤,动一代,如丸,如丸泥,如乌之喙,如引葛,如 子节律;病证的时间诊法包括以息判病、四时判顺水之流,如火薪然,如风吹毛,如鸟之距,如交漆,如 逆、死亡预测等。 华,如鸡举足,如鸡践地,如弦缕,如物之浮,如屋 3.环境诊法人被包绕在地理大环境、生活小之漏,如省客,如涌泉,如偃刀,如横格,如操带 环境及妊娠的先天环境之中。“夫人生于地,悬命于钩,如悬雍,如喘,如循刀刃,如循长竿,如循鸡羽,如 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循琅玕,如揭长竿末梢,如散叶,如落榆荚,如数,发如 地阴阳与人体相通且同一,而且参与人体内的阴阳对夺索,责责然如按琴瑟弦,浑浑革至如涌泉,微细如 立,影响病证的发生发展。“是以他方之人,必问方发,累累如连珠,辟辟如弹石,绵绵其去如弦绝,如 隅水土,旁观者以为应酬套语,谒知其为察脉审证用新张弓弦,如颓土之状,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药之大纲”(《诊宗三昧·脉象》)。生活居住的环境喘累累如钩,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因此,显贵之脉,常清虚流利;富 总结与展望 贵之脉,常和滑有神;贫者之脉,常蹇涩少神,加以劳 四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关键需要立足于“三 动则粗硬倍增。 因”诊察即时状态中,横向、纵向交错辨证,才能更 四条途径 好地体现中医诊法体系“整体恒动观”的指导思 病证信息的获取通常通过“望、闻、问、切”4种想。《黄帝内经》中强调而在目前中医诊法体系中 途径,《黄帝内经》对4种手段均有论述,但散布于各容易忽视,或重要性强调不足的诊法有病因诊、易感 个章节,而同一章节又有论述不同的方法,可见,诊、预后诊时间诊、地域诊、情志诊、经络诊、梦诊、尺 中医诊法体系的发生是一个历史积淀的渐进过肤诊、毛发诊,而这些重视不足的诊法却正是中医 程,其内容体裁是编写者对当时医学思想进行综合基础理论指导下的特色诊法,是构建“自然生物-心 的一种选择 理-社会”四维医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依据《黄 《黄帝内经》中涉及望诊法有19种,包括形体帝内经》的基本思想,全面把握中医诊法理论的本底 诊、形态诊、体质诊、络脉诊、身体分部诊、尺肤资料,明确中医诊法基本概念的源流与演变、初始含 诊、毛发诊、目诊、五体诊、虚里诊、脉动诊 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经过逻辑思维提炼、系统分析 诊、腹诊、面诊、色诊、名堂诊、目诊、耳诊、舌和理论提升,完善中医诊法理论框架体系的工作有 诊;闻诊法3种,如声音诊、五体诊、腥臊臭诊;问诊待于进一步深入 12种诊法,包括病因诊、年龄诊、饮食诊、时间诊 收稿日期200年8月8日 万方数据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年7月第23卷第7期CJTCMP,July 2008,V01.23,No.7 三因特色 《黄帝内经》中强调判别病证时要应用“因人 因时因地”的三因特色诊法,是现代生物学“自然一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四维模式的最初雏形,也是完备人 体病证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在《素问·脏气法时 论篇》中就提出“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的思想和方 法,在个体化诊疗中应注重考虑各种影响冈素。 1.体质诊法 《黄帝内经》中列举了阴阳二十五 体质类型特征,提出病证的发生、演变及预后与个 体的体质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气血津液的多 少比例、刚柔强弱、白黑肥瘦(脂、膏、肉)、年龄少 长、勇怯耐痛、体态性格情志等不同的体质对病证存 在不同的易感性与敏感性。如“木形之人…··能春夏 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生病,足厥阴佗佗然。” 2.时间诊法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生物均是自然 的产物,其生物节律与自然界的消长息息相通,“故 日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 工矣”(《素问·六节脏象论》)。平人的时间诊法应 注意时刻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及六十甲 子节律;病证的时间诊法包括以息判病、四时判顺 逆、死亡预测等。 3.环境诊法人被包绕在地理大环境、生活小 环境及妊娠的先天环境之中。“夫人生于地,悬命于 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天 地阴阳与人体相通且同一,而且参与人体内的阴阳对 立,影响病证的发生发展。“是以他方之人,必问方 隅水土,旁观者以为应酬套语,谒知其为察脉审证用 药之大纲”(《诊宗三昧-脉象》)。生活居住的环境 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因此,显贵之脉,常清虚流利;富 贵之脉,常和滑有神;贫者之脉,常蹇涩少神,加以劳 动,则粗硬倍增。 四条途径 病证信息的获取通常通过“望、闻、问、切”4种 途径,《黄帝内经》x寸4种手段均有论述,但散布于各 个章节,而同一章节又有论述不同的方法,可见, 中医诊法体系的发生是一个历史积淀的渐进过 程,其内容体裁是编写者对当时医学思想进行综合 的一种选择。 《黄帝内经》中涉及望诊法有19种,包括形体 诊、形态诊、体质诊、络脉诊、身体分部诊、尺肤 诊、毛发诊、目诊、五体诊、虚里诊、脉动诊、肿胀 诊、腹诊、面诊、色诊、名堂诊、目诊、耳诊、舌 诊;闻诊法3种,如声音诊、五体诊、腥臊臭诊;问诊 12种诊法,包括病因诊、年龄诊、饮食诊、时间诊、 地域诊、生活起居诊、情志诊、十二经诊、五体 诊、梦诊、汗诊、二便诊;切诊法11种,包括身体分 部诊、尺肤诊、虚里诊、肿胀诊、腹诊、脊椎诊、 十二经脉动诊、络脉诊、寸口诊、人迎诊、脉诊。在 判别机体状态时注重各种诊法参合,如尺脉诊、色脉 诊、人迎寸口合参、色脉尺诊等。 《黄帝内经》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脉诊、色诊、尺 诊,其中脉诊的论述较详细,脉法分为寸口脉、人 迎脉、五脏脉、四时脉、三阴三阳脉。诸病证脉诊 包括妊子脉诊、乳子脉诊、肠癖脉诊、癫疾脉诊、 消瘅脉诊、胃脘痈脉诊、不得卧脉诊、厥脉诊、筋病 脉诊、癃病脉诊、肾风脉诊、偏枯脉诊。典型的脉象 名称57种:大,少,长,代,平,石,动,至,劲,坚,实, 弦,泣,软,急,洪,结,绝,钩,弱,浮,涩,疾,紧, 衰,悬,盛,虚,喘,寒,强,散,滑,疏,短,缓,骛, 微,搏,数,溜,满,鼓,瘦,静,横,薄,赢,躁,细, 沉,迟,小,浮,溢阳,溢阴,绝不至;非典型的、复合 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45种:中外急,毛羽 中,人肤,动一代,如丸,如丸泥,如乌之喙,如引葛,如 水之流,如火薪然,如风吹毛,如鸟之距,如交漆,如 华,如鸡举足,如鸡践地,如弦缕,如物之浮,如屋 之漏,如省客,如涌泉,如偃刀,如横格,如操带 钩,如悬雍,如喘,如循刀刃,如循长竿,如循鸡羽,如 循琅开,如揭长竿末梢,如散口十’如落榆荚,如数,发如 夺索,责责然如按琴瑟弦,浑浑革至如涌泉,微细如 发,累累如连珠,辟辟如弹石,绵绵其去如弦绝,如 新张弓弦,如颓土之状,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喘 喘累累如钩,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总结与展望 四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关键需要立足于“三 因”诊察即时状态中,横向、纵向交错辨证,才能更 好地体现中医诊法体系“整体恒动观”的指导思 想。《黄帝内经》中强调而在目前中医诊法体系中 容易忽视,或重要性强调不足的诊法有病因诊、易感 诊、预f舌诊、时间诊、地域诊、情志诊、经络诊、梦诊、尺 肤诊、毛发诊,而这些重视不足的诊法却正是中医 基础理论指导下的特色诊法,是构建“自然一生物一心 理一社会”四维医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依据《黄 帝内经》的基本思想,全面把握中医诊法理论的本底 资料,明确中医诊法基本概念的源流与演变、初始含 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经过逻辑思维提炼、系统分析 和理论提升,完善中医诊法理论框架体系的工作有 待于进一步深入。 (收稿日期"2007年8月8日)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