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案第十七章波动光学 46=5,-片,(空气的折射率m=1) 在D>d,D>>x,即8很小时 6=5-h*dsn0≈dtan0= D (其中m0=若) )双缝干涉的明暗纹条纹 2)干涉明暗纹的位置 明纹x=kD2,k=012 d 暗纹=40k+受k=02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的间距都是4r=D3 d 其它x点的亮度介于明纹和暗纹之间,逐渐变化 综上所述,杨氏双缝干涉的特点: 1)用分振幅法获得相干光,两束光初相位相同,均无半波损失: 2)干涉明暗纹是等间距分布,相邻明纹间的距离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波长越小, 条纹间距越小: 3)若用白光照射,则在中央明纹(白光)的两侧将出现彩色条纹。 二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 狭缝S和S发出的光波单独到达屏上任一点B处的振幅分别为A和A2,光强分别 为山和2,则根据叠加原理,两光波叠加后的振幅为: A=V4++2A4,cos@2-m,) 两光波叠加后的光强为: 1=1,+12+2VT2cosp2-9) 273教案 第十七章 波动光学 273 2 1  = r − r ,(空气的折射率 n= 1 ) 在 D >>d , D>>x,即 很小时 D xd  = r2 − r1  d sin  d tan = (其中 D x tan = ) 1) 双缝干涉的明暗纹条纹 暗纹 干涉相消 明纹 干涉相长   0,1,2, 0,1,2, (2 1) = =     +  = = k k k k x D d    2) 干涉明暗纹的位置   0,1,2, 2 (2 1) 0,1,2, =  + = =  = k d D x k k d D x k 暗纹 , 明纹 ,  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的间距都是 d D x   = 其它 x 点的亮度介于明纹和暗纹之间,逐渐变化 综上所述,杨氏双缝干涉的特点: 1) 用分振幅法获得相干光,两束光初相位相同,均无半波损失; 2) 干涉明暗纹是等间距分布,相邻明纹间的距离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波长越小, 条纹间距越小; 3) 若用白光照射,则在中央明纹(白光)的两侧将出现彩色条纹。 二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 狭缝 S1 和 S2 发出的光波单独到达屏上任一点 B 处的振幅分别为 A1 和 A2,光强分别 为 I1 和 I2,则根据叠加原理,两光波叠加后的振幅为: 2 cos( ) 1 2 2 1 2 2 2 A = A1 + A + A A  − 两光波叠加后的光强为: 2 cos( ) = 1 + 2 + 1 2  2 −1 I I I I I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