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序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人类文明。船舶是人类征服海洋、江河的工具,是 认识世界的载体。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崇拜蓝色海洋,但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之路 却始终是曲折的。 在远古时代,独木舟使人们能够跨越江河、运送物品。进入15世纪后,随着罗 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的应用,人类开始了以探险 为中心的“大航海”时代。中国明朝郑和与他的宝船队拉开了航海探险的序幕,葡 萄牙的亨利航海比郑和晚15年,意大利的哥伦布则晚87年。新航路和新大陆以 及成千上万个新岛屿的发现,开辟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 互对抗和斗争的历史,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人类世界史。在这激动人心的时代里,天 文、地理知识极大丰富,造船和航海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革命后,船舶不断进步,促进海上运输、贸易及海洋开发、海洋旅游等领域 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步深化,海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象不仅是世 界交通的通道,而且日益显示出是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之所在。 随着世界造船与航运的发展,我国造船业也有了迅速的进步。进入21世纪, 我国已全面掌握了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的设计建造技术,形成了 一批标准化、系列化的品牌船型;我国已进入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万箱级集装箱船、 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等高端产品市场,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 大国。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拥有18000千米漫长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千米 辽阔的海洋经济专属区。大力开发利用海洋,是中国和平崛起伟大进程中的必然 选择。繁荣海洋文化事业、提升公民的海洋海权意识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的工作。 杨槱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船舶工程专 家。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60余年,他耕耘在船舶设计与教育事业园地上,是中 国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也是中国造船科技发展历史研究的奠基者。杨槱教授 好学不倦,虽逾90高龄仍笔耕不倦,每日勤奋写作。最近几年,先后写作出版了 《帆船史》、《轮船史》、《郑和下西洋史探》及《话说中国帆船》(与陈伯真教授合作)等 多部著作。 本书是杨桶教授与陈伯真教授合作的新著。书中以重大海洋历史事件为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