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传感器的静特性,包括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等静特性指标 2.传感器的动特性,包括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及过渡函数与稳 定时间等 3 实际的模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一阶传感器、二阶传感器, 传感器标定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并正确计算传感器的各种 静态特性指标和主要动态特性指标:了解实际的模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和传 递函数:会使用传感器的基本标定方法完成传感器的标定。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支撑课程目标2、4、5、6) 1.金属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 2.应变式传感器和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及改善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等臂条件 下的单臂桥、双臂桥及全桥电路的输出灵敏度和非线性) 4. 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向,各种补偿方法的基本原理, 寸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6. 电阻应变效应与压阻效应的区别、比较两种不同应变片的特点及产生温 度误差的不同原因和补偿方法 要求学生:能针对两种类型的传感器正确分析工作原理、转换电路和基本特 性,进行正确的推导和计算;能分析温度误差产生原因,进行正确的推导和 计算,并选用适当的补偿方法:了解工程设计注意事项及实际应用的解决方 法和条件。 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支撑课程目标2、4、5、6) 1. 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特性及转换电路。 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危害及从设计上采取的不同消除方法, 3. 涡流效应及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及基本特性 4. 涡流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涡流渗透深度的计算方法:高颜反射和低频透射涡流传感器的区别及使 用条件和方法。 三种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要求学生:能针对自感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和涡流传感器正确分析工作原理 转换电路和基本特性,进行正确的推导和计算:能区别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 压器、高频反射和低频透射涡流传感器的不同特点:能分析零点残余电压的 产生原因和危害 解 处理办 了解三种电感传感器实际应用 的条件和注意事项,能根据测量任务正确选择传感器。 第四章电容式传感器(支撑课程目标2、4、5、6) 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用类型。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1. 传感器的静特性,包括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等静特性指标。 2. 传感器的动特性,包括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及过渡函数与稳 定时间等。 3. 实际的模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一阶传感器、二阶传感器。 4. 传感器标定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并正确计算传感器的各种 静态特性指标和主要动态特性指标;了解实际的模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和传 递函数;会使用传感器的基本标定方法完成传感器的标定。 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支撑课程目标 2、4、5、6) 1. 金属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 2. 应变式传感器和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3. 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及改善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等臂条件 下的单臂桥、双臂桥及全桥电路的输出灵敏度和非线性)。 4. 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各种补偿方法的基本原理。 5.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6. 电阻应变效应与压阻效应的区别、比较两种不同应变片的特点及产生温 度误差的不同原因和补偿方法。 要求学生:能针对两种类型的传感器正确分析工作原理、转换电路和基本特 性,进行正确的推导和计算;能分析温度误差产生原因,进行正确的推导和 计算,并选用适当的补偿方法;了解工程设计注意事项及实际应用的解决方 法和条件。 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支撑课程目标 2、4、5、6) 1. 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特性及转换电路。 2. 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危害及从设计上采取的不同消除方法。 3. 涡流效应及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及基本特性。 4. 涡流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5. 涡流渗透深度的计算方法;高频反射和低频透射涡流传感器的区别及使 用条件和方法。 6. 三种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要求学生:能针对自感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和涡流传感器正确分析工作原理、 转换电路和基本特性,进行正确的推导和计算;能区别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 压器、高频反射和低频透射涡流传感器的不同特点;能分析零点残余电压的 产生原因和危害,了解工程应用的处理办法;了解三种电感传感器实际应用 的条件和注意事项,能根据测量任务正确选择传感器。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支撑课程目标 2、4、5、6) 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用类型。 2.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