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千家诗》看古人秋日生活的诗意 515150910059 许君娴 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华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和文化总是有些隔膜。 中华文化传统的源头,都在中国古代经典之中。从先秦的《诗经》, 《易经》,晚周诸子,前四史与《资治通鉴》,汉乐府和辞赋,直到唐 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传统经典这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大河,滋 养了中华名族的精神和骨气。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对现 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来说,缺乏的也许不是“革新”的力量,而是“知 旧”,即对传统知识的了解。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入探 究更是乐趣无穷。而浮躁而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却让我们越来越难得 静下来读书,思考。甚至今人读诗只关心中心思想,考试题型,忽略 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也体会不到诗人或抑郁愤懑,或喜上心头, 或忧国忧民而将满腔情绪浓缩到诗歌之中的深意。我们离那些吟诗作 词的朝代越来越远。但真的,当有一天,你感受到心灵的疲惫而无处 诉说,或许可以尝试翻开一本诗集,细细吟读,你会发现你的心情有 人懂,在千百年前也有人这样将心情写成诗,永成经典。 很久以前,我读诗也仅仅为了考试需要,后来读到“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样宁静美好的句子时, 我突然觉得诗里有我向往的世界。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因为自己的兴 趣接触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晕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 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从《千家诗》看古人秋日生活的诗意 515150910059 许君娴 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华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和文化总是有些隔膜。 中华文化传统的源头,都在中国古代经典之中。从先秦的《诗经》, 《易经》,晚周诸子,前四史与《资治通鉴》,汉乐府和辞赋,直到唐 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传统经典这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大河,滋 养了中华名族的精神和骨气。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对现 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来说,缺乏的也许不是“革新”的力量,而是“知 旧”,即对传统知识的了解。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入探 究更是乐趣无穷。而浮躁而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却让我们越来越难得 静下来读书,思考。甚至今人读诗只关心中心思想,考试题型,忽略 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也体会不到诗人或抑郁愤懑,或喜上心头, 或忧国忧民而将满腔情绪浓缩到诗歌之中的深意。我们离那些吟诗作 词的朝代越来越远。但真的,当有一天,你感受到心灵的疲惫而无处 诉说,或许可以尝试翻开一本诗集,细细吟读,你会发现你的心情有 人懂,在千百年前也有人这样将心情写成诗,永成经典。 很久以前,我读诗也仅仅为了考试需要,后来读到“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样宁静美好的句子时, 我突然觉得诗里有我向往的世界。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因为自己的兴 趣接触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晕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 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