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平 景祐四年(1037),生于眉山; 嘉祐元年(1056),与弟苏辙随父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 辙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1061),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 风翔府判官。 煕宁二年(1069),还朝,王安石变法。熙宁年间,苏轼 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为地方官。 元丰二年(1079),于湖州任上被捕,“乌台诗案”发。 被贬黄州。元丰三至六年,于黄州生活 元丰七年,改贬汝州。 元祐元年(1086),调回京都。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绍圣元年(1094),苏轼 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1097),被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 元符三年(1100),奉诏内迁。次年病逝。1.生平 景祐四年(1037),生于眉山; 嘉祐元年(1056),与弟苏辙随父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 辙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1061),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还朝,王安石变法。熙宁年间,苏轼 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为地方官。 元丰二年(1079),于湖州任上被捕,“乌台诗案”发。 被贬黄州。元丰三至六年,于黄州生活。 元丰七年,改贬汝州。 元祐元年(1086),调回京都。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绍圣元年(1094),苏轼 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1097),被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 元符三年(1100),奉诏内迁。次年病逝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