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1)计算公式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一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一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 不同的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时,上述公式的运用是不同的,存在下列四种情况: ①如果存货为库存商品,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1]2003年12月31日,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估计售价为80万元,估计的销 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2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A商品可变现净值=A商品的估计售价一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80-2=78(万元) 应计提跌价准备22万元: 借:管理费用22 贷:存货跌价准备22 ②如果存货为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则只需将原材料的成本与根据材料本身的估计售价确定的可 变现净值相比计提跌价准备,也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2]2003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因产品结构调整,无法再使用B 原材料,准备将其出售,估计B材料的售价为11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3万元 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B材料可变现净值=B材料的估计售价一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0-3=107(万元) 因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材料成本,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如果存货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则应当将原材料与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 系起来,假设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 原材料成本计量,也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3]2003年12月31日,C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C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90万元:C 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商品,假设用C原材料100万元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140万元,甲商品的 估计售价为160万元,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8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一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60-8=152(万元) 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52万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140万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计 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如果存货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应当将原材料与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 起来,假设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原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4]203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D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80万元:D 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商品,假设用D原材料100万元生产成乙商品的成本为140万元(即至完工 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40万元),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仅为135万元,估计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 关税金为7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乙商品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一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7=128(万元) 因乙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28万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40万元,D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 可变现净值计量 D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一将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一估 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40-7=88(万元) D原材料的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8万元,计提跌价准备12元: 借:管理费用12 贷:存货跌价准备12 (2)一类存货因为有无合同导致期末可变现净值的计算结果不同时,应分别确定是否计提跌价 准备,不得互相抵销 [例4某企业库存化工原料由于品种繁多,期末采用按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的方法对存货计价7 2.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1)计算公式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 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 金 不同的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时,上述公式的运用是不同的,存在下列四种情况: ①如果存货为库存商品,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 1]2003 年 12 月 31 日,A 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 100 万元,估计售价为 80 万元,估计的销 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 2 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A 商品可变现净值=A 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80-2=78(万元) 应计提跌价准备 22 万元: 借:管理费用 22 贷:存货跌价准备 22 ②如果存货为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则只需将原材料的成本与根据材料本身的估计售价确定的可 变现净值相比计提跌价准备,也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 2]2003 年 12 月 31 日,B 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 100 万元,因产品结构调整,无法再使用 B 原材料,准备将其出售,估计 B 材料的售价为 110 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 3 万元。 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B 材料可变现净值=B 材料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10-3=107(万元) 因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材料成本,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如果存货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则应当将原材料与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 系起来,假设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 原材料成本计量,也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 3]2003 年 12 月 31 日,C 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 100 万元,C 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 90 万元;C 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商品,假设用 C 原材料 100 万元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 140 万元,甲商品的 估计售价为 160 万元,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 8 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如下: 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60-8=152(万元) 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 152 万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 140 万元,C 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计 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如果存货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应当将原材料与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 起来,假设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原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 4]2003 年 12 月 31 日,D 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 100 万元,D 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 80 万元;D 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商品,假设用 D 原材料 100 万元生产成乙商品的成本为 140 万元(即至完工 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 40 万元),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仅为 135 万元,估计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 关税金为 7 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乙商品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7=128(万元) 因乙商品的可变现净值 128 万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 140 万元,D 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 可变现净值计量: D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 将 D 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 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40-7=88(万元) D 原材料的成本为 100 万元,可变现净值为 88 万元,计提跌价准备 12 元: 借:管理费用 12 贷:存货跌价准备 12 (2)一类存货因为有无合同导致期末可变现净值的计算结果不同时,应分别确定是否计提跌价 准备,不得互相抵销 [例 4]某企业库存化工原料由于品种繁多,期末采用按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的方法对存货计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